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分析2010-2017年江西省職業教育結構、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變動的時間關聯性,發現第一產業社會勞動過剩,而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就業更青睞于第三產業,故職業教育需調整人才培養結構,加大第一產業專業人才培養力度??上仓幵谟诼殬I教育就業結構調整速度稍快于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對產業結構調整有帶動作用。
關鍵詞 職業教育結構 關聯性 Moore結構值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03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 correlation of the chang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Jiangxi Province in 2010-2017, it is found that the social labor surplus of the first industry, and the employment of the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fer the third industry. Therefore,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to adjus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the first industry. The gratifying thing is that the adjustment speed of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slight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ucture; relationship; Moore structure value
1 文獻綜述
配第、克拉克、庫茨涅茨和錢納里等人都對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之間關系展開深入探討,認為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之間存在密切關系。隨著人力資本理論引入經濟增長研究,不同教育層次的招生結構或就業結構、社會總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三者之間的研究亦不斷深入,我國學界對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職業教育與產業升級問題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大致有三個特點:第一,隨著對職業教育與產業結構升級關注的增加,研究成果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其中,以全國為整體研究的文獻較多,以地區為研究對象的文獻相對偏少。第二,文獻集中于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研究,但較為全面的職業教育與產業結構關系的研究文獻還較少。第三,定性分析職業教育與產業結構升級關系的文獻相對較多,定量分析的文獻明顯不足。綜上所述,學者們對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但對職業教育結構與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之間的探討有待深入研究,特別是區域范圍內的研究有待加強,故本文以2010~2017年江西省職業教育結構、就業結構、產業結構數據探討三者之間的互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分析職業教育與產業結構之間的動態演變關系。
2 江西省“三結構”①的變動情況
職業教育作為人力資本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數據能夠反應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之間的聯系,為了從整體研究三者的變動趨勢,本文以2010-2017年數據為研究對象,觀察江西省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就業結構、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變動的時間關聯性,可知:
(1)產業結構反應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江西省產業結構屬于典型的鼓型結構,又稱橄欖型結構,這是工業社會或者工業國的產業結構的主要特征,有不斷強化的趨勢,江西省第一產業GDP占比、第二產業GDP占比亦呈現下降趨勢,第三產業GDP占比則呈現上升趨勢,有工業化后期(231)向后工業社會(321)過渡的趨勢。
(2)就業結構反應社會人才供給狀況,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呈現工字型結構或者啞鈴型結構,這是一個與產業結構不完全匹配的就業結構,這可能是由第一產業生產狀況決定的,江西省第一產業以勞動力密集型勞動為主,且因農林業多處山地或在梯田山野縱橫之處,使用機械化受制約,所以,容納了更多勞動力,此外也表明,第一產業釋放勞動力的空間仍很大。同時,三次產業就業人員占比趨勢變化特征是: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總就業數比重下降趨勢明顯,第二產業就業占比呈緩慢上升趨勢,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上升趨勢明顯,表明就業結構在調整中不斷優化。
(3)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就業結構反應職業教育輸出的人才結構,該結構呈現倒金字塔型(321),在一二產業擇業的應屆畢業生占比變化不大,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且趨勢相對穩定。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選擇第一產業就業的占比非常低,選擇第二產業就業占比呈下降趨勢,應屆畢業生更青睞第三產業??梢姡魇÷殬I教育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3江西省“三結構”變動時間關聯性的靜態分析
江西省職業教育結構、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才存在人才供給與需求偏差。依據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偏差理論,計算就業結構偏差系數,可以衡量人才供給與人才需求的偏差情況。就業結構偏差系數計算公式為:Di=Vi/Ei-1。同理,職業教育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人才供給與需求偏差亦可用此公式衡量,分類計算后有兩點結論:
(1)從就業結構偏差系數來看,第一產業存在勞動力過剩且比較穩定(此處暫不考慮勞動力內部的結構問題);第二產業勞動力處于供不應求狀況,但有所緩解,這與工業企業狀況和人才流動等多種因素相關;自2015年第三產業由過剩趨向平衡。對三產業就業偏差系數進行分析,發現除第一產業存在整體過剩外,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處于供不應求狀況,與中國人口紅利日漸消失的國情基本吻合。
(2)從職業教育結構偏差系數來看,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就業的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不足,第三產業就業的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過剩。所以,就業結構偏差系數顯示第一產業存在大量富余勞動力,但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就業結構偏差系數顯示第一產業人才供給不足,反映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第一產業所涉專業人才培養滯后于第一產業人才需求,同時,第二產業所涉專業人才培養數量不足問題相對突出,第三產業所涉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存在過剩問題,但數據顯示,這一問題有緩解趨勢。
4 江西省“三結構”變動時間關聯性的動態分析
為了分析這“三結構”的時間關聯,引入Moore結構變化值(簡稱Moore值),通過求向量空間的夾角反映產業結構內部變動程度。Moore 結構變化值的計算公式為:
ei值表示i產業t期和t+1期相比產業結構的變化程度,取值為[0, /2]。Moore 值揭示了產業結構變化的過程與程度,反映宏觀意義上三次產業的產業結構演變程度,同時,Moore值作為衡量指標適用于研究其他有關結構演變的問題。②為此,以江西省統計局網站和江西省教育網站數據為依據計算Moore值。計算結果是,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就業結構的調整速度要快于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速度要快于就業結構的調整速度,從這點來看,江西職業教育具有很好的服務產業發展意識,能夠主動調整專業結構,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屆畢業生,這與江西職業教育立足江西省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積極對接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有關系。
5總結
本文通過計算就業結構偏差系數和職業教育就業結構偏差系數分析社會與職業教育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需求偏差,經比較,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集中于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人才供給不足,與整個社會勞動集中過剩于第一產業不同,即職業教育人才供給和人才總供給有共性也有不同。同時,計算職業教育就業結構、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的Moore結構變化值,發現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就業結構的調整速度領先于產業結構調整速度,亦快于總體就業結構調整速度,體現了江西省職業教育的先進性。本文的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方法相對簡單,可能與現實存在一定的偏差,但總體上,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基金項目:2017 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江西省職業教育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實證研究”(編號:17YB231),主持人:蘇兆榮
注釋
① 三結構是指職業教育結構、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其中,職業教育結構用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就業結構表示。
② 王慶豐,黨耀國.基于Moore值的中國就業結構滯后時間測算[J].管理評論,2010(07):3-7.
參考文獻
[1] 沈陸娟.高職教育結構與產業結構互動中的時滯問題研究—浙江省的數據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1):20-26.
[2] 高東方.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互動演變研究——經典理論的回顧[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05):114-122.
[3] 蒙維洋,代紹慶,鐘在明.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與產業轉型升級協調發展對策探究——以嘉興為例[J].高教論壇,2015(04):64-67.
[4] 張建國.產業結構調整與中高職一體化視閾下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優化——以浙江省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4(08):35-41.
[5] 劉曉.產業轉型升級與職業教育變革:互動關系與協同策略[J].職教通訊,2014(10):1-4.
[6] 朱新生,謝忠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對產業結構調整貢獻的實證研究——以蘇州、無錫、常州三市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1(06):29-33.
[7] 陳南君,楊槐.基于多元回歸模型視角下職業教育對接產業轉型升級PPP融資項目的相關性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2):129-134.
[8] 羅丹.由“適應”到“引領”——職業教育應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加坡模式研究[J].職教論壇,2015(06):92-96.
[9] 閆妍,張學英.德、美、日職業教育匹配產業結構演進及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8(01):78-84.
[10] 楊勇,石偉平.產業升級進程中韓國職業教育發展及其經驗分析[J].職教論壇,2019(08):165-170.
[11] 韓永強,王仙芝,南海.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協同度測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