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駿
摘要:如今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和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媒體人的新時代已經來臨,這是一次傳統和互聯網科技信息的碰撞。互聯網在生活中的普及以及應用,讓信息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高速傳播,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再是傳統單一,不再是守著電視機旁來獲取最新新聞動態,電視臺在這個大環境下要想保持收視率的穩定與增高,電視臺記者應當做出順應時代的改變,與時俱進,在傳統的新聞采訪上研究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工作模式、工作方式上不斷進行調整與優化。本文就當下傳統媒體人在工作采訪中所遇問題進行分析,并把相對應的新媒體工作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電視臺;采訪;網絡背景;新聞記者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應在傳播途徑上和傳播方式上要結合新時代的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同時,深入探討信息化網絡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的工作模式優化與創新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
一、網絡互聯網背景下新聞記者工作模式的優化
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對傳統傳媒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沖擊,新聞記者應在傳統工作形式的基礎下結合數字化多元化的媒介。新聞采訪的提問方式,也應該根據事件的走向以及動態進行調整,準確地抓準事件的核心以及敏銳的新聞嗅覺,在新聞事件情況還未明了的時候,新聞記者不應做出誤導性的判斷,應實事求是地報道,對被采訪人要進行針對性問題的采訪,通過提問方式的引導,挖掘出被采訪人更多的新聞資訊,對采訪的目的要非常明確。對于同一類型新聞,應該做出至少三種的采訪風格以及采訪方式,面對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采訪提問,做到隨機應變。對當下熱門事件進行準確的預判,不盲目跟風,保持電視臺新聞傳播的權威性和真賣性,對所有人民群眾做到實事求是,加深與鞏固電視臺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
二、學習并合理運用新媒體網絡平臺
在新媒體的互聯網大環境中,學會并合理運用網絡平臺是至關重要的,信息化數據的傳播速度是傳統媒體所不可比擬的,在此基礎上,當下新聞記者媒體人應該在思維上達到轉變,不再局限于單一的電視傳播,可以合理運用各大網絡平臺增加電視臺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應該主動搭建屬于電視臺自己的新媒體平臺,例如:今日頭條、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新聞記者在持續的跟蹤報道中也可以熟練使用新媒體工具,比如,錄影筆、多功能錄像機、無人機跟拍等。播出的形式也可以多元化直播,讓人民群眾身臨其境,第一時間掌握新聞資訊的第一動態與走向,這對新聞記者的臨場反應和基本功有很強的要求。前線新聞記者在掌握第一手新聞動態之后,可以通過配圖或視頻文案的說明方式在整理之后可以在多個網絡平臺進行發布與轉發,做到互聯網多面開花。
三、新聞記者結合新媒體網絡的采訪創新
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新聞發酵周期短,傳播之迅速,和傳統新聞不一樣。傳統新聞在前期的采訪、整理、發布過程中占用時間之長,等群眾在接受新聞作出評論與反饋的時候,當時新聞事件已經發酵完全了,不能做到及時有效地反饋,不能第一時間掌握人民群眾的真實想法和輿論走向。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發展與趨勢下,要做到多元化方式采訪和溝通,利用網絡平臺的宣傳,在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在各大網絡平臺及時發布與更新,第一時間掌握人民群眾的真實想法和輿論導向,為接下來的新聞采訪目的做出及時的判斷與調整。甚至新聞記者也可以采用新媒體直播的方式,在前線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直接與屏幕前的人民群眾進行交流溝通,直接把人民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及時帶人新聞事件中并在第一時間反饋給群眾,做到新聞信息傳遞的“快、準、真”三要素。
四、媒體人應結合時代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
當下社會信息化科技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各位新聞媒體人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學無止境,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也應該不斷地學習。如今在新媒體的多元化下,新聞記者也應該做到“全面開花”,不僅要強化自身的專業能力,同時還要多學習身為媒體人的各種技能,比如,攝像、攝影、錄音、無人機的使用等,合理運用當下熱門的媒體平臺,進行新聞的發布與報道,在各大網絡平臺間能夠自由地轉化,硬件設施上也要熟悉最新的信息化傳輸設備以及存儲設備。面對任何的新聞報道與采訪,理應都保持新聞的真實性與時效性,在網絡高速發展的如今,對新聞標題和內容的編輯應結合實時熱點吸引群眾注意。
五、結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媒體人在任何時候都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學習力與創新力。學習并合理運用新媒體工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大眾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