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利(陜西富平生態(tài)水泥有限公司,陜西富平711709)
在水泥化學分析中,檢測人員需遵循GB/T176-2017 的內容,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對水泥中的氧化鎂進行測定[1]。針對該實驗方法,本文選擇質控圖法,遵循GB/T27411-2012的內容,以規(guī)范的流程進行氧化鎂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在評定工作中,首先要采集水泥化學分析實驗過程中的各類數據,其實驗過程如下:將水泥試樣置于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解,獲得樣品溶液,再添加鍶鹽,排除樣品溶液中的硅、鋁等雜質,完成樣品溶液的處理。在氧化鎂測定中,選擇空氣-乙炔火焰,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測量波長設定為285.2nm,選擇鎂元素空心陰極燈測定,分別測定標準氧化鎂溶液與樣品溶液。利用標準氧化鎂溶液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曲線方程計算氧化鎂的含量。實驗所用的標準溶液由國家水泥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配制,為普通硅酸鹽水泥,在復現性測量基礎上,標準溶液中的氧化鎂為4.12%,表現出較強的穩(wěn)定性與均勻性,適用于水泥化學分析。
在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組織熟練掌握實驗方法的檢測人員在不同時間完成水泥樣品的檢測,實驗條件要求為期間精密度測量條件,共獲得30組測量數據,為質控圖法評定的樣本數據,具體評定流程如下。
在實驗數據處理中,由于精密度不受水平影響,可按照如下公式進行數據預處理:

其中,Ii是指樣本數據的預處理結果;Yi是指水泥化學分析實驗的測量結果;RQVi是指第i個水平的參考量值,三個指標的i均為1,2,…,n-1,n。
根據實驗收集的樣本數據,30組樣本數據預處理的平均值為0.005,標準差為0.033。
在數據預處理完成后,按照GB/T4883-2008 的規(guī)定,開展數據離群值檢驗。在檢驗中,檢測人員將Minitab 統(tǒng)計軟件為檢驗工具,進行樣本數據中異常數據的檢驗。由于該實驗的樣本數據為30組,超過14,選取狄克遜r22比率為檢驗標準,以顯著性水平0.05為基礎,備擇假設最小或最大的樣本數據即可判斷為異常值。在水泥化學分析實驗中,30組樣本數據中,在5%顯著性水平的基礎上,未出現異常值。
在30 組樣本數據全部通過離群值檢驗后,需對樣本數據的特征進行檢驗,檢驗內容包括正態(tài)性、獨立性及分辨力。按照樣本數據預處理的結果,對樣本數據進行排序,分別計算其標準化值與移動極差。標準化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Wi是指預處理樣本數據的標準化值;Iˉ是預處理樣本數據的平均值;SIi是指預處理樣本數據的標準差,該數據應用貝塞爾公式計算;對于存在不相關的樣本數據,則應用MR公式計算。
在獲得樣本數據的標準化值后,可根據Pi(正態(tài)概率值)數值表將標準化值轉變?yōu)镻i值,也可通過Excel 中的NORMSDIST 函數,進行正態(tài)統(tǒng)計量及其修正值的計算。其中,正態(tài)統(tǒng)計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正態(tài)統(tǒng)計量修正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n是指測量次數,為30。
按照上述公式處理樣本數據,應用貝塞爾公式計算所得的正態(tài)統(tǒng)計量修正值為0.4923;應用移動極差公式計算所得的正態(tài)統(tǒng)計量修正值為0.51,二者數值均低于1,表明樣本數據的正態(tài)性、獨立性及分辨力符合假定。
在確保樣本數據符合要求后,即可開展質控圖分析。
2.4.1 I圖和EWMA疊加
首先,計算I圖的控制限,上行動限計算公式如下:UCL=Iˉ+2.66MˉRˉ,計算結果為0.0926;下行動限計算公式如下:LCL=Iˉ-2.66MˉRˉ,計算結果為0.1019。其中,MˉRˉ是指移動極差的平均值。
然后,計算EWMAi,其計算公式如下:EWMAi =(1 -λ)EWMAi-1+λIi。其中,EWMAi是指指數加權移動平均值;λ是指權值,為常數,根據GB/T27411-2012的規(guī)定,可選為0.4。
其次,計算EWMAi的控制限,計算公式如下:UCLλ =xˉ+上行動限的計算結果為0.0439;下行動限的計算結果為0.1019。
最后,根據計算數據,構建I圖,并將其與EWMAi、控制限進行疊加,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I圖示意圖
2.4.2 MR圖分析
根據計算的移動極差平均數,按照UCL=3.27MˉRˉ的計算公式,計算其上行動限,與MˉRˉ疊加,繪制樣本數據的MR圖,如圖2所示。

圖2 MR圖
觀察I 圖與MR 圖可知,在失控準則模式下,水泥化學分析實驗中的測量結果均處于控制限范圍內,未出現超過控制限的狀況。可見,在水泥化學分析的實驗測量操作中,僅會受隨機誤差影響。
在水泥化學分析中,檢測人員選擇的標準溶液為氧化鎂含量賦值4.12%的溶液,需對其進行偏倚估計t檢驗,分析標準溶液是否引入測量不確定度。t 檢驗的計算公式如下:t=
其中,n是指測量次數,即30;μ0是指均值是0的假定值。
在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t 檢驗可明確體現總體樣本均值和均值是0的假定值間的差異。在該實驗中,將包含概率設為95%。按照t 值和t 分布雙側情形分位數表,進行臨界值的對比。在水泥化學分析實驗中,樣本數據的t值為0.7751,其數值低于t0.95(29)=2.0452,說明總體樣本均值和均值是0 的假定值間不存在差異,在測量獲得的樣本數據中,沒有統(tǒng)計偏倚。
根據上述樣本數據處理結果,MˉRˉ的為0.037,則在偏倚受控的基礎上,期間精密度測量條件下,水泥化學分析的測量不確定度為2×0.037/1.128≈0.07%。
總的來說,在水泥化學分析領域,自下而上的方法適用性不足,易出現難以量化問題,出現數據遺漏或數據重復計算等問題,影響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準確性。結合上述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方法可知,在進行水泥化學分析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時,可引入自上而下的方法,通過多次實驗,獲得一定數量的質控數據,提高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準確性[2]。同時,在實踐應用中,質控圖法的數據計算流程明晰,不會出現遺漏或重復現象,且數據計算可由Excel完成,提高數據計算的準確性,使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更為便捷高效,檢測人員在開展水泥化學分析時,可應用引入質控圖法,保障檢測報告的完整性,提高檢測效率。
綜上所述,在使用質控圖法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評定人員可組織多名檢測人員在不同時間進行規(guī)范的水泥化學分析操作,獲取評定樣本數據,按照數據預處理、離群值檢驗、數據特征驗證、控制圖分析、偏倚估計t 檢驗的流程,計算測量不確定度,是一種高效、便捷、準確的不確定度測量方法,可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