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潔
天堂有羽:我先告訴你結論,沒有定論,但有定法。
沒有定論的意思,是這個問題如果想找一個標準答案的話,放之四海而皆準,穿天下拍而不誤的那種就省省吧。
但有定法則是說,具體到每位穿線師與自己配合的穿線機與穿線方法,甚至再細到分析每次穿線的球拍個例,可以使用簡單的工具與方法——游標卡尺來獲取答案。
目前來看,如果想要看誰已經(jīng)給出了具體答案,只有李寧與勝利兩家公司。前者的建議是不加磅,據(jù)說這是李寧公司穿線師考試筆試的第一道題,可見其重要性;而勝利在其官方說明書上面注明:橫線上5根、下3根的磅數(shù)和豎線磅數(shù)相同,其他橫線磅數(shù)在豎線磅數(shù)上增加2磅。
這些話說得都比較明白,李寧不加磅,勝利加2磅。目前,其他品牌則沒有公布官方建議,GOSEN張人似乎也建議不加磅,YONEX則沒有提及這方面的話題。
值得一提的是,李寧與勝利都是在自己品牌的機器上穿自己品牌的球拍,使用自己品牌建議的穿線法,從而得出來屬于自己品牌的答案。當這些隱含的前提條件即圈子產(chǎn)生變化的時候,最好是做出適當?shù)奈⒄{(diào),以免刻舟求劍。

在2016年四月刊《羽毛球》的裝備答疑欄目中,穿線師楊倫提出了一個階段性的答案——加2磅則只能堆磅數(shù),不適合加手法;加1磅則能達到手法與穿法的平衡——人機配合,加1推理。有興趣可以翻看一下,此處又建議了加1磅。
不加、加1、加2,三種方法各有道理,何去何從?四年過去,如今再次審視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繼續(xù)追問:
1、加磅與否的目的是什么?——讓球拍穿線后最終能夠基本恢復原型。
2、如何判斷球拍是否恢復原型?——以前的方法是穿好線后,再與未穿線的同型號球拍做疊框?qū)Ρ取5朔绞接芯窒扌裕缰贿m合抽查,不適合普查,且難量化評估形變量。

如果無法剛好恢復原型,則多大的形變量為安全范圍?——Yonex一張老說明書的建議是變長10毫米以內(nèi),我覺得這個范圍放到現(xiàn)在來說太大了。權衡了一些導師與達人的意見后,此標準可以定為正負1毫米。而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則在這個基礎上稍高一點,即不允許變短,僅允許變長1毫米以內(nèi),除非客戶有特殊需求。
ERT300拍頻測量儀過千元,而且現(xiàn)在基本買不到,貴且難買。游標卡尺,初中物理必學,好一點的也不過百來元,對于量化球拍形變量來說,真的比前者還好用,更應該準備一支用來抽查,甚至普查自己的穿線效果。
篇幅有限,下期再接著告訴你,經(jīng)過對自己所穿球拍約四個月、超1000支球拍的普查后,我得到的一個適合自己的最大公約數(shù)的答案是什么,不加、加1、加2?

正如德國人常說的:“生活是具體的”,穿線也是。加不加磅這個問題應該具體到每一個人、每一部穿線機、某一種穿線法與具體的哪一支球拍、球線、磅數(shù),還有拍主的追求上,具體到使用游標卡尺量化出形變量,再總結出最適合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