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媽媽,您已經連續上很多天班了,哪天能不上班回來陪我?”
“乖,等媽媽忙完這陣子,一定好好陪陪你!”
對話中的母親叫張娜,是北京市大興區衛生健康委公共衛生科(衛生應急辦)科長。從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先后經歷了甲型H1N1流感、甲型H7N9禽流感、肺鼠疫等重大傳染病疫情。16載崗位歷練,她始終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公共衛生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不僅是一位媽媽,更是一名共產黨員。面對這次戰‘疫,我還是一名‘戰士。”張娜說。
今年1月20日凌晨,北京市大興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正式打響。疫情就是命令,張娜迅速進入“全天候”戰備狀態。放下家中老人和孩子,張娜連續20多天堅守崗位。用她的話說,她們的工作就是同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因為時間就是生命。

張娜(左)在蘆城三體校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是迅速明確組織體系、制定工作方案的關鍵階段。張娜所帶領的團隊,身兼多重身份,既是大興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又是大興區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綜合防控組,還是傳染病防控、衛生應急的業務科室。
身為疫情防控工作主要科室的“指揮官”,面對多重身份、多項重任,張娜深知每一項職責和任務都不能有疏漏,要充分發揮以往疫情防控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彈鋼琴”技能,強化各部門聯防聯控。
她連夜起草大興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大興區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多次修改征求意見,梳理明確組織架構和部門職責,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章可循。
隨著疫情的發展,大興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迅速組建,大興區衛生健康委被確定為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牽頭部門。張娜又帶領團隊立即接棒,迅速轉變角色,切實發揮醫療保障組牽頭部門專業作用,協調組內成員單位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由于疫情形勢不斷變化,各級領導的決策都需要專業部門的意見。有時,上級有關政策還不明確,為指導各部門、各鎮街道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張娜及時組織疾控部門,針對疫情變化,梳理明確區內集中隔離場所工作要求及規范、密切接觸者社區管理指引、出院患者管理流程、重點單位疫情防控工作培訓安排等各類管理要求,及時提交區防控辦,以最快速度下發到各鎮(街道)、區直屬部門。同時,結合國家及市級指導意見,及時修訂完善,確保防控措施因地制宜、符合實況。
張娜帶領的科室承擔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多、責任重,但她始終沉著冷靜、思路清晰。根據科室職責,她將科內同志劃分成綜合協調組、材料撰寫組、應急處突組、病例密接組,明確各組分工。事無巨細,每項任務她都身體力行,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安排部署、指揮調度,她帶領各組各司其職、相互協同,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每日整理匯總全區疫情防控工作動態,會同疾控中心分析研判疫情趨勢,及時提出防控建議供領導決策,保證了綜合協調工作的有序開展。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及面廣、頭緒多,工作中的各種突發事件層出不窮,給科室工作帶來極大挑戰。張娜及時調整人員分工,給科室同志加油打氣,屢次梳理調整工作流程,確保各項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為疫情防控工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在她的帶領下,全科人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有條不紊地做好各項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日趨嚴峻,公共衛生科的工作也日益繁重,對張娜來說,用“度日如年”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疫情發生以來,張娜每天日出而作、伴月而歸,未準點吃過一頓飯,也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一邊吃飯一邊改材料是常態。夜深了,燈火通明的辦公室里總有她的身影。

張娜正在查看疫情防控相關資料。
從早上六七點到凌晨一兩點,張娜的電話基本沒有斷過,時常一個電話還沒掛斷,另一個電話已經打進來了,而這其中留給家人的電話卻寥寥無幾。每天工作到深夜,她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可經常半夜還會被電話吵醒。
最忙的時候,張娜連一口水都顧不上喝,只有喉嚨嘶啞、話實在講不出來時,才想起來要喝水。終于,她因缺乏休息、免疫力下降導致眼部舊疾復發,因著急上火、說話太多導致聲帶水腫。盡管如此,她仍然堅持在崗,還不忘關心科室同志,提醒大家多注意休息。
有一天,因連日工作缺乏休息,張娜腳下打滑,重重地從樓梯上摔了下來,雙腿青紫。家里老人流著眼淚給她上完藥,她又立馬出門上班。領導、同事都勸她休息幾天,她一概婉言拒絕。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她堅定的抗疫步伐。
張娜的家離單位很近,但在疫情防控工作面前,回家卻成了她最大的奢望。疫情發生以來,張娜沒日沒夜地“連軸轉”,年幼的女兒、年邁的老人她都無暇顧及。家人都說已經很久沒能醒著見到她,而她也好久沒吃過家里的一頓飯了。
想到家人,她無比愧疚。然而,她沒有因此懈怠,而是將這份愧疚化為工作的動力,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她說:“家雖溫暖,但沒有安定的國,哪有溫暖的家?”
作為醫療衛生管理部門的一名干部,張娜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轟轟烈烈的貢獻,但憑著一腔熱血,履行著自己的使命,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一點一滴辛勤付出,以此來踐行自己對黨、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熱愛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