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璐


【摘? 要】利益相關方開始關注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上市公司有必要加強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論文以通化東寶為例,分析了其7年的社會責任報告,指出了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特點和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Abstract】Stakeholder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ulfill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listed companies to strengthen the disclosur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Taking Tonghua Dongbao Compan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7-year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關鍵詞】社會責任信息;發展戰略;案例研究
【Keywords】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case study
【中圖分類號】F270;F832.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5-0098-03
1 引言
“價值最大化”是一直以來企業管理追求的目標,但是從19世紀中期開始人們逐漸提出并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強調企業不僅僅追求利潤增長和履行法定責任義務,還要履行對股東、員工、供應商、客戶、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社會責任。為了發揮優秀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引導作用,中國證監會從2009年開始要求滬市三類上市公司必須強制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并鼓勵其他類型企業積極主動披露報告。
根據《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2019)》反映的整體情況以下幾點需重點關注:一是報告的數量;二是發布報告的企業類型;三是報告的質量水平。2019年中國企業共發布2030份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較2006年的32份增長約63倍,但是較2018年卻下降3.2%,這也是報告數量首次出現負增長。發布報告的企業類型,國有企業報告數量穩步增長,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報告數量有所下降。報告的質量,從篇幅上看,報告的平均篇幅為34頁,超四成報告篇幅不足30頁;從披露內容上看,僅26.2%的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了負面信息。整體數量的上升趨勢并不能反映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質量,不少報告存在篇幅短、議題不全面、報喜不報憂等問題,報告完整性、實質性、平衡性等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投資者對社會責任報告的關注度不高,并且社會責任報告也尚未執行嚴格的注會審計制度,導致報告信息披露的質量還有待提升。
論文以通化東寶為案例,分析該公司近幾年社會責任報告的內容和質量,進一步找出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不足之處,提出優化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對策建議,對引導我國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2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案例
2.1 企業簡介
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從事醫藥研發和制造,涵蓋生物制品,中成藥及化學藥科研、生產、營銷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始建于1985年,前身為通化白山制藥五廠,1992年進行股份制改革,1994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形成了今天的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研發與生產多種治療糖尿病藥物、一般藥物和生物制品,核心產品是大眾熟知的胰島素。該公司胰島素生產基地規模在全世界范圍內名列前茅。
2.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基本情況
2.2.1 報告編制依據及連續性
相對于西方企業來說,我國企業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時間起步晚,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誕生于2006年,由國家電網發布。從2013年起,案例企業通化東寶開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對當年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進行詳細披露。截至2020年,公司已經連續7年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這說明該公司從形式上是比較重視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的,并且連續不間斷的披露增加了可比性。
從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質量來看,該公司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均未經注冊會計師審計,沒有出具審計報告,說明報告所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有待考證。這使得社會責任報告的預期使用者難以判斷報告的全面性、準確性和真實性,對他們做出決策會產生不利影響。
2.2.2 報告結構及內容分析
本文通過閱讀2013-2019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對報告的篇幅和所披露的內容進行分析、整理,如表2所示。
根據前文《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2019)》,提到2019年中國企業共發布2030份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從篇幅上看,報告的平均篇幅為34頁,超四成報告篇幅不足30頁;從披露內容上看,僅26.2%的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了負面信息。而通化東寶歷年來篇幅均不足34頁且未披露公司存在的負面信息。篇幅較短、議題不全面,其完整性和客觀性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3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特點
2.3.1 社會責任報告實效性、可比性較強
從2013年開始,通化東寶連續7年不間斷地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并且在披露年報時同時對外公布。社會責任報告中的較多信息也能夠在年報中得到證實,尤其是經營情況都和年報存在準確的勾稽關系。這說明案例企業對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工作做得比較到位,報告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和可比性,對預期使用者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2.3.2 報告傳遞出重視相關方利益的信號
在以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下,企業容易忽視利益相關方的利益,最終不利于自身的健康發展。但是從案例企業通化東寶7分社會責任報告的內容來看,公司逐步披露對債權人、供應商等外部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雖然部分描述不夠充分具體,每年的表述內容存在雷同,但是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公司逐步重視相關方的利益。
3 問題總結與建議
3.1 披露內容不充分且缺乏客觀性
企業會考慮到披露負面消息有損公司信譽及品牌形象,對于負面信息大多企業的選擇不予披露,報告整體以匯總當年貢獻為主,可以說是以另一種方式宣傳公司榮譽和企業利好發展。同時歷年報告未經第三方審驗,其結果參考性就下降很多,缺乏客觀性。這不僅可以對有關部門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狀況進行積極監管起到負面作用,更難以反映出企業內的真實狀況,給報告使用者以錯誤信息。
建議監管部門加強對社會責任報告披露格式的指引,督促所有企業按照規范格式要求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并在報告中需要客觀陳述當年的不足。最后對于特定的行業,需要執行社會責任報告審計制度。
3.2 披露形式較簡單
現代社會朝著多樣化發展,其報告形式也可以是多樣化披露,縱觀通化東寶2013至今所披露的報告而言,其披露形式單一,主要是以文字、表格呈現,披露的形式過于簡單。因此,建議證監會、交易所和上市公司協會加強對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培訓,提升信披人員的專業能力,提高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水平。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通化東寶在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連續性比較突出,但內容和形式上還有待改善。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再次成為了熱門話題,利益相關方尤其是投資者將會更加關注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上市公司充分履行社會責任,并做好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工作。
【參考文獻】
【1】宋獻中,胡珺,李四海.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股價崩盤風險——基于信息效應與聲譽保險效應的路徑分析[J].金融研究,2017(04):161-175.
【2】錢明,徐光華,沈弋.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會計穩健性與融資約束——基于產權異質性的視角[J].會計研究,2016(05):9-17+95.
【3】楊皖蘇,楊善林.中國情境下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大、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對比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16,24(01):143-150.
【4】權小鋒,吳世農,尹洪英.企業社會責任與股價崩盤風險:“價值利器”或“自利工具”[J].經濟研究,2015,50(11):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