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幸造訪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位于法國圖盧茲和波音位于美國西雅圖的總部,那里的飛機工程師們會非常樂意為你展示陳列在辦公室里的復合材料機身構件、鈦金屬引擎吊架和纖細精密的引擎葉片……工科男們總能得意洋洋地用心焐熱這些冰冷的工業產品。
世界第三大飛機制造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位于北京CBD地區的中國總部竟被布置得更像一座當代美術館,在這里工作的每位員工都對辦公室里的一切津津樂道,享受這里的工作,也享受與眾不同的工作環境。關東元是這家“美術館”的“館長”,在過去的十多年里,關東元帶領團隊把高性能的飛機賣給中國的用戶,也遍尋當代藝術作品,陳列在自己的辦公室里。
寒暄之后,關先生直接奔藝術品而去,他用“國際化視野來形容自己的職業經歷。曾經在巴西留學和工作10年,一直都在世界頂尖的企業工作,這讓這位工科背景的“60后”高管具備了非比尋常的國際視野。也正是這樣的職業背景,讓他對當代藝術和藝術品收藏有了濃厚的興趣。“我造訪過奔馳總部和瑞士銀行,這些國際頂尖的財團很早就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擴充自己的藝術品收藏,這是企業和品牌一筆 不菲的資產,”關先生這樣描述他在歐洲的訪問,“中國還不具備歐洲那樣的當代藝術品生態,在藝術家、策展人、美術館、藝術評論家……面都還需要培養。”
早年在中國受教育階段,關先生所學的專業方向沒有機會接觸藝術和歷史,通過這些年對藝術作品的收藏,他也讓自己能夠更多地接觸西方藝術史。要知道,想洞悉人類文明的發展,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是一個很好的載體。這也是關先生對藝術品收藏樂在其中的一個原因。“人類用藝術作品記錄時代,給后人留下研究過往的機會。想在未來洞悉我們今天所經歷的時代,當代藝術品是個不錯的選擇。關先生這樣闡述鐘愛當代藝術品的原因。

關先生把自己的部分藏品布置在辦公室里,寄望這些藝術品能給這樣一個制造工業產品的企業帶來一些氣質上的改變。事實證明,這樣的舉措使得公司的一些同事開始主動接近藝術,并在度假旅行時把藝術中心和美術館作為重要的行程安排。另外,這間“藝術”的辦公室也使得前來造訪的客戶對公司產生了信賴。這些作品都是關先生所鐘愛的,并沒有偏袒哪一件,但是選擇中國藝術家張周捷的作品布置在他辦公桌背后的墻上,卻說明關先生與這件作品在某種情緒上發生了碰撞。張周捷利用不銹鋼通過點與面的焊接來創作,他有兩個設計基本原則:一個是尊重數字和邏輯法則,沒有預期地去設計;另一個是盡可能減少控制。而航空制造業同樣使用金屬材料制造精密的機械構件,但是卻需要嚴格地按照圖紙來完成。可能就因為這件作品與航空業在看似有序和無序之間產生了某種奇妙聯結,而被陳列在格外重要的位置。
這里的藝術作品并非都來自藝術家之手,在辦公室的一條公共走廊上,關先生和他的團隊協同完成了一件大型作品。這幅長達5.1米、寬1.2米的丙烯畫作品由公司全體員工創作于2018年,在一個既定的畫作基礎上,員工們各自負責作品的一部分,不同的筆觸和表現方式最終拼接呈現出令人驚嘆的效果,這讓關先生格外自豪。雖然每個人各有長短,但是共同努力實現一個偉大目標,這大概就是這件作品背后的哲學含義吧。
關先生想,他把大部分精力和資金都投人中國藝術家的作品上,一來期望支持中國本土藝術家的創作,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回到自己收藏當代藝術品的初衷一這些藝術品記錄了當代中國社會現狀,契合了人們所生活的社會環境,這才是屬于自己的寶貴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