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珺,彭小玉
(1.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8;2.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6)
鼻飼是針對臨床上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常采取的營養供應方式,通過從患者鼻腔置入的胃管輸入藥物、食物、水等其所需的營養物質,滿足患者每日的能量需求[1]。由于醫療資源相對緊張,一些病情穩定的患者為了節約醫療費用或某些特殊原因,往往需要帶(鼻飼)管回家,在家中繼續完成營養支持治療[2-3]。居家鼻飼期間,如何確保患者治療安全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家庭腸內營養有經口服或管飼兩種途徑[4]。鼻飼法目前大多數是使用注射器將食物推入至胃管中[5],或采用營養泵之類的輔助設備。但這兩種方法在家庭腸內營養管理中都存在著一定不足。采用注射器手工注食時,注射器與胃管的頻繁多次分離-連接等操作不但會增加鼻飼流質污染的幾率,還難以保證鼻飼液勻速注入。而采用營養泵等輔助設備,一方面較高的器械成本將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另一方面相關設備還需專業人士定期校準維護[6],且電泵一旦工作失常,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因此,為了減少居家鼻飼的并發癥及相關隱患、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者設計了一種成本低、安全衛生、喂食流暢、使用方便、易清潔的鼻飼流質飲食輸入裝置,該裝置可廣泛應用于居家鼻飼患者家庭,并可反復利用。現報道如下。
自制家用鼻飼流質飲食輸入裝置是在開放式靜脈輸液器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改良(見圖1)。它包括流質瓶和連接導管兩部分。流質瓶采用透明的高硼硅保溫材料,高16 cm、直徑10 cm,瓶身上有刻度,其下方通過導管連接有溫度計、氣囊和三通閥。溫度表的探頭為一段連接在導管上的銀質短管,上有數字顯示屏。三通閥的3 個閥口分別連接氣囊、注射器連接頭和硅膠鼻飼管(長1.5 m),鼻飼管上置有流量調節閥。流質瓶內安裝有不銹鋼材質的可拆卸過濾網,上方有瓶蓋。瓶蓋周及流質瓶內壁均有螺紋,流質瓶上方設有提手。該裝置已申請并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1720175193.3),并已聯系相關廠家加工制作。

圖1 家用鼻飼流質飲食輸入裝置示意圖
鼻飼時,將家用鼻飼輸入裝置連接胃管,將所需食物倒入流質瓶內。當大顆粒食物被瓶內的過濾網阻攔、卡住而無法進入鼻飼管時,操作者可向下旋轉推進瓶蓋,通過施加一定的擠壓力將食物擠碎,將過濾網疏通。鼻飼結束后可拆下不銹鋼過濾網進行沖洗清潔,使維護更加方便。溫度計通過探頭傳感器可測量食物溫度,便于操作者將鼻飼流質的溫度控制在38~40℃。三通閥所連接的氣囊用于加壓,可加快流質鼻飼速度;連接的注射器連接頭可方便操作者用注射器抽吸胃液以確認胃管的位置及使用溫水沖洗胃管;流量調節閥則可控制鼻飼管內液體的流速,使流質緩慢、勻速地流入胃內。通過流質瓶上的刻度可以控制并清楚地觀察食物的量。流質瓶因設有瓶蓋,可以更好地保護食物,防止食物在鼻飼過程中被污染。流質瓶上方的提手與掛孔的組合設計,使流質瓶可提可掛,方便操作。
鼻飼是腸內營養的主要方式之一。一些需要進行腸內營養的患者因家庭經濟因素、個人意愿等影響,無法接受長期住院康復,故需帶胃管出院并進行居家腸內營養支持。但鼻飼喂養對很多家屬來說是一個難題。家庭腸內營養管理中,家屬需要向患者胃管內灌注流質食物、水或藥物以滿足其需求。自制家用鼻飼流質飲食輸入裝置操作方便、易清洗、成本低、安全衛生、喂食流暢,還能有效監控食物溫度,并可反復利用。使用該裝置的優點包括:①可避免常規鼻飼操作中注射器與胃管頻繁地分離-連接等操作,避免對管道和床單的污染,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②可根據患者病情調節鼻飼液輸入的速度,并可精確控制患者的攝入量,保障患者安全[7-8]。③操作者可根據溫度計監測鼻飼液的溫度,將其控制在人體進食的最適宜溫度,并根據溫度來調整進食的速度和時機。④有利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并可避免使用腸內營養泵時因電泵工作失常給患者帶來的二次傷害。⑤持續鼻飼時,家屬可從三通閥注射器接口用溫水脈沖式沖管而無需分離、拆卸相關裝置。⑥流質瓶內的剩余液體可通過三通閥連接的注射器連接頭向外直接排出而有利于清洗。⑦流質瓶為透明的高硼硅保溫材質,可保溫數小時且便于觀察。當患者鼻飼完喂養液處于休息狀態時,家屬可將該裝置與胃管分離,并進行簡單拆卸后清洗備用。該裝置簡單、方便,操作省時省力,可循環使用,有利于節省患者醫療費用,減少資源浪費,提高鼻飼喂養效率,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