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小花
新課程改革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把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關鍵內容,指出要將寫作教學變成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平臺。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以新課改思想為指導,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革新教育方法,豐富寫作教學活動,明確寫作教學重點。想象能力是學生寫作的必備能力,是新時期背景下寫作教學必須達成的教育目標。要把培養學生想象能力作為方向,改進教學方法,滿足新時期語文寫作教學改革要求。想象力在寫作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提高學生寫作質量。只有學生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后,作文內容才會更加豐滿,提高新穎性和趣味性,提高寫作質量,讓學生在創作中體現個性,形成獨特的寫作風格。學生想象能力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也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特別是安排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作文訓練方案,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1.豐富素材儲備,培養想象能力
興趣是學生主動投入寫作活動的最佳動力,教師在設計寫作教學方案的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興趣作為基礎以及前提條件。厚積薄發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和能力發展特點,只有學生積累了盡可能多的寫作材料,掌握寫作技巧后,才能在寫作實踐中大膽想象,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小學生年齡小,缺少社會閱歷與實踐經驗,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擾,產生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影響寫作能力的提高。這是學生欠缺知識儲備導致的,要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需要豐富學生的素材儲備,夯實想象能力的基礎。首先,為指導學生儲備自然等表象知識,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出教室,到外面展開觀察,觀察日出日落,感知四季變化,觀察植物形態與動物活動等,為學生的想象提供現實根基。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高水平的文學作品,了解其創作風格,學習其運用的寫作手法與技巧,促進學生想象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豐富表象儲備外,還必須關注儲備質量,要精選優質題材提高學生想象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提高想象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認識到學生想象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觀察能力的提高,觀察能力是提高學生想象能力的基礎與前提,因而要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細致耐心地觀察周圍的生活與世界,分析各種各樣的現象。同時教師還需要教授學生有效的觀察方法,使學生能全面而深刻地觀察,為想象思維的發展與想象力的提高提供動力。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用眼看,用耳聽,用鼻聞,用心體悟,進而在觀察中想象,在想象中表達,順利達成寫作目標。為促進學生想象能力與觀察能力的互相推進和共同進步,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設置寫作題目,保證寫作訓練的有效性。比如,教師可以擬題“校園中的小花”,讓學生到校園中觀察各種各樣的小花,用眼睛觀察其顏色與外形特點,用鼻子聞花香,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看到美麗的小花,聞到沁人心脾的香味,如同置身于花的海洋。這樣能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齊頭并進,充分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
3.營造多樣教學情境,培養想象能力
在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情境教學法,營造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和動力,把要創作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避免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同時也給學生的想象提供現實基礎,提高學生想象的積極性。例如,要求學生以“難忘的一件事”為題作文時,由于小學生記憶很容易不完整,或者不知從何說起,教師可讓學生先口頭講述一件事,或讓幾名同學課下把有趣的事改編成情景劇,幫助學生打開思維。教師需要讓學生意識到寫作文同樣需要想象力作為調味劑,提高文章的豐富性和生動性。在營造教學情境時,必須有理有據地結合寫作內容,讓想象力有根據,激勵學生開放思維主動表達,將想象力融入到作文中。
想象能力伴隨學生語文學習,特別是寫作的全過程,是創作高質量作文的必備因素,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要建立并提高的能力。學生在具備較強的想象能力后,將會大幅度提高寫作水平,并在質量上獲得質的飛躍,為今后的創作打好基礎。教師需要在作文指導中積極整理經驗,革新教育指導方法,尋找契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案,給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助力學生越飛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