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通往脫貧攻堅勝利的道路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旁觀者,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
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是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定點扶貧單位。義門村位于德安縣車橋鎮東南部,距離縣城55公里,曾是江西省“十三五”貧困村。5年前,這里沒有水泥路,沒有公共照明,沒有休閑場所,沒有自來水,甚至有些農戶家中連電都用不上。破敗的農舍訴說著這片土地的貧瘠,綿延的大山猶如道道屏障,阻斷了小康路。
2015年8月,江西省高速集團進駐義門村。在近5年的時間里,積極響應黨中央、江西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先后投入幫扶資金1116.48萬元,對義門村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進行了規劃和建設,對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等各項幫扶措施進行了有效落實,高質量完成了駐村扶貧各項工作。
在這場扶貧攻堅戰中,省高速集團用實干“力度”托起扶貧“溫度”,演繹了脫貧攻堅的“高速”模式。
依托黨建引領,為扶貧“立根鑄魂”
基層黨建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證。集團黨委指派兩名班子成員分管扶貧工作,他們多次前往義門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脫貧攻堅的“紅色引擎”,增強了對脫貧攻堅的引領,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更強的動力,加快了脫貧攻堅的進程。
圍繞打造“堅強有力的村委班子、本領過硬的骨干隊伍、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群眾滿意的工作業績”目標,集團委派下屬的交通咨詢公司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劉振宇同志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帶領6名扶貧隊員扎扎實實開展駐村工作。駐村伊始,工作隊即與村兩委通過召開村委會、村黨員大會研究編制《義門村黨建制度匯編》,規范黨建內業資料。研究通過義門村年度黨建工作要點,訂立《黨員主題黨日活動方案》,強化了黨的“三會一課”組織實效。
集團駐村工作隊還創新黨建形式,探索去機關化管理模式,開創“農院夜話”,順應村民白天外出忙碌,晚上飯后串門聊天的習慣,解讀脫貧政策,細算脫貧賬,共謀脫貧計。通過入農家門、聽農家言,與村民嘮家常的方式,轉變村民觀念,激勵貧困群眾立志氣。
落實各項政策,為扶貧“固本強基”
做好貧困戶信息的動態調整,科學統計貧困戶產業、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相關數據比,規范貧困戶檔案,做到及時更新。積極為貧困群眾飲水安全忙前跑后,目前,35戶貧困戶均已接通自來水入戶;抓實教育扶貧工程,堅持義門村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日常工作中加大對貧困家庭子女的跟進和關注,目前義門村貧困戶子女無一人因貧輟學;加強醫療保障,與縣衛計委對所有貧困戶進行慢性病篩查,并及時對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報銷情況進行統計;對義門村所有貧困戶房屋進行逐一核查,聯系德安縣住建局將房屋安全鑒定報告進行公示,所有貧困戶住房均已貼上安全等級標識牌;繼續推進就業扶貧,吸納有就業能力的貧困戶來村里的公益崗位就業。
每逢節日,集團黨委都派員為義門村貧困群眾送去慰問品或者舉辦各式各樣的慰問活動。此外,還組織集團下屬單位為義門村開展“衣份愛心、衣份溫暖”衣物贈送活動,并與當地小學開展文明幫建活動、扶貧日訂購義門村扶貧產品直播活動,等等。
深入開展“扶貧感恩行動”。重點幫助貧困戶算好“五筆賬”,引導和幫助他們樹立自主脫貧、脫貧光榮的思想,識黨恩、知黨恩、感黨恩,積極從扶貧智志雙扶角度,講習論、宣講高速集團扶貧戰略和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三講一評”活動開展。
嚴抓鄉村環境衛生治理。為推進義門村環境衛生的改善,助力美麗鄉村建設,集團黨委批復專項資金,從2019年9月開始,堅持每月開展村級環境衛生大評比活動,評出“最清潔家庭”和“清潔家庭”,予以張紅榜并給予物質獎勵;對季度評比差的家庭,張黑榜予以公示。
夯實基礎設施,為扶貧“添磚加瓦”
改善義門村基礎設施條件是做好扶貧工作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集團黨委的指導下,駐村工作隊多次開展實地調研,精心謀劃,積極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加大對義門村公路、水利、亮化等基礎建設項目的投入,不斷完善義門村基礎設施建設。
新建村民活動中心,修建文化活動廣場,讓村民茶余飯后有個良好的休閑場所;統一民房外觀,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新建小橋、河道水閘,全面改善村內河道、水塘等處的給排水設施,給村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耕作和生活環境;協調省交通運輸廳對德安縣鄉級道路進行升級改造,增強村際運輸通行能力;協調省高速集團下屬的公路開發公司捐贈資金用于援建的家風堂公廁建設和當地小學硬件設施改善。
打造特色產業,為扶貧“造血供氧”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輸血”,不如“造血”。根據地方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是扶貧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在集團黨委的指導下,駐村工作隊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根據本村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產業現狀,制定扶貧工作規劃,在產業扶持培育上下功夫。
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成立德安縣車橋東塘河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打造食用菌菇基地。該基地整體大棚面積為3176平方米,共種植菌菇18畝。如今該基地已被選為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的實驗基地,并成為了江西省高速公路集團和地方政府的農副產品定點采購單位。
依托省高速集團的行業優勢,借助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以高速服務區為平臺,設立扶貧專柜,幫助銷售義門村扶貧產品。2020年初,鑒于義門村食用菌種植的成功,集團黨委批復專項產業資金243.75萬元,援建一座菌棒加工廠,幫助義門村打造菌菇生產、銷售、配送一體化產業鏈。
打造苗木基地。由省高速集團出資40.8萬元,成立心蓮心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總體規劃300畝,一期種植苗木20畝,產品專供高速公路綠化帶建設。
發展光伏項目。充分發揮義門村光照充足光熱資源條件好這一資源優勢,在村內原有一座光伏發電站的基礎上投資32萬元為義門村再建立了一座50千瓦光伏發電站。兩座發電站年均發電量約10萬度。
鑄就家風文化,為扶貧“增光添彩”
五年來,在集團黨委的指導下,駐村工作隊注重深挖陳氏文化影響力,配合地方政府文化部門在2018年舉辦義門陳文化旅游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義門陳氏200余莊后裔代表共計3900余人參加活動,再現歷史上3900余人擊鼓傳餐回家吃飯的盛況,被央視、人民日報、歐洲新聞臺、馬來西亞電視臺等國內外眾多重量級媒體報道,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積極對接縣級招商部門,引入陳氏家人投資112億開發義門陳國粹文化,按照“一帶一園,三園三區”空間戰略布局,圍繞文旅“農”合理念,打造全國新時代文旅“農”合示范基地、國家5A景區、家風廉政教育基地。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年,也是“新的起點”,高速集團始終保持“滴灌”和“繡花”的定力,在全國人民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偉大浪潮下,在脫貧攻堅即將全面收官之際,根據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部署和壓實責任的實際要求,為做好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規劃做準備。
作者簡介:胡偉,江西省高速投資集團。
■責任編輯: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