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溶
(廣西省桂平市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廣西 桂平 537200)
造成不孕不育發病率上升的原因與空氣持續污染、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增大等多種因素有關[1]。患者易存在各種負面情緒,人工輔助生育技術治療周期較長、臨床顯效緩慢,容易出現依從性下降。人性化護理強調要將“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到護理服務中,為患者提供真正人性化的護理服務[2]。本文探究人性化護理服務的臨床作用,現具體報道如下。
于2017年1月1日~2018年10月1日期間開展研究,篩選出符合本次納入標準的進入我院生殖門診中心的不孕不育患者120例作為對象,隨機分組,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學歷無統計學差異。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的書面同意。

表1 兩組一般資料
(1)納入標準:①確診不孕不育癥;②具有良好的理解溝通能力,可按時回院復診。
(2)排除標準:①酒精依賴、藥物依賴史患者;②精神障礙、身心障礙者[5];③合并HIV陽性、乙肝。
對照組采用常規門診護理模式。
觀察組采用人性化門診護理服務:(1)建立人性化護理服務小組:加強培訓工作,包括人性化護理理念、具體護理內容等,要求每一個護理人員熟悉從患者進入門診掛號到就診到治療結束的整個護理流程,在開展培訓后均需要接受考核,考核分數達到合格方可進入到具體的護理崗位中。(2)建立良好門診就診環境:在生殖中心門診大廳建立人性化的自主服務區,包括提供就醫查詢、自主掛號、檢驗報告單打印等,適當擺放各種綠色植物、花卉等,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提供給患者良好的門診就診環境。(3)優化診療程序:通過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總結護理工作問題以及經驗,從而進一步優化診療程序。在此基礎上幫助患者在掛號后將其帶入診室,并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介紹掛號后的每一步診療程度,確保患者能夠充分理解后耐心等待就診。告知患者醫院采取一醫一患的就診模式,保護隱私。(4)加強人文教育:告知患者要正確認識疾病,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為后續心理疏導工作的開展提供有針對性的參考。(5)加強心理疏導:結合心理學知識、溝通技巧等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整個治療時間可能比較長,不良情緒可能也會影響到治療效果。
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包括就診環境、護理質量、護理內容、隱私性四個方面,每項20分,總分60分,分數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使用統SPSS 19.0進行數據分析,(n,%)、x2檢驗、()分別進行相應數據的處理,P最終計算結果得到P值在0.05范圍內的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表2可見,觀察組就診環境、護理質量、護理內容、隱私性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表2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組別 n 就診環境 護理質量 護理內容 隱私性對照組 60 14.23±1.51 14.68±1.21 12.99±1.43 12.07±0.98觀察組 60 19.02±1.44 18.82±1.05 19.01±1.11 18.98±1.08 t 4.965 6.941 8.488 9.745 P<0.05 <0.05 <0.05 <0.05
考慮到不孕不育這類患者的現實情況,一方面因常年未生育帶來的壓力十分容易出現心理及精神上的問題,包括焦慮、內心痛苦、煩躁等,另一方面因接受人工輔助生育技術其治療時間長、顯效慢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3]。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常規的生殖中心門診護理模式,其中從患者入院掛號到就診整個過程基本缺失人性化護理服務,很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到治療效果,也不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4]。
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不僅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了優質護理服務,是一種真正將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是在體現出對患者的尊重的基礎上了解每一個患者的護理需求,實現對患者的整體關懷[12]。人性化護理服務在生殖中心門診中的開展,不僅是現代醫學模式轉變的必然要求,結合生殖中心門診特點決定必須開展人性化護理[5]。人性化護理服務也有利于改善醫患關系、促進社會和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就診環境、護理質量、護理內容、隱私性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人性化護理是目前護理服務中的最佳護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生殖中心門診綜合競爭力。人性化護理服務充分以患者為中心,在每一個護理細節中充分體現出患者的主體地位,這有利于拉近護患關系[6]。另外,人性化護理服務更加重視護理工作的人性化,切實考慮到患者的需求,特別是患者的內心狀態的護理,極大程度的改善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在生殖中心門診護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可提高患者舒適度,降低心理痛苦,改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