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伍麗霞,鄭鐘晶,韋文君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一區,廣東 佛山 528000)
宮頸癌為女性常見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生活習慣改善、人口老齡化,發病率隨之升高,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手術切除宮頸癌變組織為臨床中治療宮頸癌主要方法,患者受到疾病影響、手術創傷和應激應,宮頸癌圍手術期患者可合并有不同程度焦慮、抑郁情緒,進而增加患者對疼痛感覺閾值[1]。護理干預在宮頸癌圍手術期患者中實施,對協助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減輕圍手術期疼痛感覺有重要價值。疼痛和心理護理針對宮頸癌圍手術期患者實施,為探究實施效果,筆者研究如下。
選取2016-03~2019-10我院收治宮頸癌患者60例實施研究。用隨機分組表法將患者分為基礎組(圍手術期基礎護理,30例)和干預組(基礎護理聯合疼痛和心理護理,30例),兩組年齡和文化程度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基礎組患者實施基礎治療,向患者講解疾病、手術相關健康知識,協助患者完成術前準備和手術準備,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干預,并在術后積極減輕患者疼痛,給予營養支持、藥物支持。干預組患者在基礎護理上實施疼痛和心理護理:(1)疼痛護理:圍手術期給予患者視覺模擬量表(VAS)量表[2],用10cm刻度尺表示0~10分,10分為劇烈疼痛,0分為無疼痛,由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根據自覺疼痛情況評分,如患者自覺疼痛評分超過3分,及時通知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心理疏導、轉移注意力、止痛藥、鎮痛泵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鎮痛,維持患者VAS評分在3分及以下。(2)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開始實施心理護理,首先向患者介紹科室、醫療團隊基本情況,消除患者陌生感,拉進醫患關系。詳細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對患者詳細講解疾病、手術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消除患者對疾病、治療不確定性恐懼感。護理過程中多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并發動患者家庭、朋友給予患者關愛,消除患者不良心理。
(1)疼痛:術后12h,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定。(2)焦慮和抑郁:參照醫院不良情緒量表(HAD),包含兩個量表,分別為焦慮量表(HAD-S)和抑郁量表(HAD-D),在護理人指引導下,對量表評估項目進行填寫,包括失眠、入睡、食欲等12項內容,≥7分證實患者存在焦慮或抑郁情緒,評分越高患者焦慮和(或)抑郁癥狀越重[2]。(3)護理滿意度:按照護理滿意度評估標準[3],結合疾病和醫院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滿意度問卷,總分70分,將55~70分歸為非常滿意,35~54分歸為基本滿意,0~34分歸為不滿意。
用SPSS 24.0統計軟件包(美國SPSS公司)分析獲得數據,年齡、疼痛和不良情緒評分用(±s)表示,t檢驗;文化程度、護理滿意度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疼痛及不良情緒評分(分,±s)

表1 疼痛及不良情緒評分(分,±s)
組別 n 疼痛 焦慮 抑郁基礎組 30 3.7±0.6 21.2±3.5 22.8±3.8干預組 30 2.5±0.4 14.6±2.9 13.7±2.8 t值 - 9.115 7.953 10.560 P值 - 0.000 0.000 0.000

表2 護理滿意度[n(%)]
研究指出,不良情緒、疼痛均能影響患者生理功能,表現為心率增快、神經-體液分泌失衡,影響患者生理功能[4]。有學者研究指出,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中出現不良情緒可影響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增加手術風險。隨著護理工作在開展,傳統護理干預圍繞患者疾病實施,對患者心理狀況關注程度不足,進而影響患者圍手術期生理和心理功能。疼痛護理和心理護理為臨床中新型護理模式,針對患者疼痛、不良心理狀況實施護理干預,旨在為減輕患者圍手術期疼痛感覺,疏導患者圍手術期不良情緒。本研究結果同樣證實,疼痛和心理護理干預在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中實施,顯著減輕患者疼痛和焦慮、抑郁情緒(P<0.05)。有學者宮頸癌手術患者中針對性實施心理、疼痛護理干預,同樣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和術后疼痛,維持患者生理功能穩定,提高患者舒適性。本研究結果另得出,疼痛和心理護理可協助提高宮頸癌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P<0.05)。
綜上所述,疼痛和心理護理在宮頸癌圍手術期患者中實施,可減輕患者疼痛、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