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笑
(沭陽縣人民醫院兒科二病區,江蘇 宿遷 223600)
對于小兒為重病來說,其不僅病情復雜,而且病情的進展與變化速度也非常快,在臨床治療中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是治療的關鍵。如果不能及時的對患兒的情況進行診斷,則會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用的情況下很有可能造成患兒死亡。但是在小兒危重病的臨床診斷中,其臨床癥狀非常容易被患兒損傷的部位或其他復雜病情等原因所掩蓋,導致醫生很容易誤判患兒的病情,從而降低了臨床治療的效果。所以當小兒出現危重疾病時,應為其做好護理服務,應用小兒為重病護理評分法對患兒進行分級護理,避免患兒病情惡化。因此,特選擇本院收治的70例危重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判斷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危重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患兒入院接受治療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各35例。對照組內的35例患兒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1~8歲,平均(3.4±0.4)歲;實驗組內的35例患兒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1~9歲,平均(3.3±0.6)歲,統計兩組患兒的一般臨床資料進行對比,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內患兒采用常規小兒護理方法,具體包括:定時對患兒進行提問檢測,并根據患兒的癥狀進行適當的檢查,為患兒做好病房清潔等工作,明確告知患兒家屬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囑咐家屬做好相關的護理事宜。
1.2.2 實驗組
對實驗組內患兒需要在常規小兒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具體指的就是按照小兒所患危重病的真實情況,全面了解患兒疾病的嚴重程度、治療過程中容易發生的不良狀況以及預期的治療效果,而后對患兒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評估[1],根據評估結果對患兒進行分級護理。實際對患兒進行評估時,需結合影像結果、患兒臨床癥狀以及實驗結果計算患兒的護理評分,總分100分,經過多次平分后取平均值。≤70分者,應全面了解患兒的病癥資料,做好搶救的準備,對患兒的各項生命指征進行密切觀察;70~80分者,這部分患兒需立即轉入至重癥監護室,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對患兒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護,按照患兒病情發展的具體情況,給予患兒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80分者,應按照患兒病情發展的實際情況為患兒采取分區管理措施,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式,同時采用適當的護理措施對其進行輔助護理[2]。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具體評價方法如下:痊愈:患兒已脫離生命危險,且能夠正常進食,生命體征穩定,各項臨床指標恢復正常;有效:患兒脫離生命危險,進食情況一般,生命體征比較穩定,各項臨床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患兒尚未脫離生命危險,拒絕進食,生命體征不穩定,甚至病情惡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實驗組內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內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的對比(n,%)
小兒危重病發病緊急,而且病情變化速度也非常快,不僅要快速做好搶救準備,而且需要在搶救前對患兒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評估,只有這樣才可以進一步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因為患兒年齡比較小,語言表達能力匱乏,在對其進行評估時,如果采用傳統的病情評估方法[3],則無法對患兒進行綜合性的評估,而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中。
對于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來說,其指的就是排除患兒性別年齡等因素的干擾,根據患兒生命體征、臨床癥狀等相關指標,對患兒進行綜合性評估,采用該評分方法可以準確的判斷患兒病情情況,按照分值的高低,將患兒劃分為多個層級,而后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對患兒進行針對性護理,從而充分彌補患兒語言表達能力匱乏到不足,從而提高小兒臨床護理效果。
由此可見,為在小兒危重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可以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效果顯著,應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