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泉
摘要:基于健康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健康問題與經濟學息息相關,與社會經濟因素聯系甚為緊密,因此中醫知識特征是中醫知識的傳承與共享的重要因素。已有的關于知識共享的研究的涉及健康經濟學的思考和研究較少。本文通過構建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傳承與共享機制的SEM模型來研究知識屬性、創新對傳承效果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的研究假設。通過走訪江蘇省10家中醫院采集到有效問卷,運用采用SPSS和AMOS發現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屬性對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傳承效果的影響并不大,反而傳播者的傳授意愿能通過中醫創新這一中介作用對知識傳承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中醫院;隱性知識;路徑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ealth economics, health issu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s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shar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Existing research on knowledge sharing involves less thinking and research related to health econom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knowledge attributes and innovation on the inheritance effect by constructing an SEM model of the inheritance and sharing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research hypotheses.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are collected by visiting 10 TCM hospitals in Jiangsu Province. With the use of SPSS and AMO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CM knowledge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CM knowledge, instead, the communicator's willingness to impart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TCM innovation.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tacit knowledge;path
0? 引言
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是一種地方性醫學知識,存在著大量的意會知識成份,個人的顯性知識容易傳播和共享,被其他人所掌握;而其意會知識難以傳播和共享,更難以轉化,因而成為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轉移中的特色并成為本研究的主題和關鍵內容。
1? 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的測量
中醫傳承過程的機制仍是一個黑箱。本課題基于意會認識等意會知識管理概念對于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傳承和傳導機制進行透視,本研究旨在研究驗證假設并對各維度動機對我國中醫大師和專家的知識轉移行為的作用強度作進一步分析,為下一步的假設模型驗證奠定基礎,也為探求我國中醫大師和專家知識轉移的激勵因素,進行相應的知識轉移激勵機制設計提供支持[1]。
2? 中醫隱性知識傳承的研究思路
本研究正是在充分利用結構方程模型的優點,克服其缺點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本文的各個假設是在綜合大量研究文獻并結合理論推理的基礎上提出的,所構造的模型具有理論依據。將采集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多元統計回歸的分析,并據此進行討論。通過尋求中醫隱性知識傳承機制中的中介因素發現,中醫隱性知識的傳承主要是在人與人之間直接面對面接觸過程中進行的轉移,是人們在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發生的傳播,這是中醫隱性知識轉移的最大特點。因此本研究將共享環境作為中介機制,其提出和驗證過程構成本研究的重點[2]。
知識傳承者影響因素和接收者影響因素的提煉主要因素也需要重點考察。提出中醫隱性知識傳承影響因素的兩維度模型,并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中醫隱性知識傳承的雙主體影響路徑。嘗試提出了中醫隱性知識傳承影響因素的評價指標體系[3][4]。
將隱性知識管理框架用于中醫隱性知識的研究,并提出了中介影響模型和路徑關系模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共享環境作為中介變量的新觀點[5]。
3? 中醫創新機制模型構建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創新成為了提升中醫效率及獲取中醫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對組織的生存和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創新需通過中醫師創新實現,中醫師的創新是中醫創新的微觀載體。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中醫師的創新大多源于隱性知識的傳承與共享,對知識共享機制的研究較少。雖然有一些研究證明知識共享機制,然后對于中醫隱性知識共享與傳承機制做具體分析卻不多見。因此,本課題主要通過對中醫院隱性知識在全國的分布情況和中醫院知識管理現狀進行可視化分析,對中醫院知識管理的規范化操作提出建議,提高中醫院的知識管理水平,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
3.1 理論推導與研究假設
隱性知識是邁克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提出[6][7]。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知識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資源,人們渴望獲取大量的知識。這時,知識共享可以說是“快速通道”,為知識的流動提供了便捷。但由于中醫隱性知識獨特的非編碼性、個體依賴性、路徑依賴性、顯化模糊性和壟斷性(游詩詠,2014),造成了個體很難獲取到這些隱性知識,根據一些文章以及實地考察,我們發現有些中醫醫院專門開設了“名醫工作室”,其實本質還是傳統的師徒模式。而這種新模式的開展克服了許多阻礙中醫隱性知識共享的因素[8]。
然而創新的難點在于很少有對知識傳承和共享效果的研究,本調查通過構建影響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傳承效果的結構模型,來探求我國中醫大師和專家知識轉移動機的結構維度及與知識轉移行為的相關關系。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1:知識屬性與中醫創新程度呈正相關關系,知識屬性越好,中醫師創新程度越高。
假設H2:知識屬性與傳承效果呈正相關關系,知識屬性越好,傳承效果越好。
假設H3:傳播者對知識共享時對于中醫師創新度有正向作用。
假設H4:受體對受體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越強,中醫師創新程度越高。
假設H5:中醫創新程度與傳承效果呈正相關關系,中醫師創新程度越高,傳承效果越好。
3.2 研究設計與方法論
3.2.1 問卷設計
本研究運用文獻檢索、深入訪談、電話訪問等方法進行預測試問卷設計,并且要求被調查者只回憶最近三年(2011-2014)的情況,運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我國大師和專家的知識轉移行為預測試數據進行項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刪除其中CR值比較低或者不顯著,及共同度較低和因素載荷比較分散的題目后,再將保留下來的題目進行語義上的修正和表達上的簡捷化處理,修訂成基于意會認知的知識傳承最終問卷。
3.2.2 數據收集
在樣本容量上,本研究共采集1000左右有效樣本,這將大大超過SEM所要求的150容量標準。在樣本代表性上,本研究的數據采集所使用的量表,是采用經過大量文獻查閱、專家和大師訪談的基礎上,經過多次嚴格的預測試程序修訂而成的,具有較高的內容效度。問卷發放采用分層抽樣的原理,在醫師的個人層面進行問卷,具有較高的代表性。
3.2.3 變量測度
對收集到的正式數據運用SPSS18.0和amos18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傳承者和接受者各維度對中醫院隱性知識傳承行為知識轉移行為的作用強度將借助SPSS18.0軟件進行多元統計方法進行。用Likert Scale五點量表法進行評價,從“極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低分代表弱影響,高分代表強影響。將采集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多元統計回歸的分析,并據此進行討論。
在中醫院隱性知識共享過程中的受體即中醫師,由于中醫隱性知識的特性,在共享途中總會受到限制或是遇到障礙,中醫師們在獲得這些知識的同時不僅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還要對獲取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這就要求受體具有強烈的學習意愿、溝通解碼能力和接受能力。
中醫特色的傳承,不僅體現在名醫和中醫院的數量上,更體現在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的創新上。對中醫傳承效果的測度包括:本醫院的醫生在省內與其他中醫院比較名醫較少;本醫院的醫生在國內與其他中醫院比較名醫較少;本院在堅持中醫藥特色優勢方面,在國內與其他中醫院比較有較大差距;在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創新方面,在國內與其他中醫院比較有較大差距。
4? 結論與局限
4.1 主要結論
①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的傳播者與受體之間雙方意愿存在密切的聯系,兩者的關系可能是“影響與被影響”,如果傳播者具有傳播的強意愿,即“傳播者本位”,那么受體對知識的接收就會顯得有些被動;反之,“受體本位”思想則會讓傳播者顯得被動。這兩種本位思想究竟會對知識的傳播產生怎樣的影響,或是兩者這之間有沒有其它的介質能夠起到積極或消極的作用,本文并沒有得出相關結論,有待后續的研究。
②知識屬性對中醫創新無較大影響,但對傳承效果影響巨大。中醫隱性知識的屬性從各方面阻礙了中醫的傳承,這種阻礙也大大激發了傳播著與受體的信念,同時,組織環境、激勵制度、組織文化等均會對知識傳承效果產生影響,造成了中醫院潛意識中對傳承更加重視,只有先傳承才能后創新。
③從現有情況看,中醫師的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了中醫院的創新,與創新組織氛圍更是密切相關。中醫師創新只是個人層面上對知識的傳承,因此,不能對傳承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對中醫知識的固有特征的傳承與共享如何從個人層面上升到組織層面,還有待后續的研究。
4.2 局限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只是針對江蘇省地區中醫院進行樣本采集,數據的代表性不夠強,不能完全解決中醫隱性知識傳承與共享的問題,只是一次研究,有待后續更多、更深、更廣泛的研究。
參考文獻:
[1]Yi Huang, Jinfu Ye, ZhiGao. Study on Team Stabil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otential[J]. iBusiness: 256-259,2012, 4.
[2]趙宇明,王慶國.淺析隱性知識理論在中醫學術傳承中的重要意義[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5(2):80-82.
[3]李綱,湯尚.基于共享與利用的醫院影響知識管理系統的構建[J].情報科學,2012,30(8):1129-1133.
[4]湯少梁,沈愛琴.基于心理契約的中醫院隱性知識轉化與共享管理[J].價值工程,2012,06.
[5]湯莉娜,申俊龍,趙寧.有效提高中醫隱性知識傳承的策略研究[J].中醫雜志,2014,6(55):451-453.
[6]申俊龍,申菲菲,魯魏霞.基于隱性知識轉化的中醫知識創新研究[J].中醫中藥,2013,1(10):118-120.
[7]趙寧,申俊龍,史文川,朱舒婷.基于隱性知識管理的中醫醫院核心競爭力研究[J].中國醫院,2012,2(2):26-28.
[8]劉慧.高??蒲袌F隊人際信任對創新績效的影響——以知識共享與整合為中介變量[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1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