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華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具有突發、可逆、短暫、易復發的特點,通常是無后遺癥。血管的解剖位置病變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如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易引起神經缺損癥狀,腦梗死發生概率較高。頸內動脈系統障礙導致同向或單向身體部分功能障礙。對于TIA患者,治療和護理共同發動才可以起到治愈和預防的效果。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對象:80例TIA患者,男40例,女40例;年齡:45~80歲,平均(60±4)歲;均無重大疾病。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觀察組和對照組,各分到40例。通過SPSS19.0統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年齡性別對本次研究的影響。
給予對照組患者普通護理措施。給予觀察組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普通護理就是簡單地給予患者疾病治療的幫助,綜合護理干預要求觀察組的護理人員不僅向患者提供疾病治療上的幫助,而且本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和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為中心,以專業的標準和規范的行為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教患者如何應對疾病和預防疾病。在此過程中給患者帶來全面綜合護理的服務。
1.2.1 觀察病情
病人住院后觀察病人的病況,對病人的現狀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及時監控病人的各項生命指標,并且記錄下病人病情的發展情況,還應統計病人發病時的癥狀、發病間隔、持續時間等。
1.2.2 飲食干預
對患者不進行科學的飲食管理,是不利于患者康復的。病從口入體現在各種疾病上,給患者提出有益的建議,多吃低熱、低脂、低糖的物質,花果蔬菜、魚類谷類等是不錯的選擇。患者生活中還應注重適量鍛煉身體。
1.2.3 安全護理.
TIA患者單獨行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TIA患者發病時會有眩暈,黑曚的癥狀,容易摔倒。護理人員及患者家屬在照顧患者時動作要輕,幅度要小。患者需要安靜,應杜絕病房周圍喧嘩,建議患者多休息。
1.2.4 用藥護理
食用藥物都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用藥的相關注意事項是必須的,因為一些不良反應對患者疾病的治愈是有影響的,甚至會有生命安全。叮囑患者定時定量用藥,在未經醫師同意,不許私自換藥、增減藥量和停藥。對于糖尿病患者應當進行降糖護理,并時常檢測血糖水平。對于高血壓患者應當進行降壓治療和檢測,維持患者血壓的穩定。對于冠心病患者,應當檢測心率變化。
1.2.5 心理護理
對患者施行心理護理的目的是,使其正確的了解病情和對待病情。釋放患者的憂慮,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接受自己的病情,并且堅強地與疾病作斗爭,更加愛自己。
1.2.6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綜合護理干預的重要關節,要讓患者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追求更高質量的健康。使患者及其家屬意識到不良生活方式的負面影響,以及及時治療原發病的重要性;出院后叮囑患者及其家屬不要對該疾病掉以輕心,適時檢測血壓、血糖和心率,定時去體檢,身體不舒服及時就醫。
握情況進行調查;患者出院30天后,到之前出院的醫院門診,找同樣的主治醫師和護理人員,經檢查。計算疾病治愈率、復發率及腦卒中發生率。為下一步的統計收集有利的資料。
本研究所采用的資料為定性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n,%)
15天之后,得到綜合護理干預的患者知識掌握率較高。說明本研究對象具有統計學意義。30天之后的再次門診隨訪發現,得到綜合護理干預的患者疾病治愈率高于對照組,而復發率和腦卒中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本研究對象有統計學意義。知識掌握程度觀察組問卷得分平均分為88分,對照組為69分;研究組問卷得分平均分高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干預的研究是有意義的,是一種比較好的護理措施。
TIA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病因很多。由于血管狹窄,導致血管中血流量明顯減少,病變血管營養的組織由于缺少營養物質的供應和過多的新陳代謝產物的累積,導致組織壞死。患者一旦腦組織缺血,就會有頭暈的癥狀。TIA的促發因素很多,只要讓患者了解到疾病的促發因素,患者或多或少會避免,那么患病率就會降低。據本次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在護理TIA方面,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