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慧 康佳 高東敏

【摘要】目的 關于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接受動態吞咽障礙評估、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探究。方法 選取66例來我院診斷與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進行研究,患者疾病確診給予其針對性的治療,并將患者分為兩組采取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即常規護理(對照組)、康復護理干預+動態吞咽障礙評估(觀察組),記錄與對比兩組患者治療護理期間的全部數據資料。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結果好,數據較之于對照組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開展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工作時,通過吞咽障礙動態評估與良好的康復護理,有助于患者疾病吞咽障礙得到較好的干預,相關癥狀減輕,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關鍵詞】吞咽障礙;評估;康復;護理;腦卒中;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6..01
腦卒中發生發展到一定階段,易導致患者發生吞咽障礙,如果患者對于該癥狀不重視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干預,那么會導致患者發生多種并發癥,會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所以臨床主張對腦卒中患者加強治療期間的康復護理干預,使得吞咽障礙得到較好的改善,疾病預后結果好[1]?;诖吮疚倪x擇確診屬于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分組利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常規護理與康復護理干預方法)進行疾病護理干預,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神經內科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66例來研究,按照隨機平均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兩組,各組患者33例,在觀察組中男性患者較多(18例),女性患者人數相對較少(15例),患者平均年齡與平均病程分別為(60.8±1.7)歲、(19.7±2.9)天,對照組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16例、17例,本組患者平均年齡(61.3±1.8)歲,平均病程(20.1±1.5)天。對患者以上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大,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均對其進行腦卒中常規治療,其中對照組輔以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開展吞咽障礙動態評估及康復護理。觀察組患者吞咽障礙評估與護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在動態吞咽障礙評估方面,可采用飲水試驗法,結合試驗結果動態化把握患者吞咽障礙情況,如果有異常可及時調整治療護理方案內容;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即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促使其對于本疾病有著較多正確認識,可以積極配合護理。心理護理:即護理人員始終要保持熱情和藹的態度與每一位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對于腦卒中吞咽障礙有效治療充滿信心,樹立戰勝疾病的堅定信念[2]。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吞咽功能進行評價(飲水試驗法),飲水試驗結果可分為5級,1級指患者5秒內或超過5秒能夠1次喝完水,未見嗆咳,提示患者吞咽功能正?;蚩梢赏萄收系K,2級指患者喝水要分2次,未嗆咳,屬于可疑吞咽障礙,3~5級為患者可1次咽下水(伴有嗆咳)、飲水次數為2次或以上(嗆咳)、飲水多次且難以全部咽下(嗆咳多),均可判定屬于吞咽障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5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x2檢驗,P<0.05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高且組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均有下降,其中觀察組患者分值下降多,具有顯著優勢,同時觀察組中未見患者發生護理并發癥,對照組發生4例并發癥患者,分別屬于誤吸(2例)、吸入性肺炎(1例)、電解質紊亂(1例),后經過治療已經轉歸康復,兩組以上數據進行對比后存在差異與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參見表1。
3 討 論
本文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利用的康復護理法獲得了良好的護理結果,數據與單一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的差異P<0.05,提示動態吞咽障礙評估+康復護理干預法要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預后護理中大力進行使用推廣[3]。
參考文獻
[1] 唐春妮.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康復護理的研究現狀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23):81-83.
[2] 楊 麗,胡艷麗.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及臨床應用價值初評[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23):92-93.
[3] 伍 燕.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干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9,51(10):1254-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