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乾,陳玉龍
(1.徐州市中心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2.徐州市兒童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ICU是醫院內搶救急難險重類患者的主要治療場所,該類患者多病情多變且危重,從醫療性質上就決定了其護患關系的復雜狀態[1]。隨著醫療服務理念的發展,傳統以護理技術評判護理服務優良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患者的需求。為了解決該一現象我院在ICU開展了基于CICARE溝通模式的人性化護理,闡釋如下。
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ICU收治的90例危重癥患者借助雙盲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n=45)、觀察組(n=45)。
觀察組,男2 8例,女1 7例;年齡2 3~6 7歲,平均(45.78±6.33)歲。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24~68歲,平均(46.52±7.39)歲。本次研究中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展開分析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以下對比,且得到倫理會批準。
對照組予以人性化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包括生命體征指標監測和觀察、營養支持、輸液治療等。
觀察組患者在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同對照組)對其開展人性化CICARE溝通模式。①構建CICARE溝通流程。詳見表1。②流程管理。積極調動ICU科室護士的溝通熱情,制定出自己認可的CICARE服務流程。

表1 CACRE溝通服務流程
(1)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90~100分為非常滿意,75~89分為滿意,<75分為不滿意[2]。
以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數據,包括定性資料(護理滿意度),使用(n,%)表示,x2檢驗;得出數據若P<0.05,即表示差異顯著;若P>0.05,即表示無差異。
經過相關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及實施CICARE溝通模式后,通過相關的滿意度量表評價,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為32例,滿意為11例,不滿意為2例,其護理滿意度為95.56%,而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為32例,滿意為11例,不滿意為2例,滿意度為80.0%,相比來說,觀察組具有顯著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CACARE是一種用于提升護患溝通質量,緩解護患關系緊張的全新溝通模式,其將護理工作交流中的所有環節進行流程化和規范化,一方面利于患者心理方面的接受和認可,另一方面則便于護士的操作,促使護士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和交流方式[3]。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價[n(%)]
本次試驗中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達95.6%,而采用常規人性化護理的對照組滿意度僅為80.0%,說明CICARE溝通模式能夠讓患者和家屬得到認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相比于傳統的交流方式,CICARE交流模式能夠從初次認識到出院的整個治療過程中保持禮貌、周到的服務,患者身心均得到滿足。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也能夠及時了解其相關的合理需求,在幫助患者解決困難后,能夠使其更好的配合相關的治療,因此患者以及家屬的滿意度較高。CICARE溝通模式還能夠通過積極的溝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因疾病等產生的不良情緒,并緩解其心理負擔。CICARE溝通模式非常注重每次與患者的互動,從初次見面的自我介紹、再到相互溝通的健康宣教讓患者不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社會關懷,還能感受到其專業性,逐漸消除不良心理情緒。
綜上所述,危重癥醫學人性化護理中開展CICARE溝通模式能夠提升護理質量,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