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

摘 要:從實際出發,圍繞種子的選擇和培育、澆水和施肥等環節,對相關工作進行嚴格把控,使玉米健康生長,增加玉米產量,提高種植效益。基于丘陵地種植環境特點,分析了夏季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提出了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丘陵地;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2-011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 文獻標志碼:A
玉米在我國的糧食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玉米需求量也隨之增加,玉米種植規模擴大。由于種植地資源有限,增加種植產量成為研究的重點。在實踐中,可以通過不斷提高栽培技術水平,獲得更高的效益。
1? 丘陵地夏玉米種植條件
從種植條件來看,平原地區適宜玉米生長,而丘陵地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土層較淺,保水抗旱力弱,導致產量下降,甚至無法達到平原產量的50%。基于此,丘陵地區的相關人員應不斷探索高產栽培技術,力求提高玉米產量,獲得更多的種植效益。
2? 丘陵地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應用實踐
2.1? 案例概述
以東安縣丘陵坡地玉米栽培為例,該地海拔為200 m,玉米生長季節的不利氣候,農村勞動力素質水平偏低,栽培技術滯后,影響了玉米的生長。傳統的玉米種植模式是等行距、高密度、雙株栽培,以直播為主,種植密度通常為4 500~5 000株,栽培管理粗放落后,導致玉米產量低下。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相關人員進行了系列探索和研究,獲得了良好的成效。
2.2? 優選良種
從品種選擇入手,提高玉米單產。選擇品種時既要考慮高產、優質、高抗,又要有效規避自然因素影響。通過試驗可知,玉米主推品種宜選擇生育期為110 d左右、種子抗漬力強、出苗拱土強、根系發達、抗旱、抗倒伏能力強,株高為2.5 m左右半緊湊型的中穗、半馬齒、半硬粒型品種。這種品種能有效避免因播種期雨量充沛、田間低溫且高濕所導致的死苗缺蔸及后期高溫干旱而造成的減產,主導品種為蠡玉6號、福單2號、科玉8號、正大999、科玉6號、吉湘2188、荃玉9號、科航6號和湘農玉14號。
2.3? 提高栽培技術水平
通過“四改二增”技術,發揮玉米的群體生長優勢。一是改變“高密度增產”種植模式,根據品種的特征確定種植密度。二是改變單一的“等行距、一穴雙株”種植方式,實施“寬窄行、單穴單株”。三是改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四是改變“單一復合肥或尿素兩次施入”的方式,根據土壤的肥力結構和玉米生理需肥機理進行“基、苗、穗”3段施肥。五是適當增加施肥總量。六是增施微量元素葉面肥。通過試驗,對比不同種植技術方案的實施效果。通過分析所有的數據可知,最適合的栽培方式為“寬窄行單穴單株”栽培,種植密度為3 200株/667 m2左右,見表1。
2.4? 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根據氣候、土壤的結構性質和耕作層的深淺,采用相應的栽培措施。搶時搶天“適時早播”,做好中耕除草、管水和防控病蟲害工作,全面改善玉米群體生長環境,提高產量。分析栽培實踐可知,施肥管理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結合種植地的基本情況,優選適宜的肥料種類,為夏季玉米栽培提供支持與保障,保障玉米得到充足營養,從而提高栽培的效益[1]。
3? 丘陵地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方法
3.1? 做好技術研究
結合丘陵地的種植特點,圍繞當前栽培夏季玉米存在的問題,研究和分析栽培技術,編制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方案。在實踐中,通過田間種植試驗的方式,優選適宜本地區的品種和種植參數,為栽培玉米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后續的栽培工作有序開展,提高栽培質量。
3.2? 做好技術推廣
要想發揮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價值,就要將其推廣到實踐中。面向區域種植戶,組織開展技術推廣工作,使種植人員能掌握技術要點和措施、落實技術方案,保障玉米高產目標的實現。搭建有效的溝通平臺,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對玉米栽培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解決種植戶栽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玉米增產[2-3]。
3.3? 做好田間管理
玉米栽培工作的后期管理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非常關鍵。日常管理工作要圍繞以下內容實施開展。一是施肥管理。結合玉米的生長期特點,例如在苗期和穗期根據測土施肥選擇肥料類型和使用量參數,組織開展施肥作業,為玉米提供生長所需的肥料。二是澆水和防澇。如果玉米生長期遇到干旱,要及時組織澆灌,緩解旱情,以免造成秧苗死亡。如果雨水過多,則要組織排水,避免水量過多,影響玉米生長。三是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結合田間的情況以及病蟲害發生的特點,采取除草和預防措施,以免給玉米生長造成不良影響[4-5]。
4? 結束語
在丘陵地種植玉米,要優化栽培技術。結合種植地的特點和玉米的特性,采取栽培和管理措施,保障玉米健康生長,增加產量。結合實例,分析了夏季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提出了選擇良種和施肥等高產栽培方案。
參考文獻:
[1]牛全根,金廣彥.夏玉米節水高產高效栽培管理技術[J].河南農業,2020(10):58.
[2]齊桂雙,丁廷玉.山東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措施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121-122.
[3]李加召.莒縣丘陵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37(10):80.
[4]韓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參謀,2020(14):71.
[5]趙玉煥.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參謀,2020(14):83.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