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美術教育對教師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主觀幸福感等相關心理問題成為美術教師發展的關鍵問題。從當前情況來看,培訓機構美術教師普遍存在缺失主觀幸福感的情況。本文闡述了培訓機構美術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現狀,分析了影響培訓結構美術教師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重點討論了如何從“心”出發通過人事管理提高美術教師主觀幸福感,以供參考。
關鍵詞 美術教師 培訓機構 主觀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30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reform, art education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t the same tim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other relate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ecome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t teacher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art teachers generally lack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art teachers in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art teachers in training structures, and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art teachers through personnel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r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Art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subjective well-being
所謂主觀幸福感,就是個體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產生的、能使自身得到強烈滿足的一種心理狀態,和個體自身需要、認知以及外在環境等有必然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也是衡量個體的學習、工作、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培訓機構美術教師的主觀幸福感產生于平日的培訓過程與日常生活,然而,從當前情況來看,培訓機構美術教師普遍存在主觀幸福感缺失的問題,不僅會降低美術培訓質量,也給教師本身的專業發展產生阻滯作用,從而給所教授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造成嚴重影響。主觀幸福感缺失屬于心理問題,因此,需要從心理上解決培訓機構美術教師的主觀幸福感缺失問題。
1 培訓機構美術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現狀
在中國知網中以“主觀幸福感”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可檢索到13975條結果,其中主題為“職業幸福感”的為219條結果,這219條中發表年限為2019年的與教師相關的僅有15條。重新以“美術教師”“培訓”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可檢索到1122條結果,其中主題為“師資培訓”的僅有18條。再次添加關鍵詞“培訓機構”進行檢索,結果為0條。由此可見,現階段國內有關培訓機構美術教師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并不多。主觀幸福感來源于美術教師自身,有效的人事管理是提高教師主觀幸福感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從“心”出發研究如何通過人事管理提升美術教師主觀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
2 影響美術教師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
2.1 培訓能力因素
現代美術教育給培訓機構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求熟悉基本美術知識,掌握信息化培訓技能,也要求教師將美育滲透于培訓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還要求其根據教育培訓發展需要不斷提升自我。從宏觀角度看,有許多培訓機構美術教師并不完全滿足這些要求,培訓能力是參差不齊的。而培訓能力的高低表現在具體的美術培訓中,通過評價展現,關系到教師自身的利益。當培訓機構美術教師在做出系列努力后仍舊未能提升自身的培訓能力,就會在實施美術培訓中產生焦慮的心理,更不必說是產生主觀幸福感了。因此,實際進行人事管理時,應當重視對教師培訓能力的提升。
2.2 人際交往因素
美術培訓本身就是一個社會性的活動,需要美術教師與他人進行交往。而教師也會在交往中形成多種人際關系,如同事關系、師生關系等,這些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師主觀幸福感的產生與提升。例如,美術教師與其他同樣在一個培訓機構工作的教師保持和諧的同事關系,就會針對美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互相交流自己在優化美術培訓方面所做出的系列努力,獲得他人的認可并吸收他人的先進經驗,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進一步提升主觀幸福感。再如,美術教師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喜歡上美術課,自己也喜歡給學生講述更多的美術知識與美術故事,從而獲得成就感,促進主觀幸福感的形成。因此,實際進行人事管理時,應當重視對教師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
2.3 家庭因素
美術培訓和其他教育性質的工作一樣,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備課、授課、任務布置、學生作品評價、培訓反思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從當前情況來看,部分都是教師在家庭中完成的,如備課、培訓反思等。在家庭成員不影響教師的情況下,教師在家庭中完成任務的質量和效率是較高的。當教師完成任務時,就會產生滿足感,并進一步將其轉化為主觀幸福感。另外,教師自身不受戀愛、婚姻等影響時,工作質量和效率也會得到提升,進一步產生主觀幸福感。
2.4 經濟狀況因素
個體主觀幸福感的高低與其經濟狀況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經濟狀況好的教師,其主觀幸福感要比經濟狀況相對不好教師的主觀幸福感高。從教師這一群體的薪資來看,總體水平還是偏低的。隨著國家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美術教師的薪資待遇極大可能會有所提高,從而改善教師的經濟狀況,進一步提升教師的主觀幸福感。但這畢竟是長期的過程,對于培訓機構而言,主要是要通過人事管理讓機構內的美術教師對本身職業、自身專業發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促進教師以提升自身能力的手段改善自身的經濟狀況。
3 從“心”出發,提升教師主觀幸福感
3.1 落實心理健康教育
培訓機構美術教師在長期重復性的工作中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如出現焦慮、抑郁等,但目前針對培訓機構美術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多。美術教師出現心理問題,日常培訓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在培訓質量下降的情況下,難免會受到上級領導及學生家長的批評指正,這就又給美術教師帶來了心理壓力,從而陷入“惡性循環”。因此要提升美術教師的主觀幸福感,需要在人事管理中落實針對機構內美術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一,根據培訓需要將美術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人事管理總體規劃,制定管理方案,給出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授課時間、內容、平臺等信息。其二,依托心理咨詢專業機構,設立專門的美術教師心理健康咨詢崗位,定期對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分批次做好心理狀況摸排工作,為需要幫助的美術教師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詢服務。其三,利用網絡新媒體開展線上心理健康援助服務,借助網絡陣地面向機構內美術教師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比如,通過網絡直播舉辦專題講座。同時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實施“一對一”的心理輔導。
3.2 促進教師溝通交流
與他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美術教師而言十分有必要,這也關系到他們主觀幸福感的形成與提升。因此,在人事管理過程中,應當給美術教師創造更多的機會,促進他們溝通交流。如何達到促進交流的目的呢?開展主題讀書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例如,利用團體聚會時間,開展“生命本真”主題讀書會,由美術教師講述自己的讀書故事,闡述自己對生命的認知,分享自己喜歡的圖書的經典段落,傾聽他人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同時討論并回答“你認為美術教師有什么樣的生命價值?”“你認為培訓機構美術教師應如何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你是否會在美術培訓中感受到自身的生命價值?”等問題,從而促進教師產生積極情感,進一步提升主觀幸福感。另外,也可選擇開展主題游戲活動。例如,我們可以借鑒南京路小學的實踐經驗,針對美術教師開展“給心靈減壓”的放松減壓團體游戲。先由兩名教師合力用舊報紙制作“高帽”(折紙對于美術教師而言是一個特別輕松減壓且易操作的項目,所以其可行性較強),再讓教師幾人成組圍成一個圈,輪流帶“高帽”夸一夸自己,并說一說自己在培訓、家庭中遇到的問題,最后由其他組員給“高帽”者找優點,并給出相應的問題建議。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積極地肯定自己,并獲得他人的肯定,心理得到滿足,容易產生主觀幸福感。
3.3 優化人事管理制度
培訓機構美術教師不同于一般學校美術教師,他們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其工作不穩定性會更高,具體表現為跳槽。為了緩解美術教師的職業倦怠,提高其工作穩定性,需要優化現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其一,規定工資不設上限,鼓勵教師多勞多得,給工作積極、工作完成度高的教師予以獎金,并適當增加績效工資,從物質上提升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其二,落實正常公息制度與帶薪休假制度,若美術教師在正常工作期間請事假、病假,根據勞動法規定扣除日所得,但因特殊事情請假一般不扣除工資。其三,鼓勵美術教師向機構提意見或建議,對于可行的意見或建議,酌情采納,讓教師對機構更加具有歸屬感。
3.4 重視教師專業發展
在專業成長的過程中,美術教師的知識、技能、培訓能力、教研能力以及認知等各個方面都會得到發展。當美術教師進入到更高層次后,會因為自身能力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從而獲得主觀幸福感。因此,在人事管理當中,應當重視教師專業發展。可以從實際情況入手,組織開展相應的競賽活動,先向教師發放美術學習材料,在教師已經對材料有基本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知識競賽,再在競賽中由回答問題的教師對問題所相關的美術知識進行詳細講解,給教師以自我展示的機會,促進產生主觀幸福感,同時夯實美術知識,給他們的專業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對于認知,美術教師需要明確機構內部的美術培訓要求,把握現代教育思想在美術培訓中的應用,并落實自身責任。
4 結語
歸根結底,如何提高教師主觀幸福感是心理方面的問題。當前影響培訓機構美術教師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培訓能力、人際交往、婚戀、經濟狀況等,當前應當深刻把握這些因素,從“心”出發落實針對美術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教師溝通交流,并優化現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時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提升專業素養、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使其獲得主觀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李琴.淺談中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2(28):7,35.
[2] 楊虹.對加強中小學美術教師培訓工作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9(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