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雙 王建 顧小立
小微權力改革試點,遏制微腐敗,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在一些地區,村級權力運行不規范,村務黨務財務公開不及時,村干部監督管理不到位,微權力導致的微腐敗,不僅損害了群眾的切身利益,還破壞了基層組織形象。
圍繞微權力“有哪些、誰在用、怎么用”,黑龍江、浙江等地嘗試給微權力念起“緊箍咒”,通過重規范、真透明、強監督,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推動基層干部知敬畏有作為,有效遏制微腐敗。
“蒼蠅式”腐敗屢禁不止
調查發現,一些鄉村干部權力任性,損害群眾利益,“蒼蠅式”微腐敗時有發生,手法多樣。
虛報冒領。一些村干部欺上瞞下,虛報、多報家庭成員,冒領國家扶貧、醫保、救災等資金。
截留私分。有的村干部利用經手項目申辦,發放救災扶貧款項、土地征用補償等資金的職務便利,查扣截留款物,任意處置集體資產,從中私分牟利。
吃拿卡要。在救災撫恤、危房改造等事項中,一些村干部違規為他人謀取補貼福利,事后索取“好處費”等。
內外勾結。一些基層干部利用負責登記、審核、發放國家專項扶貧惠民資金的便利,與申請人相互勾結,共同騙取國家資金。
相對于“大老虎”,群眾對眼前嗡嗡亂飛的“蒼蠅”感受更為真切,也最為反感、痛恨。有村民反映,部分農村存在“村干部個人說了算,決策一言堂、花錢一支筆、用權一句話”的情況,有的甚至還激發了基層矛盾,導致村民上訪。
“‘村官巨腐”“小官大貪”等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深受群眾詬病。如何抓好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關系著鄉村基層治理的成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說,“微腐敗”長期禁而不絕,是因為基層公權力特別是村干部手中的小微權力缺乏有效監督。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也缺乏制度保障,迫切需要規范小微權力運行。
清單之外無權力權力全部清單化
農村基層干部手中的權力如何界定?侵害農民利益的“蒼蠅式”腐敗怎么治理?“小官巨貪”怎么避免?浙江省寧海縣的破題之舉,就在于曬出村級小微權力,給權力念起“緊箍咒”,防止“微腐敗”。
2014年,寧海縣在全國首創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共36條。這份清單涵蓋村級重大事項決策、項目招投標管理、資產資源處置、困難補助申請、土地征用款分配、村級印章使用等,基本實現村干部小微權力內容全覆蓋。
隨著形勢發展,小微權力36條不斷調整深化。2018年下半年,寧海縣村級小微權力36條智慧運行系統框架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36條智慧運行系統分縣級監管平臺、鄉鎮基礎平臺、移動端、數據大屏平臺四個子系統,設置的57個欄目涵蓋重大決策、工程管理、“三務”公開、救災救助、資產資源等。
如今,不少地方采取類似作法,嘗試為微權力念起“緊箍咒”。2019年4月,黑龍江省樺南縣在本省率先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改革試點,首批選擇30個行政村推進村級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樺南縣創新建立“三張清單”,即村級黨建工作清單、村級權力服務清單、村級監督履職正負清單;加快打造“一個平臺”,即“互聯網+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平臺。這個平臺縣鄉村三級分級管理,涉及鄉村治理的方方面面。
樺南縣駝腰子鎮金勝村村委會辦公室的墻上,懸掛著一塊電子觸摸屏,全村每戶種植戶的種植面積、補貼金額等信息一清二楚地顯示在屏上。種糧大戶劉恒山說:“村里種地的人少了,每戶種多少,我們都清楚。如果覺得不對,可以提交舉報信息。”劉恒山指著顯示屏邊上的二維碼說,可以拍下來發到村民微信群里,其他村民在炕頭上就能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
樺南縣紀委副書記李洪林說,清單之外無權力、權力全部清單化。小微權力改革重規范、真透明,“三張清單”實行了權力清單、規章制度、運行流程、運行過程、運行結果“五公開”。
樺南縣駝腰子鎮黨委書記孫洪安說,圍繞組織管理、民情民意、程序類監督、參與類監督、審核類監督和監督履職六個方面,鎮里梳理編制村級監督履職正負清單30項。通過加強監督,解決“誰來監督”“不會監督”“監督不力”等問題。
權力規范運行信訪案件大幅下降
寧海縣、樺南縣等地在推行小微權力改革試點后,不僅對不作為、亂作為的村干部形成威懾,減少了微腐敗,還激發了一批村干部干事熱情,形成鄉村治理新格局。
走在寧海縣橋頭胡街道,“村級權力清單36條”的宣傳標語和漫畫隨處可見。橋頭胡街道紀委工委書記蔣錦超坦言,現在智慧運行系統能自動預警合同到期時間,有效筑牢了村集體資產的防火墻。
樺南縣閆家鎮黨委書記劉波認為,小微權力運行改革,推動基層干部有敬畏有作為。全鎮15個行政村黨支部,目前調整了5個。“過去鎮里開完會,幾個村書記碰到一起,就去小館子喝酒。”劉波說,現在沒有了,大家在一塊就是謀劃村里發展什么產業,貧困戶如何脫貧。
在閆家鎮城子嶺村黨支部書記聶士光眼里,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改革不是約束,而是更好地保護村干部。“過去村干部有尋租的空間,現在一切公開透明,誰來查我們也不怕”。
當小微權力的邊界、運行流程及風險點愈發清晰,“滅蠅”效果也隨之提升。來自樺南縣紀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后,到2019年底,樺南縣共立案查處村干部案件247起,黨紀政紀處分249人,其中第一批30個小微權力改革試點村僅為16件、16人,占全縣總量的6.5%,同比分別下降54%和65%。
佳木斯市委常委、樺南縣委書記魯長友說,目前樺南縣可檢查、可監督、可追溯的村級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有效凈化了農村政治生態。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表示,寧海縣、樺南縣推行的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不僅使小微權力公開化、透明化、規范化,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小微權力監督體系,構建了鄉村治理新格局,走出了一條鄉村善治之路。
(摘自七一網七一客戶端/《嘹望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