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丹
(深圳市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廣東 深圳 581000)
高齡產婦受身體素質和各項身體機能減退和心理因素影響,分娩過程中可能會對自身以及新生兒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風險性較大[1-3]。而通過助產護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產婦的生產時間,盡可能的以順產方式完成生產。本文主要探究助產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結果如下。
選取自2017年6月~2019年1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67例高齡產婦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對照組33人,觀察組34人。初產婦共計27例,經產婦共計40例。對照組年齡在36~42歲之間,平均年齡則為(37.06±1.34)歲,實際懷孕時間在7~足月,平均懷孕時間達到(8.5±0.9)月;觀察組年齡范圍35~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41±1.25)歲,產婦的平均懷孕時間則達到了(9.2±0.6)月,兩組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1 常規護理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式,密切觀察產婦身體狀況、新生兒生命體征,加強應用藥物的檢查,告知注意事項,確保分娩環境干凈、衛生等[4-5]。
1.2.2 助產護理干預
觀察組除實施常規護理以外,還采取助產護理干預的相關措施。首先,必須要對高齡產婦的身體狀況、子宮收縮等觀察,如果出現規律宮縮,則需要轉移產婦至待產區。綜合分析分娩生產所存在的風險問題,實施科學合理的助產護理干預。其次,在完成分娩之后,為產婦按摩子宮,以便于減少產后出血,使子宮得到有效的恢復。同時可以將新生兒轉移到靠近產婦的地方,這樣可以使產婦的情緒得到平復。告知產婦及其家屬關于母乳喂養、如何幫產婦進行按摩等方面的內容。在產后一定要家屬注意產婦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盡量多食用蛋白質比較豐富的食物以及一些營養豐富的水果、蔬菜等,避免產婦出現便秘等問題。最重要的是,還需要對產婦的陰部等進行合理的清洗,注意個人衛生整潔等[6]。
結合67例高齡產婦在本院實施分娩的記錄,對觀察組、對照組的自然分娩率以及第一、二、三產程,總生產時間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通過軟件SPSS 13.0對調查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其中,關于調查對象的順產分娩為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生產時間則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當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高齡產婦的分娩方式主要包括幾種,分別為:順產、產鉗助產以及剖宮產,對照組的順產比率為48.48%,觀察組的順產比率為85.29%,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高齡產婦的分娩方式對比[n(%)]
對照組的第一、二、三產程時間明顯超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高齡產婦的生產時間對比

表2 高齡產婦的生產時間對比
組別 n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 總生產時間對照組 33 536.3±203.4 72.3±23.4 11.4±5.5 648.3±32.25觀察組 34 342.3±118.3 62.5±10.05 10.9±5.56 411.8±50.23 t - 4.754 2.215 0.370 23.000 P 0.000 0.000 0.000 0.000
正常情況下,我國將超過35歲的產婦均歸屬于高齡產婦。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晚婚晚育逐漸成為社會流行的大趨勢,并且受到我國二胎政策的影響,使得高齡產婦的人數不斷上漲[7-8]。
作為高齡產婦,其子宮壁結締組織會較普通產婦增加,使得產道彈性有所下降,很可能會在生產期間引發難產等問題,導致產婦與胎兒的安全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高齡產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助產護理干預能夠全面地考慮高齡產婦的潛在風險,選取最適宜高齡產婦的生產方式,通過完善的護理也能夠增強高齡產婦對于順利生產的信心,提升產婦及其家屬在護理方面的相關認知,從而減少高齡產婦的分娩生產時間,提升順產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順產率和生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為高齡產婦實施助產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其生產安全性,加大順產概率,減少生產時間,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