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華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時發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及價值。方法 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我院進行診斷與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一共40例進行此次實驗研究。這些患者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使用常規阿司匹林治療的對照組,以及加用氯吡格雷聯合治療的實驗組。兩組患者數目相同。觀察經過不同治療措施之后,不同組患者癥狀的評分、并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差異,分析兩種治療措施的效果優劣。結果 干預后,實驗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等并發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患者各項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在術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上也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診介入技術聯合中西醫療法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效果確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同時不良反應發生較少,患者依從性較好,此種聯合用藥的方法可作為臨床上急性冠脈綜合征首選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冠心病;介入治療;氯吡格雷;心血管事件;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2
冠心病主要見于中老年肥胖人群,其急危重型稱為急性冠脈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不穩定型心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1],臨床上風險較大,通常對患者的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其主要癥狀表現為胸痛、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臨床上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急診冠脈介入技術,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恢復冠脈血流灌注,通常在術后常規抗血小板治療,但是治療后有很多不良反應,最近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氯吡格雷聯合對介入治療術后患者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故為了解決此問題,促進診療效果的進一步發展,筆者特進行本次研究,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過患者同意以及醫院管理委員會的批準,在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患有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40例。我們把這4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兩組患者人數相同,兩組患者有男22例,女18例,年齡60~75歲,平均(67.6±3.57)歲。他們的病程0.5~8年,平均(2.32±0.26)年。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壓患者11名,合并慢性肺病患者9名,合并糖尿病患者5名,各組患者年齡、性別以及病程構成等基線資料對比,沒有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在我院就診并長期復查隨訪;②均需要進行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干預者。排除標準:對氯吡格雷 等藥物有過敏史,不能遵從醫囑用藥,有嚴重的心衰等需其他藥物干預。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抗缺血、降糖、降脂治療等[2],進行常規臨床護理工作,檢查患者是否存在包括凝血功能障礙、循環系統疾病在內的手術禁忌癥,向患者及家屬仔細講解介入手術方案,急診介入手術方式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充分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此外再每天定期口服阿司匹林(生產企業: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H21035344 20 mg/d,1 g/天。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服用氯吡格雷(沈陽奧吉娜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21046)350 mg,連續服用3周,同時服用硝酸甘油,瑞舒伐他汀等藥物。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在術后用藥期間,計算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包括胸悶、心悸、呼吸困難、胸痛、惡心嘔吐、出汗等六個癥狀,分數越低,表明癥狀越低,記錄兩組急性心衰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概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 20.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組間患者疾病癥狀評分的差異
評價不同組患者干預之后的疾病癥狀評分,實驗組各項癥狀評分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均無再發心絞痛,發生急性心衰及心源性休克1例,總體并發癥發生率為5.00%(1/20),對照組患者中,發生急性心衰及心源性休克4例,總體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4/20),實驗組在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上明顯低于對照組。
3 討 論
冠心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心臟的損傷,該病發展的過程中會演變為急性冠脈綜合征,需要進行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后由于血管內壁的損傷,在緊張、勞累的誘因下,會引起嚴重的心血管事件[3],造成再栓塞。因而需要探討一種有效而又便利的治療方法。
臨床上以往治療這種疾病的方式有很多種,以往常規采用單純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進行治療,如阿司匹林[4],作為一種經典的抗血小板藥物,抑制環氧合酶,進而達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患者起效快,但不能明顯改善術后患者的胸痛癥狀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患者術后的康復仍得不到保證。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氯吡格雷可以與血小板膜上的ADP受體相結合,使纖維蛋白結合受阻,進一步導致血小板的聚集受到阻滯,有較好的抗栓作用,其與阿司匹林有較好的協同效應,二者共同應用可以起到較好的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的作用。
干預后,實驗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等并發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患者各項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上也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介入術后應用氯吡格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同時術后心血管事件發生較少,除此以外,依從性及便利性較高,值得臨床工作者借鑒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 ? 單.氯毗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臨床效果[J1.中國當代醫藥,2018,25(25):75-77.
[2] 婁 ? 闖.氯毗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臨床效果[J1.血栓與止血學,2018,24(02):266-267.
[3] 顏 ? 妹.氯毗格雷對冠心病介人治療后發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預防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11(4):73-75.
[4] 王 ? 巖.氯毗格雷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預防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