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榮
(亭湖區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發的疾病,患者容易出現乏力、惡心、腹脹、肝疼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出現肝掌、脾大,肝功能異常等。慢性乙型肝炎主要采取拉夫米定、干擾素等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周期長,費用高,患者往往依從性差,最終導致治療效果不如人意。本文就護理干預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作用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選取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年齡22~68歲,兩組患者各43例,男46例,女40例,平均年齡(43.7±4.8)歲。觀察組中男24例,女19例,患者年齡22~66歲,平均(44.5±4.6)歲。對照組中男22例,女21例,患者年齡24~68歲,平均(42.6±4.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生命體征監測、展開健康知識宣講、叮囑患者按時服藥。
觀察組采取護理干預。護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壓力大,容易出現焦慮、抑郁、悲觀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接觸中,要注意預防感染,同時要與患者積極溝通,傾聽患者的訴求,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幫助患者排解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1.2.2 健康護理
對患者進行病情宣講,并且告知患者具體的護理流程,并要對患者進行定期檢查,如血常規、肝功能、乙型肝炎五項指標等,記錄患者的用藥劑量和不良癥狀,調整治療方案,告知患者用藥的重要性。同時護理人員可以使用報刊、講座、宣傳單等方式,讓患者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發病原因和發病癥狀,了解疾病的傳染途徑。
1.2.3 不良反應護理
患者如果出現不良反應,幫助患者做好心理輔導,并及時進行處理。如使用抗干擾素時,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流感樣癥狀、精神神經癥狀等,在發生流感樣癥狀時,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疼的癥狀,而且體溫會升高,護理人員要提醒患者及時補水,并且使用物理降溫,如出現精神神經癥狀時,可以使用按摩、轉移注意力等方式,降低不良癥狀的影響。
1.2.4 環境護理
護理人員要打掃病房,并且定期消毒,注意室內空氣衛生,同時要保持病房的溫度和濕度,讓患者遠離噪音污染,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一個安靜舒適的恢復空間。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治療依從性指標分為完全遵從醫囑、不完全遵從醫囑、完全不遵從醫囑。完全遵從醫囑:能遵從醫囑并如期執行。不完全遵從醫囑:因故不能完全的遵從醫囑或者漏缺醫囑。完全不遵從醫囑:自行更改醫囑或濫用藥物。
數據采用軟件SPSS 18.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率用(%)表示,行x2檢驗,P<0.05表示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比,觀察組中完全遵從醫囑72.0%,不完全遵從醫囑27.9%,完全不遵從醫囑0%,對照組中完全遵從醫囑48.8%,不完全遵從醫囑34.8%,完全不遵從醫囑1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比[n(%)]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護理中,護理干預相比于傳統護理,有著巨大的優勢。在護理的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恐懼、悲觀等負面情緒,使用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舒緩情緒,排解壓力,積極面對治療,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健康護理可以定期檢查患者的身體情況,并且通過各項指標,優化治療方案,并且可以加強患者的健康意識,了解病情的具體情況;不良反應護理可以幫助患者對不良癥狀進行及時處理,避免患者病情惡化,打擊患者的治療信心;環境護理可以幫助患者獲得良好的恢復環境,保證睡眠質量,提升患者的精神狀態。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完全遵從醫囑的患者72.0%,遠超對照組的48.8%,且觀察組中完全不遵從醫囑的患者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組數據說明了,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護理中,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護理中,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從性,促進患者身體機能得到恢復,提高臨床護理效果,值得進行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