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4醫院蘇州院區體檢中心,江蘇 蘇州 215000)
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體檢也成為醫院服務品質把控的重要部分[1]。護理服務補救是指在護理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情況下,為了消除客戶的不滿作出的補救措施,能夠有效防范體檢糾紛。本研究旨在分析在防范體檢糾紛中采取護理服務補救的實踐效果,結果如下:
以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為對照階段,該階段體檢中心采取常規護理模式,隨機選取該時段內來我院體檢者200例納入研究,作為對照組,其基本資料為: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10:90,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2歲、68歲,中位數年齡(45.81±6.81)歲;以2018年7月到2018年12月為觀察階段,該階段體檢中心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護理服務補救,隨機選取該時段內來我院體檢者200例納入研究,作為觀察組,其基本資料為: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08:92,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1歲、69歲,中位數年齡(46.05±6.29)歲。研究期間,體檢中心工作人員未發生變化,且患者在性別及年齡分布上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對比研究的意義。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根據健康體檢流程及受檢人員需求,實施對癥護理干預,體檢前說明體檢項目、注意事項,給受檢人員提供休息場所。
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采取護理服務補救措施:①加強醫患交流,減少服務性錯誤。營造安靜舒適的體檢環境,檢查室、走廊定期打掃消毒,走道貼上標語,指明各檢查科室的路線,根據體檢者提交的資料,予以專業指導,確定體檢項目,安排科學的體檢方案,為其講解體檢流程、注意事項,告知其體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②建立護理服務補救預警機制。由責任心強、專業素養高的機敏護理人員擔任監察護士,督促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章程工作,保證操作規范性,同時仔細觀察,如若發現對于體檢工作不滿意的客戶,應該立刻上前詢問,查明原因,提出令客戶滿意的解決方式,同時將信息記錄在體檢不滿意表格上;③實施科學合理的三級補救模式。問題發生的第一時間,首選提供服務的護理人員應該端正態度,與體檢者積極交流,就自己的護理食物向體檢者之前,必要時可給予一定賠償,比如說提供一次免費體檢,當當事者無法處理時,可啟動二、三級補救模式,先由護士長或科主任介入,查明情況,站在理性角度上分析并解決問題,如若事態嚴重無法協商,需由院領導介入。
從既往的體檢糾紛中,我們發現體檢者投訴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務意識、操作技能、體檢流程、隱私保護、醫患溝通,以這5個項目為評價內容,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護理服務補救實施前后體檢中心的工作質量[2]。
建立Microsoft Excel數據庫,應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對試驗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表現為百分率(%)的形式,兩組采用x2檢驗進行對比,若P<0.05,說明組間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在服務意識、操作技能、體檢流程、隱私保護、醫患溝通這5個指標上的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體檢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健康體檢中根據以往體檢者投訴原因,優化護理從事,強化護理人員服務意識,提升其操作規范性,優化體檢流程,強化隱私保護,加強醫患溝通,盡量減少服務性錯誤,并且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補救措施,通過醫生的專業指導,讓體檢者明白在體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與補救措施,建立護理服務補救預警機制,實施三級補救模式,在服務性錯誤發生的第一時間,采取真誠的態度與患者溝通,并解決問題,能夠有效消除體檢者的不滿,從而避免體檢糾紛的發生[3]。
此次試驗中,采取護理服務補救后,體檢者護各項護理滿意度均明顯上升;由此可見,護理服務補救方案的實施具備可行性及有效性。
綜上所述:防范體檢糾紛中采取護理服務補救,可有效減少體檢糾紛,令體檢者滿意;因此,值得采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