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一平
1921年夏天,浙江嘉興的南湖上,一條褐色畫舫船靜靜地停泊,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回顧99年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發展歷程,中華民族面對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時刻,正是中國共產黨鑄就了“中國奇跡”。
“重溫黨史的重要意義,來自對中國共產黨的黨性與特質的深刻認識。”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說,黨史是一部生動鮮活的愛國主義教材。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重溫黨史,中國共產黨在成長過程中伴隨著重大挑戰,請您談談當下重溫黨史的重要意義?
韓慶祥:人有人性,黨有黨性,國家有國家本性,民族有民族特質。中國共產黨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源于黨性與特質——咬定目標、依靠人民、團結奮斗、埋頭苦干、迎難而上、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這種黨性是宏大目標和曲折道路的矛盾關系。
本質上,中國共產黨是以“革命”的特征登上歷史舞臺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一級教授 韓慶祥
從戰略目標看,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初,面臨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雙重目標,必須以革命的方式消滅舊制度。新中國成立后,要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確保人民當家作主,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次新的社會革命,為了解放、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必須對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不適應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進行變革。在新時代,黨所遇到的難題、風險會更嚴峻,可謂所打的“鐵”要更加堅硬。
從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15日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到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自始至終,習近平總書記都把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作為他治國理政的總思路。黨之所以在其發展中不斷進行社會革命并勇于自我革命,是為了攻克艱難險阻,從而使自身不斷適應攻堅克難的需要。
在當今全國抗疫進程中,黨就是以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自我革命,來推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要保持長期執政,也必須擁有上述黨性、特質和精神,以解決黨自身永不變質的問題。
記者:請您結合歷史上黨的發展歷程,分析一下黨在遇到重大挑戰時如何戰勝困難,歷史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韓慶祥: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99周年生日。從1921年的50多名共產黨員,到今天的9000多萬名黨員,通過近百年的努力,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
講清楚“黨在遇到重大挑戰時如何戰勝困難,歷史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問題,實際上講的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存在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首先,歷史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必然性因素之一,取決于共同的文化邏輯。中國的傳統文化主張民為邦本、和衷共濟、世界大同、貴和尚中、協和萬邦、兼濟天下。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及其特征,以人民為中心與“民為邦本”是一致的,實現共同富裕與“和衷共濟”是相通的,注重社會平等與“世界大同、貴和尚中”是相融的,強調社會和諧與“協和萬邦”是相稱的,促進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與“兼濟天下”基本上是相近的。
其次,從政治邏輯角度分析,中國共產黨人的目標與社會主義是相一致的。從1921年登上歷史舞臺那一天起,黨的初心就是實現人民解放。之后,以為人民服務為黨的根本宗旨,人民作為黨執政的最大底氣。要讀懂中國共產黨,需要知道中國人民。社會主義是超越資本主義的一種價值追求,它批判以資為本,主張以人民為本,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在“人民”的問題上,社會主義的本質與共產黨的本質是完全相同的。
再次,從歷史實踐邏輯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在遇到重大挑戰時戰勝困難。近代以來,“中國問題”的核心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曾經有很多思想在中國亮相,不少仁人志士試圖運用其主張來解決“中國問題”。然而,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所選擇的社會主義才能真正解決“中國問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以社會主義思想來團結人民,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后,共產黨人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共產黨人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解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的問題,解決效率和公平統一的問題。
最后,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具有引領力,奮斗目標具有感召力,組織資源具有動員力,團結民眾具有凝聚力,實現藍圖具有恒定力,組織體系具有執行力,自我革命具有凈化力。這些力量都是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重要法寶。
記者:面對疫情,共產黨人用行動踐行了“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戰“疫”如何體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
韓慶祥:從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看到一個精準的邏輯譜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有力領導是根本,發揮人民主體作用,采取科學方法和嚴厲措施是關鍵。這場戰“疫”是一場需要全民防控、全民阻擊的“總體戰”“人民戰”。
第一,人民立場是打贏戰“疫”的根本立場。立場問題,是回答“為什么人”的問題,共產黨人始終堅守人民立場。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系人民的情懷。更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把抗疫定義為一場“人民戰爭”。我理解這里有三層含義。首先,人民群眾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最大,要放在心目中最高位置。第二,保護人民群眾是抗疫的目的,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俄羅斯記者曾問習近平主席,您的執政理念是什么?習近平主席回答:“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闭菆猿忠匀嗣駷橹行牡陌l展思想和工作導向,全國上下才凝聚起萬眾一心的抗疫合力,在新時代的特殊戰場上創造“人民戰爭”的奇跡。
第三,人民群眾是抗擊疫情的主體,要依靠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習近平主席在與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時說:“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币咔榘l生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真正形成了人民群眾抗疫的力量。比如,從湖北省內動員各階層、各社區的力量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到湖北省外壓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農產品穩產保供;從武漢人民不畏艱險、頑強不屈,到全國人民自覺“佩戴口罩”“自我隔離”……人人都是抗疫戰士。
記者:此次疫情防控,如何做到精準施策?
韓慶祥:中國抗疫最有效的智慧之一,就是做到精準施策。
疫情暴發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在統籌兼顧的同時,注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防止對不同地區采取“一刀切”。疫情防控初期,精準治理即分區分級治理或差異化治理不太到位,針對這種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一些省市劃分疫情風險等級——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三類級別,并針對疫情風險等級,采取分區分類施策與分層治理的疫情防控策略,體現的就是精準治理。
具體體現在:一、精準救治。3月9日,湖北5000多名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多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救治難度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在科學精準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二、精準防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以縣域為單元,確定不同縣域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三、精準統籌。既不能對不同地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礙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又不能放松防控,導致前功盡棄。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構成一個思維縝密、行之有效的行動體系,而精準施策,是貫穿這一體系的主線。
記者: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作為中國顯著制度優勢的具體體現,在戰“疫”的背景下如何發揮作用?
韓慶祥:我的體會有以下六點。
一、充分展現黨的領導力量??箵粢咔橹?,黨中央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彰顯出其思想引領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著強大的引導力量。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作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此外,黨的領導力量,還集中體現在“統一指揮”“社會動員”“快速嚴厲”方面。
二、充分展現人民主體力量。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每次重要講話都突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價值理念,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三、充分展現國家制度和治理力量。在全球發生的疫情與抗疫過程中,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種世界觀、國家觀、文明觀、發展觀、義利觀,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大根本支柱,是中國參與全球抗疫并為全球疫情提供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不僅如此,在這次重大疫情防控中,國家治理能力也在提升,例如,火速建設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及方艙醫院,廣大醫護工作者馳援抗疫第一線,保障醫療防護物資迅速供應湖北,民眾快速響應,這是世所罕見的。
四、充分展現經濟基礎力量。在抗擊疫情過程中,黨有效調配全國醫療資源、防控物資和抗疫資金,為抗疫取得戰略性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更具深意的是,40多年中國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經濟成就,為抗疫提供了雄厚的物質保障,也為應對和化解因疫情所付出的代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五、充分展現文化凝聚力量??挂咧阅苋〉贸尚Вc集體主義所蘊含的團結合作意識、大局意識、紀律意識、奉獻精神、凝聚效能是直接相關的。
六、充分展現社會動員力量。社會主義之核心在于“社會”,就是全社會各個主體、各種力量團結合作,以形成利益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這種能力形成了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
記者:2020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系統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的基因密碼——人民至上基本價值理念。今后,共產黨如何將這一密碼傳承下去?
韓慶祥:從執政角度講,人民力量是黨執政的強大動力:執政中作出的科學決策來自對人民群眾實際生活過程的正確研判,執政中遇到的矛盾難題需要依靠人民來破解。
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后,就是要解放、發展生產力,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改革開放以來,從提出真理標準到全國掀起大討論,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都來自人民的智慧和創造。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人民利益為最高標準,這也是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標志。
今后,中國共產黨要將這一密碼傳承下去,就是時時刻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并從制度、體制、機制、政策、措施上予以貫徹,做到落細、落小、落精、落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