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軍鳳



摘 要:傲綠牌化肥精含有16種中微量元素,可使作物抗旱、抗寒、抗病害、抗倒伏、早熟,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為研究化肥精在陽城縣蔬菜種植中的使用效果,利用大田青椒進行了試驗。
關鍵詞:大田青椒;化肥精;試驗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2-0110-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52? ? ? ? 文獻標志碼:A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點、時間及品種
試驗安排在陽城縣鳳城鎮鳴鳳村的青椒田內,試驗總面積約150 m2,青椒品種為851田椒,2015年2月15日播種育苗,5月8日定植,9月5日拉秧,試驗各畦條件基本一致,試驗田坐東向西,定植后采取起壟栽培,保苗1 500~1 600株/667 m2。
1.2? 試驗設計及方法
1.2.1? 試驗方法
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共4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約11.8 m2,長10 m,寬1.18 m,起壟大小行栽培,大行距0.6 m,小行距0.45 m,株距0.4 m。每個區組隨機排列掛標牌,四周設保護行。
1.2.2? 試驗處理
①底施化肥精,標號為A1。②底施尿素,標號為A2。③底施化肥精和尿素,標號為A3。④空白對照(CK),不施用化肥精,標號為A4。
處理中所用化肥精、尿素用量均為1 kg/667m2,每畦大約使用20 g,底施化肥精加尿素的,每畦底施20 g化肥精和20 g尿素。
1.2.3? 田間小區排列平面圖
田間小區排列平面圖見圖1。
2? 試驗觀察和記錄
(1)5月8日前準備好定植田,起壟后蓋好地膜,5月8日將各畦按隨機區組排列掛標牌,按標牌施入化肥精或尿素并于指定當日定植青椒苗,定時記錄相關數據。
(2)定植后,觀察苗期情況發現,底施化肥精加尿素的畦比其他畦緩苗稍快,長勢微好,葉色也比較綠,底施化肥精的畦次之。
(3)6月15日,各畦均有初花,但開花數量沒有明顯差異。
(4)6月26日第1次摘果,以后每隔3~5 d摘1次果,每次摘果時詳細登記各小區產量。
(5)9月5日青椒拉秧。
(6)試驗產量記錄見表1。
3試驗結果與分析
(1)根據苗期記錄可知,底施化肥精加尿素的苗早期長勢表現較好。
(2)根據花期記錄可知,開花數量沒有明顯差異,因此化肥精促早熟作用不明顯。
(3)產量分析。產量綜合表見表2。
自由度和平方和的分解如下。區組數r=3,處理數t=4。總自由度dft=tr-1=4×3-1=11,區組間自由度dfr=r-1=3-1=2,處理間自由度dft=t-1=4-1=3,誤差自由度dfe=(t-1)(r-1)=3×2=6,矯正數C=T 2/t×r=8222/4×3=56 307。總平方和SST=∑X2-C=(69.72+67.52+…+66.12)-56 307=120.54,區組間平方和SSr=∑Tr2/t-C=(288.32+264.82+268.92)/4-56 307=78.79,處理間平方和SSt=∑Tt 2/r-C=(200.22+208.92+211.22+201.72)/3-56 307=28.86,誤差平方和SSe=SST-SSr-SSt=120.54-78.79-28.86=12.89。方差分析見表3。
由F測驗可知,區組間F=18.32>F0.01(10.92),說明3個區組間差異顯著,但其顯著與否不影響處理間平均數的比較,可不作區組間多重比較。
處理間F=4.47 化肥精規格為1袋0.5 kg,價格為5元/袋;尿素規格為1袋25 kg,價格為100元/袋。 A1處理底施化肥精共使用化肥精20 g,化肥精及誤工共投入估值為2.2元,總產量200.2 kg,比對照總產201.7 kg少收青椒1.5 kg,估值-3元,正投入負產出,沒有效益。 A2處理底施尿素使用尿素20 g,尿素及誤工投入估值約2元,總產量208.9 kg,比對照總產201.7 kg,多采收青椒7.2 kg,約14.4元,投入產出比為1∶72,效益很好。 A3處理底施化肥精和尿素使用尿素20 g,化肥精20 g,總投入估值為4.2元,總產量211.2 kg,比對照總產201.7 kg多采收青椒9.5 kg,估值19元,投入產出比為1∶4.5,效益較好。 4? 結論 (1)青椒底施化肥精促早熟作用不明顯。 (2)青椒單一底施化肥精,沒有效益,不可以在生產中推廣。 (3)青椒底施化肥精加尿素后,增產不顯著,但經濟效益較好,應進一步測試其增產性,再考慮是否在生產中推廣。 (4)青椒底施尿素,增產不顯著,但經濟效益可觀,可考慮在生產上推廣。 綜合分析可知,青椒底施化肥精的成效不明顯,不可推廣。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