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瑩
摘 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目標之一。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相關企業開始升級改造,踐行環境保護措施,以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近些年,我國陸續出臺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整治,嚴厲查處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重大違法行為。易產生污染及重污染企業可以通過環境績效來評價。通過ISO14031環境績效評價,對石油化工行業企業進行評估,以增加企業對環境管理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環境績效評價;績效狀況;應用評價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2-0056-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X824?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我國在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對企業的生產起到監督作用,規范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行為,幫助企業向環境治理的標準化方向發展。企業在生產中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通過企業的環境績效可以得知。環境績效評價能反映企業在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后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
2? 企業環境績效
不同學者的研究方式、標準不同,對環境績效的概念界定仍未形成共識。目前環境績效評價主要基于ISO14000系列標準的定義,其中環境因素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與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因素。從環境的角度入手,對企業當前的生態環境采用某些管理方式后得到的結果,被定義為環境績效。企業可以根據環境績效數據分析當前使用的治理手段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對策,作出調整。
環境績效評價簡稱EPE,是通過對企業在環境管理過程中使用的方式以及管理的結果作出的全面評價,形成評價的因素包括信息的搜集與分析、指標數據的選取、對信息的評價、探討評審結果和改進過程。在實際中,企業應通過對周圍環境的勘測、考察,判定企業的環境和影響環境的因素,再構建與之對應的評價指標體系。例如礦產開采類企業會破壞水土和整體生態環境,化工類企業在生產中會造成水污染和大氣污染[2]。
多重復雜性是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客觀問題,企業的環境績效也受到多種因素制約。企業進行環境管理活動,其實是對生產經營與內外部環境進行調和適應,最終達到雙方平衡的狀態。企業環境績效的外部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規、行業發展現狀、地域、產生利益關系的社會關注、同行業人士制定的方案、媒體報道等。
研究人員發現,適當的外界壓力能夠增加企業治理環境的動力,在多種外部因素中,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對企業產生的影響較為明顯。企業環境績效的內部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經營模式、企業結構、規模大小、管理理念、高層眼界等。
3? ISO14031環境績效評價工具
3.1? 當前主要的環境績效評價工具
關于環境績效評價的研究在20世紀末在國外興起。1999年ISO下發ISO14031環境績效評價標準。2000年WBCSD發布了首個評價量化架構。GRI于2001年下發了《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并在2002年對該文件做了修訂。與此同時,UNCTAD在生態管理方面也制定了相關標準。
3.2? ISO14031:2013環境績效評價體系
ISO在20世紀末開始建立環境績效評價體系,并將具有國際標準化的ISO14000體系在全球范圍內推廣。ISO從環境、地區、技術水平3方面入手,對企業做了綜合調研,在1991年建立了更為標準的ISO14031評級體系。企業可以ISO14031作為指導,用其數值為參考,建立適合企業內部需求的綜合性指標評價體系。
ISO14031:2013環境績效評價體系由環境狀況指標(ECIs)以及環境績效指標(EPIs)兩方面組成,其中后者又細分為管理績效指標(MPIs)與運營績效指標(OPIs)。政府部門通常將環境狀況指標作為對環境質量檢測與測評的標準。在對環境績效作出評價的過程中,要用環境運營績效指標作為評價數據的依據。該數據表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績效,即表示企業生產的商品在市場流通的過程中,對周圍的環境帶來的影響。該管理方式適用于大多數企業。
3.3? 企業實施ISO14031環境績效評價流程
要想使環境評價制度在企業中有效實施,必須建立相關的流程明細。ISO14031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在使用過程中采取PDCA的管理模式循環工作,即“計劃制定—具體實施—全面檢查—改進措施”。使用PDCA管理模式的操作步驟為:第一步,選取適合的數據指標;第二步,了解該企業的相關管理信息;第三步,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找出企業需要的信息;第四部,將以上信息做全面整理,對評價體系進行審核和改進。
4? 案例應用
4.1? 案例公司概況
興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化化工”)位于陜西省內,上市時間為2007年1月26日,該企業主營業務是生產、加工和售賣硝酸銨。2016年末經證監會批準,該企業實現了資產整合。在資產整合完成后,該公司業務也從單一的硝酸銨生產,變成集甲胺、甲醇、氨與DMF等多種化學產品生產為一體的化工廠。興化化工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己任,在我國環境績效管理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以興化化工為研究對象,以2017—2019年的數據為基礎,借助ISO14031環境績效評價體系,梳理了興化化工對外公布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年度報告以及媒體互聯網新聞等資料,將ISO14031環境績效評價體系應用于公司環境績效評價。整理企業的環境績效指標后發現,該企業在環境管理中存在漏洞,應根據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和改進方案。
4.2? 指標體系的建立及數據分析
以ISO14031中“環境指標庫”中的數據為基礎,根據企業自身情況,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與數據可以得知,興化化工2017—2019年環境績效整體呈現平緩上升的趨勢。該企業通過技術更新的方式對各種化工廢棄物進行管理,使排放的廢棄物達到國家標準。隨著環保治理力度越來越大,很多企業不得不停產,但興化化工通過不斷更新技術,既能按時按量生產,又能達到國家的環保標準。從節能角度對技術進行全面升級,興化化工建成了10萬t甲胺DMF生產池,每年所生產的合成氨甲醇高達30萬t以上。興化化工在提高自身產量的同時,對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帶動作用。
雖然興化化工2017—2019年的環境績效總評一年比一年高,但在一些關鍵的項目中仍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在環境保護過程中投入的資金較少。2017—2019年,興化化工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金額占投資總額的0.764 7%,投入的資金不足總營業額的1%。另外,興化化工在節約能源方面做得也不夠好,相關能耗參數不降反升。
例如2017年,該企業工業需求用水量與2016年相比有所增長,且在2017—2019年間,平均能耗一直增加,這一現象表明企業在環境績效管理的過程中,有部分管理制度尚未落實到位。
5? 總結與啟示
石油行業在我國經濟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行業內也存在環境污染問題。隨著國家和民眾對生態環境以及石油化工行業的重視,對石油化工領域環境治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環境績效管理方面,興化化工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通過對該化工企業的環境績效數據進行評價分析,對同行業環保績效提出一定建議。
首先,企業在制定相關管理規章制度時,必須明確制度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興化化工在管理過程中,極力主張將環境管理的概念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并形成書面文件,努力將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模式向節約環保型發展。該企業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具有明顯的導向性,且制度都是依照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因此同行業可以借鑒該化工企業的管理模式,將概念制度化,明確環境管理的具體內容、實施效果等,使管理效能實現最大化。
其次,增強環保意識,學習環保知識,嚴格落實科學治理和預防污染,嚴禁違法排污行為。企業違法違規排污,不僅會受到法律的嚴懲,還會破壞企業形象,降低大眾對企業的信任。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經濟利益,只有綠色、協調發展才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經營。同時,企業應適當調整發展戰略,將實際情況與環境保護理念相結合,讓員工參與企業的環保宣傳,引導員工形成強烈的環保意識。
再次,提升環境績效報告的質量及數量。高質量的環境績效信息披露是企業內部、外部環境治理機制有效運行的基礎。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公開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環境績效信息不足、不清晰,很難了解企業環境治理的情況,進而影響企業環境績效的評判。興化化工集團在2018年和2019年更換了環保設施,降低能耗,提升效率,使環保理念深入公司的各個環節,嚴格遵循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大力推廣系統化的管理模式,樹立行業標桿,推動我國環境治理工作發展。同時,該企業敢于將環境績效評價的指標信息對外公布,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今后應將綠色環保理念廣泛運用到企業的實際生產與經營中。
參考文獻:
[1]黃進.ISO14031:2013《環境管理環境績效評價指南》助力組織環境績效評價[J].標準科學,2015(6):67-71.
[2]王璐,王志亮.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的意義及發展方向[J].當代經濟,2019(2):121-123.
(編輯: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