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改霞

摘 要:結合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中界址點測量要點,闡述了土地確權勘測定界中全站儀、GPS、遙感影像等測量方法,明確不同測量方法在界址點坐標定位中的優勢,希望給予相關從業者建議與參考。
關鍵詞: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界址點測量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2-0025-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01? ? ? ? 文獻標志碼:A
社會經濟發展中,農村土地改革成為農村建設的關鍵內容之一。農村土地確權登記有助于維護農民權益,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1]。相關人員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中要測量土地界址點,準確對農村土地進行定界處理。對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中界址點測量方法展開分析,旨在明確各測量方法在界址點測量中的優勢。
1? 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中界址點測量要點
土地勘測定界可以為農村土地確權相關部門提供更全面的土地信息,為農村地區土地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提供依據。界址點測量是農村土地勘測定界的核心工作,能夠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承包位置不明、面積不準等問題。為了確保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中界址點測量的準確性,相關人員在實際測量時應做好以下工作[2-3]。
第一,勘測過程中,應選擇比例合理的土地勘測圖,確保界址點測量數據的有效性。在此期間,對于地勢差較大的區域,相關人員應將勘測網點設置在高處,高程點間距不能超過1 m,以便選取測量值數,為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奠定基礎。
第二,在界址點實際測量中,相關人員需綜合考察標高、坎頂線等土地勘測關鍵點。在繪制測量圖時,將居民點、溝壑、田地等信息標注清晰,保證界址點測量結果評估的客觀性[4]。
2? 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中界址點測量方法
2.1? 測區選擇
選擇某市農村種子基地作為界址點測量區域,該測區滿足周圍無高大建筑物、地勢平坦、信號傳播流暢等要求。實際測量時,相關人員根據測區農作物種植情況,將其分為5個區域,并在地塊邊界處選定界址點、鋪設界標。最終選出16個界址點,在各界址點編號處理后,選出已知界址點作為土地確權勘測定界中的測量控制點。
2.2? 數據采集與處理
采用全站儀測量法、GORS網絡測量法、RTK測量法收集測區界址點坐標。在采集界址點坐標時,測量方法需重復測量30~35次,以求出測量實踐中點位誤差,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n為本次測量的平均值,X、Y為界址點坐標。點位誤差是根據界址點坐標X、Y具體指數,求出誤差值。
基于不同測量方法的誤差計算,測量數據精確度較高的為全站儀,而GORS網絡測量法、RTK測量法準確度較為相似。但各測量方法均符合農村確權登記的土地界址點測量的相關規范[5]。
2.3? 測量方法分析
2.3.1? 測量方法的綜合對比
在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界址點測量中,全站儀測量穩定性強且數據準確,但在測量時需提前鋪設大量測量控制點。測區通視情況對該測量方法的影響較大,使得測量作業效率不高。GORS、RTK等測量方法控制點數據布設數量少,測量效率高。在RTK設備與測量基站間距變大時,測量數據精確度會發生變化。GORS系統在測量時,作業距離限制性較弱,測量范圍較廣[6-7]。
2.3.2? 界址點測量方法優勢分析
當前,全站儀被廣泛應用在農村土地確權勘測的界址點坐標定位中,已經成為獲取土地信息的重要手段。利用全站儀,相關人員可將農村土地碎部點水平角度、高度角、斜距等核心數據記錄在電子手簿中,獲取定界中界址點三維坐標方位,為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提供便利。
2.3.3? 將“四等控制點”作為測量基準點
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界址點測量過程中,為強化測量圖信息、數據準確度,可將“四等控制點”作為測量基準點,并將測量控制點引入農村土地勘測工作中。由于在界址點動態測量中,數據屬于獨立性觀測數值,難以從數據分析中判斷測量數據精確度。為此,可通過反復測量的方式,增強數據精確程度。反復觀測16個界址點后,觀測點測量誤差為±2.31 cm,符合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中界址點測量的要求。
2.3.4? 運用遙感影像技術
遙感影像技術廣泛應用于在農村土地勘測中??山柚l星拍攝、航空拍攝等方式獲取測區電磁波照片,同時將照片制作為影像信息輸入計算機系統,展開分類、變形處理工作,為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提供依據。因此,隨著無人機技術進步,測量農村確權勘測定界中的界址點時,可在GORS、RTK等測量方法基礎上,發揮遙感影像技術的優勢,輔助界址點測量數據的采集工作。遙感影像技術影像數據分辨率高,可進一步提高界址點測量準確性,為界址點坐標獲取提供基礎性數據源。
除此之外,農村土地確權勘測定界界址點測量期間,可利用全數字攝影測量獲取界址點坐標位置,在測制底片、航攝相片中融合確定測量目標的具體位置。在界址點數量多、測量任務量大、測區地面通視情況較差時,攝影測量方法同樣可確保測量數據的全面性、準確度。
3? 結束語
農村土地確權勘測中,土地界址點測量是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的基礎工作。在界址點測量過程中,全站儀、GORS網絡、RTK等測量法均能滿足界址點測量數據的相關標準。其中,全站儀是界址點坐標信息測量精確度最高的測量方法,是農村土地定界處理工作的重要支撐。在農村界址點測量實踐中,遙感影像、攝影測量技術同樣能夠推進農村土地勘測工作。因此,相關人員應結合農村土地確權區域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測量方式,保障土地界址點測量效果,推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成軍,毛金明,李艷.基于3S技術的土地確權方法探討[J].科技資訊,2015(36):49-50.
[2]杜會石,孫艷楠,陳智文,等.“3S”技術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證中的應用[J].江蘇農業科學,2014(12):350-352.
[3]張水華.3S技術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2):148-150.
[4]孟學智,王六.農村集體土地確權中技術思路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4):1655-1656.
[5]張金剛,劉洪麗.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綜合測繪技術應用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9(2):174-175.
[6]郭忠波.3S技術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8):289.
[7]關尚煒,馬書芳.測繪技術在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中的應用[J].礦山測量,2017(2):37-40.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