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齊 韓春陽

隨著美軍在世界范圍內的反恐戰爭告一段落,為了保持對潛在對手的技術優勢,打贏未來戰爭,美國陸軍于2017年啟動了現代化建設計劃,要用改進的能力來更新軍隊和裝備。近年來美國陸軍通過確立現代化建設目標,以跨職能團隊為試點,成立陸軍未來司令部,付諸于近期和長期的現代化努力,使美國陸軍現代化得以穩步推進。
作為一項對美國陸軍影響深遠的計劃,美國陸軍現代化建設有著極其深刻的背景,既有美國威脅判斷的變化,也有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驅動,更有美國陸軍實現多域作戰的強烈需求。
近年來,美國認為其主要戰略對手已經由各類非常規對手變為以中俄大國為主的傳統對手,美國軍事戰略因而由“全球反恐”時代進入“大國競爭”時代。美國陸軍認為必須優先考慮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長期戰略競爭,同時遏制地區對手,保持非常規戰爭能力。《2018年陸軍戰略》明確指出,陸軍的現代化建設屬于保持威懾或擊敗潛在大國對手的廣泛努力,以便應對未來與軍事大國及其他對手的潛在戰爭。
2015年,陸軍戰略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精確打擊等新興技術的迅速發展,戰爭形態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新一輪軍事革命已經悄然開始。由于2011年《預算控制法》限定了美國10年國防預算的上限,迫使陸軍在人員、戰備和設備現代化之間做出讓步。面對失去的10年,美國陸軍希望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恢復和鞏固全球軍事技術優勢。美國陸軍擔心,一旦錯過新一輪軍事變革的高速列車,將由領跑者淪為跟跑者。總而言之,美國陸軍現代化的最終目的在于獲取新的高科技武器裝備,使美國陸軍始終保持高水平的戰備力量,提高美國陸軍的殺傷力。

2019年美國陸軍再次發布年陸軍現代化戰略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第一任司令約翰·默里上將
2017年2月,美國陸軍發布《多域戰:21世紀的合成兵種》白皮書,指出陸軍已經開始努力重塑其作戰理念,以便在陸海空天網各領域進行作戰,多域戰已成為美軍和美國陸軍最新理論成果之一。多域戰要求作戰領域向多維空間拓展、作戰要素向高度融合轉變、指揮體制向高效扁平延伸、軍隊編制向精簡多能推進。多域戰概念不僅決定其作戰方針、部隊結構、訓練和領導人培養,還將決定陸軍現代化的重點。可以說,完成現代化建設后的美國陸軍將是未來美軍實施多域戰的根本性支撐力量。2019年10月,美國陸軍發布了一項新的現代化戰略,希望將陸軍改造為一支有能力實施多域戰的部隊。
21世紀初,美國陸軍也曾為現代化而奮斗,然而許多項目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卻并沒有帶來實效,或者挑戰重重。例如,歷時10年、花費210億美元的“未來戰斗系統”項目,曾被美國陸軍視作現代化轉型的核心,最終在2009年被美國國防部所取消。這使美國陸軍高層認識到,陸軍必須改變發展需求和獲取武器系統的方式,創新工作模式來組織領導現代化工作。2017年以來,美國陸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來推進其現代化建設。
2017年秋,美國陸軍開始了新的現代化建設,決定以快速發展和裝備新能力來解決短期能力缺口,并確定長期發展需求。2019年美國陸軍現代化戰略指出,現代化建設可分為兩個階段:從2019財年到2023財年為“短期現代化”階段,期間以購買現有系統和技術來滿足陸軍的緊急需求;2024財年及以后為“長期現代化”階段,期間通過新系統和技術的開發來滿足預期的需求并保持對主要對手的優勢。為了迅速填補當前能力缺口,陸軍建立了一套明確的現代化重點,強調快速機動、壓倒性火力、戰術創新和任務指揮。在2017年10月3日,陸軍代理部長賴安·麥卡錫和參謀長馬克·米勒在一份備忘錄中確定了陸軍現代化的6個優先項目,從而明確了陸軍現代化建設在能力方面的目標。
為了實現關鍵的現代化重點,同時提高其需求和技術開發工作的效率,2017年10月6日,陸軍代理部長和參謀長發布了一項指令,要求建立8個跨職能團隊作為試點,分工推進6個優先項目。這些跨職能團隊的目標是:運用行業和學術界的專業知識;確定使用實驗、原型和演示的方法;識別提高需求開發效率和改善整體防御系統采購流程的機會;采取步驟實現6個陸軍現代化優先項目。

美國陸軍的6個優先項目
跨職能團隊以“士兵為中心”的項目開發需求為基本準繩,在行動中堅持“集中規劃和分散執行”的理念,以領導參與、理論指標、測試反饋和精簡采購流程為標準,以期獲得“對士兵的最佳投資回報”。為了實現這種“垂直整合”,每個跨職能團隊由一名將軍或一名高級文職官員領導,其相關成員包括從事采購、需求、科學和技術、測試和評估、資源分配、合同、成本分析、維護和軍事行動領域的主題專家。跨職能團隊匯集了各個領域的專家以促進有效協作,這是與傳統的需求開發過程最大的不同。同時,陸軍高級領導層選擇的跨職能團隊工作地點與相關陸軍研發組織或工業中心的地點相一致,不僅能為原型設計和試驗提供信息,也有助于項目技術專家與跨職能團隊進行即時的交流。例如,未來垂直升降飛行器的跨功能團隊駐扎在紅石兵工廠,這是美國陸軍航空研究、開發和工程中心所在。目前,跨職能團隊已被納入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的麾下,繼續負責推進陸軍現代化的6個優先項目。

陸軍現代化跨職能團隊的項目分配、所在地、負責人
此前,美國陸軍沒有專門負責現代化事務的組織,現代化事務的管理者分布在各大司令部,一直存在機構分散、體系臃腫、研發周期長、資源浪費多等問題,無法保證機構的有效協調和資源的合理利用。美國陸軍參謀長馬克·米勒說:“這對一支處于轉型十字路口的陸軍來說非常危險。”為將所有現代化努力集中在一個權力機構下,陸軍部長于2018年6月4日發布命令,成立陸軍未來司令部以推進陸軍未來的現代化建設。該司令部負責整合未來的作戰環境、威脅和技術,開發和簡化采購流程,設計未來部隊編制和提供未來部隊需求能力。新司令部的設立有助于理順關系,可以在全陸軍范圍內協調現代化項目的攻關,調集并合理分配資源,最終達到增強未來戰斗力的目的。
陸軍未來司令部選擇高新技術城市——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作為其總部所在地,辦公地點在德克薩斯大學內,其首任司令為約翰·默里上將。2019年7月,未來司令部全面投入運作。未來司令部由約500人組成,每年運行預算約為8000萬~1億美元。該司令部的工作主要由3個機構來進行,包括未來和概念中心、作戰能力發展中心、戰斗系統中心;此外,還有一些直接向司令部報告的行政和職能辦事處,包括陸軍應用實驗室、跨職能團隊、行政辦公室、醫療研發指揮部。
從上述介紹中可以看出,美國陸軍的現代化建設主要有以下特點。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各組織的職能使命
陸軍認識到需要在短期和長期現代化建設中取得平衡。為此,陸軍通過填補短期能力缺口并確定長期資金需求來平衡其現代化努力。自2017年宣布現代化努力以來,陸軍已將更多資金用于填補短期能力缺口。為了支持6個優先項目,2020年—2024財年增加了330億美元的預算,使這些優先項目共獲得了570億美元的經費支持。此外,美國陸軍還預留了另外50億美元,用于2020年—2024年間尚未分配給具體優先項目的項目。這樣一來,在新情況出現時,或者某個項目的進展情況明顯好于或者差于預期時,美國陸軍可以及時對經費進行調整,從而更具靈活性。陸軍也已經開始為其長期現代化需求規劃藍圖。陸軍確定了所有現代化重點的長期能力,并制定了科學技術向具體能力過渡以及交付能力的時間安排,以便重新分配用于6個優先項目的資金。
陸軍認識到,要實現現代化目標所需的技術,關鍵是鼓勵陸軍內部的創新文化,并與傳統和非傳統行業、學術界和工業界建立新的伙伴關系。一方面,陸軍充分利用國會授權的適應性采購方法,改變陸軍采購方式,如中間層采購,以加速裝備能力的開發、生產和交付。另一方面,不斷學習其他部門的最佳實踐,使用創新的承包工具,如其他交易管理機構的合作研發協議,以促進創新,并鼓勵美國中小企業幫助滿足陸軍部隊當前和未來的需求。同時,陸軍還不斷推出創新舉措,加強與工業界、學術界的接觸。例如,由陸軍應用實驗室管理推出的陸軍能力加速器計劃,旨在讓企業參與從概念開發到原型成熟的過程,以驗證早期技術,提出解決作戰人員能力差距的解決方案。為讓企業更好展示他們的能力,該計劃還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基礎設施,自主或聯合企業舉辦各類創新挑戰賽,如2018年9月為制定應對無人機威脅的方案而舉辦的一場挑戰賽。陸軍新推出的創新舉措還包括陸軍研究實驗室“開放校園”2.0、陸軍戰略資本投資計劃、Halo項目等。
美國陸軍的現代化建設,是由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來領導實施的。該司令部與陸軍裝備司令部、訓練和條令司令部、部隊司令部地位對等。陸軍未來司令部的成立是美陸軍自1973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機構調整,其地位和重要性可見一斑。成立陸軍未來司令部作為陸軍現代化建設工作的中心,目的是在未來的沖突中以必要的速度和規模提供統一的指揮、責任和現代化。美國陸軍現代化需要整個陸軍的協作,而陸軍未來司令部為陸軍的現代化途徑帶來了統一的努力,未來司令部將與陸軍現代化利益相關者密切合作,匯總各種解決方案并應用到作戰部隊中去。
美國陸軍通過明確現代化建設目標、組建跨職能團隊、創建專職負責機構、推出各類創新舉措,不斷推進美國陸軍現代化建設。但美國陸軍未來的現代化建設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例如,美國陸軍部長由總統任命,可能隨總統的更替而改變,還有美國陸軍參謀長的任期一般限于4年。由于這一現代化努力預計將持續10年或更長時間,因此來自現任和未來的陸軍高級官員的持續支持,將是確保美國陸軍現代化建設在未來取得成功的關鍵。
責任編輯:張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