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會齊
摘 要:針對農機技術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研究,通過多種信息技術的分析和總結,使人們對信息技術有更深入的認知,從而加強在農機技術中的推廣和應用,促進我國農業穩定有序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農機推廣;應用探究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2-0085-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23;F323.3? ? ? ? 文獻標志碼:A
信息技術包含信息的獲取、傳遞、儲存、應用等多個方面,將現代化的信息控制管理手段和相關技術應用到農機技術中,能夠使農業生產更加現代化、信息化和自動化,有效提升農業的大規模區域化管理。通過GPS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各項監控技術的應用,全面提高農機技術的信息化水平,對于農業未來發展和質量效率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1.1? 導航定位系統
在農機設備中加入GPS導航或者北斗定位系統,能夠使農機設備在播種和收割過程實現精細化地域管理。比如在種植期間運用定位系統,能夠根據不同區域土質的情況進行科學種植,通過將土地濕度、養分等多種信息與導航定位系統進行結合,能夠實現更科學的施肥管理。在收割季節,可以通過在收割機中加載定位系統,對不同區域植物的產量進行統計分析,有利于強化農業管理[1]。
1.2? 地理信息系統
通過運用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對不同地形地勢以及地理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在運用農機技術的同時結合現代化計算機分析技術,能夠對相關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精確的模擬,對環境中的各項因素進行分析,得出投入產出比。通過農機設備上負載的傳感器和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實現動態變量跟蹤,繪制不同區域的農作物種植電子地圖和生長情況模擬體系,從而對農機作業做到更加科學有效的規劃和管理[2]。
1.3? 遙感和無線通信技術
通過遙感技術能夠對地面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全方位監控,利用遙感電磁波能夠反饋大量有效的農業信息。遙感技術主要通過傳感器、信息傳輸和控制系統組成,對于自然災害的勘測預警和預防有較好的效果。應用無線通信技術,包含4G、5G等多種通信手段,能夠擴展物聯網。多數農機設備通過搭載信息接收和傳輸系統,能促進農業作業的信息化,結合農機設備的傳感器能夠實現無人作業或遠程作業等多種作業模式[3]。
1.4? 農業物聯網信息技術
通過掃描、射頻以及傳感設備,能夠使物與物、人與物之間建立相應的聯系,構成農業物聯網。農業物聯網能夠有效傳遞各種問題和信息,是硬件和軟件分析系統結合的生產模式。通過在農機設施中搭載相應監控和傳感設備,能夠動態、不間斷地收集各項參數,比如對于農田受到的光照、土壤的肥沃度和相應土壤溫度等多種信息均能進行收集傳輸。只需對特定的IP進行相關設置,就可以讓農業工作者在室內使用相應展示終端查看數據,在手機或電腦等設備上均可對農機設備進行便攜式的管理和操控。
2? 信息技術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具體應用
2.1? 在整地和播種方面的應用
首先,可以結合衛星定位和遙感等多種信息技術建立土地層次立體模型,確保某些區域土地平整,適合農作物生長。其次,在農機工作過程中,能夠傳輸相應信息,為播種施肥、收割等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也是建立動態農業信息庫的基礎。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在農機播種時對于播種密度、分布情況和數量控制進行有效管理。根據土地的肥沃度以及地理環境能夠分析后續植物生長狀況,因此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在農機播種時進行針對性調整,使農作物能夠充分吸收養分,具有合理的生長空間。
2.2? 精準施肥的應用
對不同區域的土壤進行取樣,分析樣本土壤成分以及肥沃度,能夠對后續施肥進行較好的指導和參考。結合不同區域的土壤基本信息和相關電子地圖,能夠產生立體化電子土地信息庫,便于對不同區域養分的缺失和充盈進行梳理和分析。在農業推廣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對農業施肥進行更好的指導,避免在土地肥沃的區域因過度施肥而導致植物的滲透壓過高造成枯萎或者死亡,同時也使土壤貧瘠的地區較好地補充養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科學施肥。這種有目的性的施肥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節約肥料,同時還能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管理模式,進而保障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2.3? 科學灌溉模式
傳統的土地灌溉是通過管渠對整片土地進行漫灌,浪費了水資源,但灌溉效率低、效果差。而應用信息技術在土壤中建設信息傳感網絡,能夠對土壤水分的信息進行精確掌控。通過鋪設電磁閥等自動化控制灌溉設備,能夠支持自動灌溉和人工灌溉兩種模式。傳感器檢測到土壤缺水時可以自動控制電磁閥開啟,使土地補充水分,當含水量達到一定標準后,控制電磁閥關閉,大大減少了農業工作者的工作量。還可根據不同的作物生長期編寫灌溉程序,在規定的時間內按不同地塊的要求進行噴灌。
2.4? 除草防蟲害控制
精確變量噴藥機可以利用棕色土壤和綠色作物葉子反射不同波長光波的原理,用于辨別土壤、作物和雜草。利用反射光波的差別,可鑒別缺乏營養或感染病蟲害的作物葉子。
變量施加除草劑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雜草檢測傳感器,隨時采集田間雜草信息,通過變量噴撒設備的控制系統,控制除草劑的噴施量;另一種是事先用雜草傳感器繪制出田間雜草斑塊分布圖,然后綜合處理方案,繪出雜草斑塊處理電子地圖,由電子地圖輸出處方,通過變量噴藥機械實施。
3? 強化信息技術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應用的措施
3.1? 提高對信息技術的認識
近年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但農村沒有相應的示范設備和場地,農業工作者對農機技術的認識不足。因此應提高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深入了解現代化、信息化對農機生產的影響,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提高產量,減少工作量。相關農業管理部門應注重技術推廣的力度和應用的方向,根據不同地區實際農業生產模式和農業環境,在耕種、施肥,除草、收割等環節合理應用農機信息技術。
3.2? 強化農機信息技術的培訓和指導工作
農業管理部門要多組織開展與農機信息技術相關的培訓工作,使廣大農業工作者能夠及時了解先進的技術,并且對已有的農機技術進行學習,使不同的技術均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做好基礎設備的升級換代工作。政府可以通過農業補貼來保障農機信息技術的貫徹落實,從而使農業工作者更快感受到信息技術帶來的優勢,進一步促進農機信息技術的推廣和發展。
4? 結束語
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的推廣中具有優勢。應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勢,并且根據具體的農業環境進行科學應用。加大相關信息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使農業生產更加高效便捷。
參考文獻:
[1]寧紅賓.探討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8(10):71.
[2]吳小偉,陳新華,武文娟,等.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5):223-229,270.
[3]阿米娜·阿布都如蘇力.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意義及方法[J].南方農機,2016(3):37-38.
(編輯: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