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耀,張曼,趙鴻斌,袁建才,桑建衛,何志紅,孫欣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患發展的晚期狀態,多由心肌梗死、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心肌病及炎性反應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導致心臟結構或功能發生不同程度變化,引起心室泵血功能或充盈功能低下[1]。心力衰竭發病迅速,進展快,病情危重,表現為一系列臨床綜合征。當前臨床上對于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以西藥物治療為主,ACEI/ARB、β受體阻滯劑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MRA)被視為治療心力衰竭的“金三角”,雖然能改善患者預后,但是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較高[2]。心力衰竭屬中醫“心悸”“喘證”“水腫”等范疇,近年來我國學者將中成藥應用在心力衰竭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3]。既往研究中臨床判斷指標主要依據患者癥狀、體征或者尿量變化,對于病情發展不同階段缺乏有效的識別指標。早期判斷病情,預測發展預后,針對各種危險因素給予及時處理,可改善患者轉歸,提高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及社會經濟負擔。血清學標志物應用于心力衰竭病情判定,具有檢測方便、數據量化、重復性高等特點。沙庫巴曲纈沙坦屬于全球首個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能增強心臟保護作用,抑制RAAS系統的過度激活[4];芪藶強心膠囊是一種臨床常用中成藥,具有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利水消腫功效[5-7]。筆者以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對象,聯合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與芪藶強心膠囊進行治療,探討其臨床效果及對心功能指標、血清標志物的影響,總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8]。納入標準:性別不限,年齡18~70歲;根據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Ⅳ級;均完善心臟彩超、B型腦鈉肽檢測、心電圖等檢查;臨床信息完整,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無禁忌證。 排除標準:伴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心臟瓣膜病、心包疾病、限制性或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急性心肌炎等,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近半年內服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研究組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齡22~65(38.5±4.1)歲;病程1.2~6.8(3.2±0.5)年;心功能Ⅱ級4例,Ⅲ級22例,Ⅳ級9例;其中冠心病12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2例,擴張型心肌病5例,風濕性心臟病6例。對照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齡26~66(35.2±3.9)歲;病程1.1~5.9(3.0±0.5)年;心功能Ⅱ級4例,Ⅲ級23例,Ⅳ級8例;其中冠心病14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0例,擴張型心肌病6例,風濕性心臟病5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全部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心力衰竭治療,包括休息、限鹽,洋地黃類強心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螺內酯等,低氧者予面罩或鼻管吸氧。對照組給予沙庫巴曲纈沙坦(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50 mg口服,每日1次。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芪藶強心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4粒(1.2 g)口服,每日3 次。4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進行指標檢測和療效評價,并密切觀察全部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反應。
1.3 檢測指標與方法
1.3.1 血清學指標檢測:2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1天以及治療8周后采血進行檢測。檢測當日取晨起空腹肘靜脈血10 ml,以2 000 r/min 速度離心 11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30℃冰箱中等待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清腦鈉肽(BNP)、高敏肌鈣蛋白(hs-TnT)、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1(TIMP-1) 水平,試劑盒均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操作說明進行檢測。
1.3.2 超聲心功能指標檢查及運動能力測評: 心功能指標采用荷蘭飛利浦公司生產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iE33型)進行檢查,檢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室間隔厚度(IVS)、左房內徑(LAD)。全部患者行6分鐘步行試驗(6-MWT)評價運動耐力。
1.4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2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價。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標準[9],顯效:心力衰竭癥狀消失,胸悶、心悸、氣喘等臨床癥狀顯著好轉,肺部濕啰音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級及以上;有效:胸悶、心悸、氣喘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肺部濕啰音相對減少,心功能提升1級;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顯著改善,心功能無改善甚至較前加重,死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2個療程治療后,2組均無死亡患者,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2.8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4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6,P=0.027),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2組患者心功能血清學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2個療程后2組患者的血清學標志物BNP、hs-TnT、MMP-2等均有顯著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研究組各項指標改善均更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1)。2組患者TIMP-1水平亦有改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及運動能力變化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2個療程后2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均顯著改善,LVEF升高,LVEDD、LVESD、LAD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研究組上述各項指標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而2組患者IVS均無顯著變化(P>0.05),見表3。治療后對照組6-MWT距離由治療前的(190.03±12.35)m增加為(288.56±18.30)m,而研究組則由治療前的(189.75±11.40)m增加為(455.28±13.51)m,2組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研究組改善較對照組更為明顯(t=3.203,P=0.007)。
2.4 安全性評價 2組少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干咳、頭暈、皮疹、心悸等不良反應,均較輕微,未予特別干預,均可自行消失。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1.43%,研究組總發生率為8.57%,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500,P=0.479),見表4。

表2 2組患者血清學指標變化比較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變化比較

表4 2組患者治療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由各種心臟疾病發展而來,疾病進程反復緩慢,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質量水平,且患者多合并其他并發癥,臨床處理比較棘手,導致該疾病殘疾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10-12]。近年來隨著全球進入老齡化社會,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成為全球重大的衛生經濟負擔。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療以西藥為主導,且取得了一定臨床療效,經典藥物如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洋地黃制劑、β 受體阻滯劑等藥物,均能夠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預后。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現代醫學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觀念也逐漸發生轉變,其治療目標不僅要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更重要的是延緩和防止心室重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13]。中醫理論認為,慢性心力衰竭屬“心悸” “怔忡” “喘癥” “水腫” 范疇,《素問· 調經論》曰:“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水氣之客也”;《素問· 水熱邪論》曰:“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為中醫學對心力衰竭的最早論述[14]。同時也對其病因病機進行了深入討論,中醫理論認為其發病早期以心陽不足、心氣虧虛為主,發病中期則為脾陽受損、水濕內停,到疾病后期則為腎陽衰虛、化氣不利,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機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中醫經典中有多種治療心力衰竭的經典方藥,而隨著中醫藥現代化的迅速發展,我國研制開發了多種治療心力衰竭的中成藥物。芪藶強心膠囊是以中醫脈絡學說為指導開發的創新中藥,主要由黃芪、人參、附子、丹參、葶藶子、澤瀉、玉竹、桂枝、紅花、香加皮、陳皮等組成,有心氣充、陽氣復、脈絡通、水腫消之功效,方中黃芪固表補氣、托毒排膿、利尿;人參主治元氣虛脫證,肺脾心腎氣虛證;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丹參活血祛瘀,止痛消癰;葶藶子利水消腫;澤瀉利水滲濕、泄熱、抑菌;桂枝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陳皮行氣止痛、健脾和中;香加皮利水消腫、歸肝、腎、心經;紅花活血祛瘀止痛[5,7,15],諸藥配伍,發揮協同作用,既能益氣通陽,以助源頭血行鼓動之力而治本,又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疏通血氣,標本兼治,共奏良效。
沙庫巴曲纈沙坦是一種復合藥物,臨床上用于左室射血分數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心力衰竭再住院風險,多與其他心力衰竭治療藥物合用,發揮抗心力衰竭作用。其中沙庫巴曲作為一種前體藥物,在肝臟代謝為有活性的腦啡肽酶抑制劑LBQ657,抑制腦啡肽酶催化降解腦鈉肽[10];而纈沙坦是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用于治療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該藥能同時調控利鈉肽系統和RAAS系統,在抑制血管緊張素的同時,能夠加強利鈉肽水平升高帶來的保護作用,其效果明顯優于單一成分治療[16]。MMP-2是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的成員之一,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達量及活性顯著增加,可引起膠原網絡發生重構,促進心室腔擴大。研究表明 MMP-2在心室重構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TIMP-1 是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員,低水平的 TIMP-1 會引起心肌基質蛋白酶活性降低,蛋白酶降解過程受到影響,心肌膠原含量下降,最終促使心室形狀發生改變[12]。有效調節MMP-2、BNP、TIMP-1 水平,可延緩心室重構進程。肌鈣蛋白是心肌損傷標志物,其水平能有效反映患者病情變化,并對預后的判定具有一定價值。研究發現,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經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后,肌鈣蛋白I水平較基線值顯著下降[17]。BNP是臨床常用的心力衰竭診斷及治療效果評估指標,其水平隨患者病情進展和變化而呈現波動,可作為療效評價指標反映藥物治療的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經沙庫巴曲纈沙坦和芪藶強心膠囊聯合治療后,取得了較對照組更高的臨床療效,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2.86%vs.71.43%,P<0.05),提示中西藥物聯合可較單獨西藥治療取得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進一步觀察血清學指標變化情況,2組患者血BNP、hs-TnT、MMP-2水平均顯著下降,而研究組下降程度更明顯(P<0.01),2組TIMP-1水平均輕度升高,但未形成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與觀察時間較短有關。超聲心動圖是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首選方法,可提供關于心腔容積、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即時信息,對明確心力衰竭程度、判斷病情和指導預后都有重要價值。心力衰竭發生時,超聲心動圖檢查可表現為LVEF下降,LVEDD和LVESD顯著升高[18-19]。本研究中,2組經過治療后超聲心動圖指標均有顯著改善,LVEF升高,LVEDD、LVESD、LAD下降,表明2種治療方案均對改善心功能有較好的療效,且研究組聯合應用中西藥物,效果更佳。本研究結果還發現,2組心功能IVS指標雖均有改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待進一步觀察分析原因。2組治療過程中均有少數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以干咳、頭暈、皮疹、心悸為主,但癥狀均較輕,不影響用藥過程,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2個療程,表明其安全性較高。
總之,心力衰竭的治療是當前臨床工作中的重點和熱點,如何快速有效的控制癥狀、逆轉心室重構,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是廣大醫師亟需解決的問題[20-22]。本研究運用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芪藶強心膠囊治療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了新的可能。但本研究納入病例數較少,且觀察時間尚短,未能觀察二者聯用對心力衰竭患者的長期療效及對心臟結構的影響,有待下一步開展研究,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