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創建海南“醫療特區”,以開發日益增長的醫療旅游市場從美麗的雙腿到跳動的心臟,中國計劃將海南變成頂尖醫療目的地,從而開發其龐大的國內醫療旅游市場。作為創建海南島自貿區的雄心勃勃計劃的一部分,北京已在當地設立“醫療特區”——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有關優惠政策將允許該區進口在中國內地難以獲得的醫療設備、技術和藥品。
“(中國人)到美國和日本去做大手術,到泰國去接受不孕不育治療,到烏克蘭打美容針,到韓國做整容手術”,當地有關負責人說,“(中國人)對海外醫療旅游的需求很大,但其實完全沒必要。”
該醫療園區目前由12家醫院組成,是支撐北京實現一項宏偉構想——本世紀中葉將海南打造成與香港和新加坡媲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貿港的重點園區之一。海南正減稅降費以吸引企業入駐,并出臺慷慨的免稅新規鼓勵人們赴當地購物。該計劃的一部分還包括大舉開放難以被滲透的中國醫療行業。博鰲樂城的官員說,中國人對海外醫療的需求“凸顯國際新藥難以進入中國市場”。目前該醫療特區正開展200種進口醫療方案。到今年年底,每年將接納包括患者在內的游客20萬人次,遠高于去年的7.5萬,這有助于提升該地區的醫療收入。
并非所有人都被說服。當地商人彼得·傅(音)曾到該區尋找投資機會,但最終離開,因為他覺得仍有“一些明顯問題,”例如那里缺乏頂尖常駐醫生等,且醫療價格仍很高,但醫保覆蓋率低。
錫安市場研究去年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醫療旅游市場價值約155億美元,該行業到2024年年底時將創收約280億美元。11.8%的中國游客表示曾在2018年赴海外進行醫療、保健和醫學美容旅游。▲
(作者HeHuifeng,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