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 陳麗花 李承承



摘要 以紫荊(Cercis chinensis)、加拿大紫荊(Cercis canadensis)、巨紫荊(Cercis gigantea)和湖北紫荊(Cercis glabra)1年生苗木作砧木,于2月以芽接和劈接2種嫁接方式下分別在距地5、10、30及100 cm位置處嫁接繁育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研究其嫁接育苗情況。結果表明:嫁接成活率方面,4種砧木表現為加拿大紫荊>巨紫荊>湖北紫荊>紫荊;接后苗木生長指標和形態質量方面則表現為巨紫荊最優,湖北紫荊次之,加拿大紫荊再次之,紫荊最差。嫁接方式上,芽接育苗相對于劈接具備更大優勢。結論:2月以巨紫荊為嫁接砧木芽接(5~10 cm)繁育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長和質量指標均表現較好。
關鍵詞 紅葉加拿大紫荊;芽接;劈接;砧木
Abstract One year old seedlings of Cercis chinensis, Cercis canadensis, Cercis gigantea and Cercis glabra were used as rootstocks,in February,the seedlings of C.canadensis were grafted at 5, 10, 30 and 100 cm from the ground by bud grafting and split grafting respectively,to study its grafting and seedling raising situ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erms of graft survival rate, the four kinds of rootstocks showed that C. canadensis>C. gigantea>C. glabra>C.glabra.After that, the growth index and morphological quality of seedlings showed that the C.gigantean was the best, followed by C.gigantea, C.canadensis, and C. chinensis was the worst.In terms of grafting methods, bud grafting had a greater advantage over splitting.Conclusion: in February, the C. gigantean was used as the rootstock for grafting (5-10 cm) to breed C.canadensis,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 was high, and the seedling growth and quality indicators performed well..
Key words Cercis canadensis ‘Forest Pansy;Bud grafting;Split grafting;Rootstocks
紅葉加拿大紫荊(Cercis canadensis ‘Forest Pansy)也稱紫葉加拿大紫荊,是豆科(Leguminosae)紫荊屬(Cercis)優秀紅葉觀賞植物[1]。因其樹形開闊優美、可塑性強,葉紅艷麗,并兼具花、葉、樹形多種觀賞特性而深受當前園林應用歡迎[2]。自引入我國以來,已陸續在上海[3]、江蘇[4]、浙江[5]、河南[6]、山東[7]、安徽[8]等地引種成功,并廣泛應用在小區綠化、城市綠地、森林公園等建設中。紅葉加拿大紫荊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冬耐嚴寒,能耐-34 ℃低溫,能夠在浙江、上海等地順利越夏,且對土壤要求不嚴,適生范圍廣泛。近年來作為優質園林樹種迅速推廣,各地紅葉加拿大紫荊種苗需求規模不斷擴大。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于2016年3月自河南禾昌園林科技有限公司引入重慶,并逐步展開區域性引種試驗。經過2年的區域引種試驗發現,紅葉加拿大紫荊在重慶海拔200~1 900 m能夠適應多種土壤環境,綜合表現良好。
園林苗木生產上,種子繁殖是最基本的育苗方法,適用于多種原生植物,而紅葉加拿大紫荊需使用無性繁殖方法以保持苗木優良觀賞性狀。前期試驗證明,紅葉加拿大紫荊扦插育苗生根系數和苗木成活率極低,因此不適于作為當前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生產的主要方式。查閱文獻資料發現,關于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繁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嫁接育苗和組織培養快繁育苗方面[9-13],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及育苗經驗,但是整體水平上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繁育仍處于較低系數狀態。筆者以紫荊、加拿大紫荊、巨紫荊和湖北紫荊1年生苗木作砧木,研究芽接和劈接2種嫁接方式下和距地5、10、30及100 cm嫁接位置處的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育苗情況,旨在探尋重慶地區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繁育的更優處理,為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產業在重慶地區的發展和應用提供理論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以采購自河南禾昌園林科技有限公司的紫荊(Cercis chinensis)、巨紫荊(Cercis gigantea)及加拿大紫荊(Cercis canadensis)種子和自重慶市巫山縣采集的湖北紫荊(Cercis glabra)種子自主繁育的4種1年生苗木為嫁接砧木,以自河南禾昌園林科技有限公司采購的5年生紅葉加拿大紫荊二代苗當年生枝條(芽)為接穗(芽)。
1.2 試驗設計
于2019年2月15日通過芽接和劈接2種嫁接方式,分別開展4種砧木的嫁接育苗試驗。芽接選擇芽點飽滿無傷害枝條,隨接隨取,采用T字芽接法;劈接接穗長度3~4 cm,保留1個芽點。選擇長勢整齊、無病蟲害的苗木作為嫁接砧木,每種砧木每次嫁接株數為150株(平均分為3組,每組50株作1次重復,用于統計分析)。每次嫁接30 d后開始去萌除蘗,60 d后數取嫁接成活情況,計算成活率。2019年10月15日分別測量嫁接苗木的株高、地徑、冠幅和分枝數量等生長指標。
1.3 測量和計算方法
成活率=(存活數量/50)×100%;株高和冠幅長短軸距使用精確度為0.1 cm的卷尺直接測量,S冠幅=(π×D長軸×D短軸)/4;地徑使用精確度為0.02的游標卡尺直接讀取;分枝數量直接數取。
1.4 數據分析與圖表制作
數據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單因素分析,圖表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制作。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砧木對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2.1.1 芽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成活率。
如圖1所示,芽接方式下4種嫁接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差異。多個嫁接位置的嫁接成活率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紫荊作為嫁接砧木進行芽接育苗的成活率相對最低,顯著低于加拿大紫荊、巨紫荊和湖北紫荊作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以地面5 cm位置為例,紫荊芽接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成活率為78.67%,分別為加拿大紫荊、巨紫荊和湖北紫荊作為砧木的79.73%、81.66% 和81.94%。
2.1.2 劈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成活率。
如圖2所示,劈接方式下,紅葉加拿大紫荊在4種砧木上的嫁接成活率表現趨勢與芽接具有一定的差異。紫荊作為嫁接砧木的劈接成活率相對最低,且有隨著嫁接位置的升高呈降低的趨勢。距地5 cm嫁接位置時紫荊作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僅67.33%,10 cm 嫁接位置成活率為68.67%,30 cm嫁接位置成活率為61.33%,100 cm嫁接位置成活率為56.67%,各個嫁接位置下以紫荊為砧木的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成活率均顯著低于其余3種砧木。4種砧木中,加拿大紫荊作為砧木時劈接成活率表現最好,除100 cm高位嫁接外,均顯著高于包括紫荊、巨紫荊和湖北紫荊作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
2.2 不同砧木對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苗株高生長的影響
2.2.1 芽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苗株高生長。
如圖3所示,芽接方式下不同嫁接砧木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苗株高生長上具有一定的差異。不同嫁接位置下均表現出巨紫荊作為嫁接砧木時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苗株高生長最高。芽接位置距地5、10 cm時,巨紫荊和湖北紫荊作為砧木的嫁接苗株高生長顯著高于紫荊和加拿大紫荊作砧木的嫁接苗株高;嫁接位置距地30 cm時,巨紫荊作為砧木的嫁接苗株高生長顯著高于其余3種嫁接砧木的嫁接苗株高;嫁接位置距地100 cm 時,巨紫荊作為砧木的嫁接苗株高生長雖仍為最高,但與其余3種嫁接砧木嫁接苗株高間的差異不顯著。
2.2.2 劈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苗株高生長。
如圖4所示,劈接方式嫁接育苗下,4種嫁接砧木嫁接繁育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在株高生長上同芽接育苗表現出相似現象,即巨紫荊作為嫁接砧木所繁育的苗木在株高生長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嫁接位置在5~10 cm時,巨紫荊作為砧木的嫁接苗均顯著高于紫荊和加拿大紫荊作為嫁接砧木的嫁接苗;嫁接位置在30 cm 時,巨紫荊作為砧木的嫁接苗均顯著高于其余3種嫁接砧木的嫁接苗。
2.3 不同砧木對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苗地徑生長的影響
2.3.1 芽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苗地徑生長。
如圖5所示,不同砧木芽接方式繁育的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在地徑生長上具有較大的差異,整體上表現出巨紫荊>湖北紫荊>加拿大紫荊>紫荊的趨勢。距地5 cm嫁接位置下,巨紫荊作砧木芽接繁育的紅葉加拿大紫荊1年生苗地徑顯著大于其余3種砧木;距地10~100 cm嫁接位置下,巨紫荊作砧木芽接繁育的紅葉加拿大紫荊1年苗地徑顯著大于紫荊和加拿大紫荊2種砧木,大于湖北紫荊但差異不顯著。
2.3.2 劈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苗地徑生長。
如圖6所示,不同砧木劈接繁育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在地徑生長上差異明顯,4種嫁接砧木中巨紫荊作為砧木時紅葉加拿大紫荊1年生苗木地徑生長最為迅速。距地5、10 cm位置劈接紅葉加拿大紫荊,巨紫荊砧木育苗顯著粗于紫荊作為砧木育苗,但與加拿大紫荊和湖北紫荊作為砧木間的差異不顯著;距地30 cm位置劈接紅葉加拿大紫荊,巨紫荊砧木育苗顯著粗于其余3種砧木育苗;距地100 cm位置劈接紅葉加拿大紫荊,巨紫荊砧木育苗顯著粗于紫荊和加拿大紫荊作為砧木育苗,但與湖北紫荊作為砧木間的差異不顯著。
2.4 不同砧木對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苗分枝數量的影響
2.4.1 芽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苗分枝數量。
如圖7所示,芽接方式嫁接繁育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時,4種砧木繁育的苗木在分枝數量上具有明顯差異,整體上表現出紫荊作為砧木1年生苗分枝數量最多,加拿大紫荊作為砧木次之,湖北紫荊作為砧木再次之,巨紫荊作為砧木1年生分枝數量相對最少的現象。距地5、10 cm嫁接位置下,4種嫁接砧木育苗分枝數量間差異均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距地30 cm嫁接位置下,紫荊和加拿大紫荊作為砧木繁育的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間分枝數量差異不顯著,但與巨紫荊和湖北紫荊作為砧木間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距地100 cm嫁接位置下,巨紫荊和湖北紫荊作為砧木繁育的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間分枝數量差異不顯著,但與紫荊和加拿大紫荊作為砧木間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且紫荊和加拿大紫荊作為砧木間的分枝數量差異亦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
2.4.2 劈接方式下不同嫁接位置嫁接苗分枝數量。
劈接方式下不同嫁接砧木繁育的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在分枝數量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距地5、10和30 cm嫁接位置下,4種嫁接砧木繁育的1年生苗木在分枝數量上均呈顯著性差異,整體上展現出巨紫荊<湖北紫荊<加拿大紫荊<紫荊作為砧木的現象。距地100 cm嫁接位置下,紫荊作為砧木育苗的分枝數量最多,顯著高于其余3種嫁接砧木,加拿大紫荊次之,仍顯著高于其余2種砧木,巨紫荊和湖北紫荊作為砧木繁育的紅葉加拿大紫荊1年生苗在分枝數量上差異不顯著(圖8)。
2.5 不同砧木對紅葉加拿大紫荊嫁接苗冠幅面積的影響
2.5.1 芽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苗冠幅面積。
如圖9所示,不同嫁接砧木和嫁接位置下紅葉加拿大紫荊芽接1年生苗在冠幅生長方面差異明顯。4種嫁接砧木中,紫荊作砧木時冠幅面積最大,加拿大紫荊次之,湖北紫荊再次之,巨紫荊作砧木時冠幅面積最小。嫁接位置上,隨著嫁接位置的升高,紅葉加拿大紫荊1年生苗木冠幅面積不斷增大,4種嫁接砧木(紫荊、加拿大紫荊、巨紫荊、湖北紫荊)距地100 cm嫁接位置下的劈接苗木冠幅面積分別是距地5 cm嫁接位置下的4.92、6.89、18.12和11.98倍。
2.5.2 劈接方式下不同砧木嫁接苗冠幅面積。
如圖10所示,劈接育苗方式下不同嫁接砧木和嫁接位置紅葉加拿大紫荊1年生苗在冠幅生長方面差異較大。整體上劈接育苗的表現與芽接育苗基本表現一致,即紫荊作砧木時冠幅面積最大,加拿大紫荊次之,湖北紫荊再次之,巨紫荊作砧木時冠幅面積最小,同嫁接位置上隨著嫁接位置的升高,紅葉加拿大紫荊1年生苗木也同樣表現出冠幅不斷增大的趨勢,4種嫁接砧木(紫荊、加拿大紫荊、巨紫荊、湖北紫荊)距地100 cm嫁接位置下的劈接苗木冠幅面積分別是距地5 cm嫁接位置下的4.38、6.13、11.32和6.99倍。
3 討論與結論
紅葉加拿大紫荊是當前比較受歡迎的彩葉觀賞園林樹木,因適應性強、適生范圍廣和管理相對粗放等優點,應用越來越多,苗木市場需求量逐步擴大,苗木繁育的要求不斷提高。紅葉加拿大紫荊苗木繁育,生產上最常用的途徑是嫁接育苗。王福銀等[10]在7—8月通過皮接嫁接可實現嫁接成活率90%,2年生苗木株高1.5 m。然而,夏季嫁接育苗因技術要求更高、砧木準備周期更長(砧木生長周期1.5年)、苗木出圃周期更長等不利因素一直以來在苗農實際生產中不被青睞。該研究于2月使用紫荊、加拿大紫荊、巨紫荊和湖北紫荊4種砧木,采用芽接和劈接2種嫁接方法,分別在距地5、10、30和100 cm處嫁接,通過觀測記錄統計分析了嫁接成活率和株高、地徑、分枝數量及冠幅大小等苗木生長和質量指標,發現以巨紫荊為嫁接砧木芽接(5~10 cm)繁育紅葉加拿大紫荊,不僅嫁接成活率較高,苗木生長和質量指標均表現出較大的優勢,且操作簡便。此外,2月嫁接,當年苗木即可作為成苗進圃培育,有效縮短了育苗周期,有利于在紅葉加拿大紫荊實際生產育苗中操作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沙文勇.歐洲彩葉園林樹種介紹(二)[J].中國花卉園藝,2003(1):14-15.
[2] 谷景敏,毛玉收,趙景榮.紫葉加拿大紫荊生產技術及園林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1(8):29,49.
[3] 崔志剛.上海引進樹種調查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1.
[4] 毛麗,陳翕蘭.觀賞植物容器育苗引種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07(19):7-8.
[5] 楊羚.環境因子對紫葉加拿大紫荊生長及葉色變化的影響[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7.
[6] 王慧娟,孟月娥,趙秀山,等.鄭州地區彩葉植物引種及其適應性研究[J].農業科學與技術:英文版,2013,14(2):279-285,375.
[7] 郭洪啟.加拿大紅葉紫荊引種繁育試驗[J].山東林業科技,2005(4):21-22.
[8] 丁增成,唐菲,王艷,等.加拿大紅葉紫荊的引種試驗報告[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6):6747-6748,6794.
[9] 兌寶峰.加拿大紅葉紫荊的栽培與繁殖[J].中國花卉園藝,2007(16):42-43.
[10] 王福銀,史云光,蔡鴻宇.紫葉加拿大紫荊嫁接育苗技術[J].江蘇林業科技,2008,35(1):46-47.
[11] 孟月娥,李艷敏,趙秀山,等.紫葉加拿大紫荊組織培養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0,39(12):114-117.
[12] 武書良.加拿大紅葉紫荊栽培[J].中國花卉園藝,2015(24):27-28.
[13] 李艷敏,王利民,王慧娟,等.紫葉加拿大紫荊試管苗兩步生根培養技術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7,46(9):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