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云走秀,說直白些就是現場直播給屏幕前的觀眾看,疫情所致,可以說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了。然而這種形式也并非今日才有的,春節聯歡晚會的直播想必絕大多數中國人都看過,唯一不同的是晚會直播仍保留現場的觀眾互動,而云走秀則沒有現場的觀眾。
由于春節聯歡晚會場地與人數的限制,自然不是人人去的了現場,普通百姓圍聚在電視機前,隔著屏幕觀看、感受現場熱鬧盛大的聯歡氣氛,幾十年來早已成為國人除夕夜的固定節目。春節聯歡晚會也借助于電視直播、網絡直播得以成為全球收看人數最多的節目。如今的云走秀,同樣以直播的方式擴大了觀看群體,畢竟點擊—下直播的網絡鏈接,比獲取時周秀的邀請函,費心精致裝扮后再驅車前往現場要容易得多,發布會現場周邊又往往擁堵嚴重,不好停車也不好打車,雖然受邀觀秀體現了嘉賓身份尊貴,但如此不便也常常讓受邀嘉賓叫苦不迭。云走秀的輕松便捷、無門檻吸引了大量的品牌的擁躉者以及潛在的消費客尸。Dior2020秋冬成衣發布秀在6位中國明星的加持下,秀場直播觀看人數破1000萬;Celine在北京時間2月29日凌晨三點半同步直播,憑借品牌首個男女合秀也吸引了超過80萬人次觀看;上海云走秀開播3小時吸引了250萬人圍觀。無論如何,現場的時裝秀承接不了如此龐大的觀眾群體。

除此之外,云走秀的方式能夠讓觀眾通過鏡頭看到更多款式的細節、面料的紋理,而這些細節在現場看秀時往往是轉瞬即逝、看不分明的。
原本高高在上的時裝秀,如今似乎終于摘下神秘高貴的面紗,走下神壇貼近大眾了。然而視頻觀看歌舞劇的效果自然沒有現場來的震撼,再昂貴的音響設備和現場聽音樂相比總還是差點意思。現場看秀,雖說會看不清一些衣服的細節,但是模特經過身邊時的呼吸、流動在衣擺間的空氣,卻分明是可以感受到的。模特的步伐和光影的變化牽動著情緒起伏,而觀眾的情緒也是現場效果的一部分,所有的元素在現場產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繼而融合為一場完整的時裝秀表演。

但是千萬別以為冠上“云”這一時髦的字眼,就可以讓走秀時髦起來,原本平庸的只會因為云的“擴散”之力而愈發顯得平庸。云走秀如要超越現場走秀的感官體驗,在藝術形式、氛圍基調上要下的功夫恐怕一點不亞于現場走秀,甚至要遠勝于對現場的要求。云走秀對整體策劃、專業性的體現,或應需要—支,甚至要幾支不同的、機能強悍的團隊,且需經過一系列極其嚴密的運籌,才最終得以保證秀的整體質量。情緒的基調、光線影調、鏡頭的剪輯、節奏的起承轉合……這一系列的要素將直接影響服裝本身的呈現。因此那些關于云走秀可以大幅節省場地費用、人力成本的說法,恐怕尚沒有考慮到這一層。無論是云走秀還是現場走秀,都是在傳達品牌的審美品味和文化意蘊。AlexanderMcQueen曾言“如果觀眾離開我的秀時沒有任何反應,我會覺得沒有任何意義。”沒有精彩的細節,就很難有卓越的整體,假如云走秀不能如電影般扣人心弦、令人回味,與回看錄像想來應該也并無二致。
當“云“的熱度褪去,那些水準平平、味同嚼蠟的走秀在脫去“云”這一時髦外衣之后,會不會就只剩下觀看人數多、觀看便捷、看得清楚這些優點?是否也會因這些優點而更加放大產品上的缺憾?失去感動的云走秀又能走多遠?

John Galliano將時裝秀不只局限于展示服裝的美麗,更是賦予它一種藝術價值。
然而我們也不能過分嚴苛地去吹毛求疵而不講客觀現實,云走秀畢竟是疫情之下的無奈之舉,新嘗試未見得不會帶來新的轉機,特殊時期的特殊選擇也很可能會發展成—種常態。眼下只是開始,倉促之中略顯粗糙的視覺呈現亦是情有可原,能夠做到不缺席而順利舉行,且吸引如此大規模的觀眾,這本身已足以令今年的時裝周獲得點贊。
未來時裝周的趨向必然是多元化的,也必然是各種形式相互融合的,多元融合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在創意上雄心勃勃的品牌,或可借助直播的視覺手段,吸納對應的人才重新整合團隊,取直播之長補現場之短,呈現現場與直播皆具藝術感染力的時裝秀。當然,品牌也仍可以繼續在現場走秀上修煉功夫,打造如夢如幻的視覺盛宴,將直播作為一個輔助的傳播手段,在保證現場驚艷的同時,增加受眾群體,擴大品牌影響力,又何樂而不為呢?

而那些歲歲年年花相似,本季產品還是去年、前年產品傻傻分不清楚的品牌,其實大可不必耗時耗資的做發布會,與其沒什么新鮮感,勉強地東拼西湊,倒不如專注于直播營銷,運用直播推介產品穿搭賣貨,經濟有效又直抵C端銷售變現。
云走秀也罷,現場走秀也好,終歸只是品牌文化的展現形式。至于云走秀能夠走多遠,則仍取決于品牌的內核,富有想象力的創意與卓越的品質才是永叵不變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