馬海文
(江蘇省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轉子間骨折多在老年人群中發病,因其粗隆部血運比較豐富,所以骨折后容易愈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容易發生髖內翻情況,老年患者長時間臥床容易發生并發癥。發病原因和間接外力有關,下肢突然扭轉、跌倒史強力內收/外展,或是受到直接外力撞擊[1]。臨床癥狀:局部疼痛、腫脹、壓痛、功能障礙等。本文將微創PFNA治療老年轉子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評判分別實施手術室護理、常規護理的臨床價值。
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通過微創PFNA治療老年轉子間骨折患者,按其入院尾號單雙數分組分為了實驗組及參照組,兩組人數各50例。左側轉子間骨折者、右側轉子間骨折者各44例、56例。實驗組男、女分別為:29例、21例;年齡區間段61~94歲,中位(77.5±4.3)歲。參照組男、女分別為:30例、20例;年齡區間段62~94歲,中位(78.3±4.4)歲。實驗組參照組的資料情況相比較,未發現較大差異(P>0.05)。
1.2.1 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手術治療相關知識。
1.2.2 實驗組接受手術室護理,(1)手術前護理,手術前實行相關準備工作,叮囑患者做好手術準備。(2)手術中護理,因老年患者皮膚彈性較差,所以需做好皮膚護理工作,手術中定時按摩受壓部位。然后實行保暖工作,手術過程中降低不必要肢體暴露,有效調整室內溫、濕度,輸液、沖洗液均予以加溫處理[2]。(3)手術后護理,確保引流通暢、加強對引流液的觀察,完成手術后將患者患肢抬高,高于心臟25cm左右,確保膝關節、髖關節為微屈狀態。同時,需嚴格觀察患者的足背動脈搏動狀況,鼓勵患者在早期下床。
觀察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并發癥情況。
本文數據信息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8.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組間并發癥情況對比分別通過率%代表和x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臨床相關指標對比分別通過均數差±s表示、t檢驗。統計學處理顯示:P<0.05,可評判存在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參照組并發癥情況的對比[n=50(%)]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進行比較有統計學的差異(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參照組臨床相關指標的對比[n=50(±s)]

表2 實驗組參照組臨床相關指標的對比[n=50(±s)]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實驗組 51.23±1.19 126.55±13.62 7.23±1.41參照組 68.26±2.67 182.43±32.57 10.26±2.13 t 41.1949 11.1925 8.3875 P值 <0.05 <0.05 <0.05
我國老齡化趨勢比較嚴重,老年人髖部骨折率不斷增長,發生率最高的為轉子間骨折。骨折后發生髖內翻的可能性較高,采用保守方法治療因老年患者長時間臥床休息,更加容易引發并發癥情況。采用微創PFNA方法治療能及早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而為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本文為患者提供了護理干預,進行了手術前護理、手術后護理[3]。如此一來,利于關注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等方面,鼓勵患者在早期加強功能訓練,嚴格控制并發癥情況的發生。
總之,微創PFNA治療老年轉子間骨折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干預,可以減少患者手術和住院的時間、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