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沂恩
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初心和使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形成了科學理論成果,繼續指引中國人民前進。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人帶領人民解決了為誰革命、怎樣革命的問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人帶領人民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人帶領人民解決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四代領導人帶領人民解決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的當代領導人帶領人民回答了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
學好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不僅要從縱向來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之間的關系,更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邏輯上下功夫。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無數仁人志士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在探索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正確道路上所形成的科學的指導思想,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國夢的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把馬列主義和中國的新時代特征相結合,在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應運而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產物,是繼續指引中國人民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思想武器,是實現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淵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堅持和發展。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深入學習貫徹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和實質精髓,自覺把新思想融入到新時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之中,解決好新時代之問,回應好大學生需求。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邏輯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前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及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的理論創新成果”。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報告中明確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即包括“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十四個基本方略”)。“八個明確”中第一個明確是明確總任務,第二個明確是明確社會主要矛盾,第三個明確是明確“五、四、四”即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四個自信,第四個明確是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第五個明確是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第六個明確是明確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第七個明確是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第八個明確是明確加強黨的領導。“八個明確”是站在理論的角度回答了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十四個堅持”(“十四個基本方略”)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隊、國防、外交、黨的建設等十四個方面的指示,是站在實踐的角度回答了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二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體。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當代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陣地,是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渠道。《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課程之一,是大學生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主要課程,必須鮮明課程顏色,明確課程屬性,作為武裝高校大學生頭腦的理論武器用好用實。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人帶領人民解決了為誰革命、怎樣革命的問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它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升華。學習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要不斷學習和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通過“兩步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令人振奮人心的宏偉藍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帶領下進行新時代的偉大建設,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體現了對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堅持和發展。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1)鄧小平改革思想和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人帶領人民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中國改革的必然性和主要內容、具體措施進行了科學指導,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使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飛躍。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改革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歷代中國共產黨人都注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更加明確了用鄧小平同志改革的思想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定位,堅持將改革進行到底,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鄧小平同志改革思想作出了重要貢獻,為解決新時代新問題進行了科學判斷。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習近經濟思想、文化重要論述、人民情懷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人帶領人民解決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江澤民同志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全面的闡述。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躍升”,“要從‘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這‘三個進一步解放的總體關系上,更好地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踐行時代出卷、我們答卷、人民閱卷,把人民給的分數作為衡量一切工作成績的根本標準。這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落實到頂層設計、具體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論述和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發展理念
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四代領導人帶領人民解決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發展是社會、自然界、個人的永恒課題。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在價值取向、發展道路上是既一脈相傳又與時俱進的關系。創新,是我國近代落后的教訓總結和實現發展的靈魂。協調,是制約新時代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指標。綠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標準。開放,是順應世界大勢的潮流和中國大國的擔當。共享,是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體現和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質。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思政課程中的落實路徑研究是一項思想政治任務,政治立場要鮮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思政課程中的落實路徑研究是一項思想政治任務,理想信念要堅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思政課程中的落實路徑研究是一項思想政治任務,方式方法要適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思政課程中的落實路徑研究是一項思想政治任務,長效機制作保證。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人民網-人民日報.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舉行[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1101/c64094-31431860.html.2019年11月01日/2020年2月19日.
[3]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習近平談解放思想[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1128/c64094-30429628.html.2018年11月28日/2020年2月19日.
[4] 胡承槐,王侃.科學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J].浙江社會科學,2017(11).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思政課程中的落實路徑研究——以“毛概課”為例(NGJGH2019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