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玲
摘要:深度報道是如今讀者對各類媒體提出的新要求,但也是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優勢所在。嚴格意義來說,報紙只有將更多精力置于深度報道中,做出有深度、有思考性、有獨特性的報道內容和表達形式,才能吸引更多讀者的目光,進而提高報紙本身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報紙;深度報道;選題策劃
一、深度報道的基本含義
就概念而言,深度報道主要是一種集中反映社會問題、反饋社會新聞事件的報道形式,主要內容在于追蹤事態本質、跟蹤事態進程,其在恰當的時間段、恰當的載體中以大容量、多視角、深層次的方式來進行呈現。就操作手法而言,深度報道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以重大社會新聞事件為切入點,從內涵、外延等關聯性事件著手進行內容的拓展和縱向挖掘,將更有層次性的報道呈現給廣大讀者;二是以小博大、以點及面,從某一流行的社會現象著手,快速捕捉切入點,讓更為廣視角、全方位的報道內容,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
二、報紙當中深度報道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報紙的權威性。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呈現出諸多的問題和癥結,而這些問題和痛點往往需要報紙進行揭露,需要其本身的權威性來引起各方面的重視。而深度報道本身所具有的嚴肅性,會進一步提升報紙本身的權威性,會讓報道的內容更受關注。
(二)有利于提高報紙的品牌形象。深度報道更容易揭示事件之間的聯系,讓讀者透過現象觀察本質;也容易通過更有深度的報道,讓讀者感知事態的走向。所以說深度報道是對事件內涵和外延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報紙在公眾當中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對于烘托品牌形象,提高其知名度具有顯而易見的作用。
(三)有利于傳遞報紙的人文情懷。作為傳統媒體,報紙必須捍衛和堅守自身所持有的社會責任感,強調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尋求公正、報道事件、釋放聲音。因此記者深入群眾,掌握各種鮮為人知的新聞事件,對充斥著不公平和不良現象的境況進行報道時,更會分析一系列現象、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這是深度報道內容趨向所致,但更有助于傳遞關懷大眾的價值觀與人文情懷。
三、對報紙深度報道優勢的持續挖掘
(一)精心選題。—是關鍵性要素。報紙的深度報道選題必須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二是時效性要素。報紙的深度報道必須把握當下流行的、時效性強的話題,要突出內容新、時間新的基本原則,不能老生常談,更沒有必要陳詞濫調,這樣才能滿足廣大受眾的閱讀需求。三是話題性要素。只有本身存在話題陛、思辨性,能夠引發大眾討論的話題,才采用深度報道。這樣的報道會更容易引發讀者的關注,在社會內引起熱議,其所能產生的新聞價值也可見一斑。
(二)做好采訪。一是堅持整體性和綜合l生的原則。記者需要將采訪對象置于社會大環境下去考量、去采訪,多角度、多層面地了解和把握采訪對象,結合如今社會上的各種觀點與見解,深入把握采訪時的每個細節,包括語音語調、動作神態等,這樣的報道才有可能更細致地挖掘本質。二是適度突破傳統的采訪模式。記者在采訪時要巧妙使用社會學的調查方法,細心整合各方面信息并進行提煉和綜合,并提煉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采訪策略。比如可以在具體采訪之前,通過往期報刊、文獻中搜集資料、提煉信息,通過數據分析和科學比對等方式,獲取一定的結果,保障采訪的效果。
(三)把握策劃。首先,在進行報道策劃之前,必須對已有的報道素材進行嚴格篩選;其次,要擁有獨特的策劃形式,比如在行文過程中可以使用穿插、倒序的方法,讓報道更具有情節性,也可借助故事、連載的方式來展開報道,牽動讀者的心、吸引讀者的眼球,更可以降低大篇幅文字帶給讀者的疲倦感;最后,在報道角度的選擇上,要善于發現新聞背后的新聞,要懂得推敲新聞背后的社會意義和輿論導向,能夠在社會中引發新的話題和熱議。
(四)增加可讀性。增加深度報道的可讀性,這意味著記者必須多從民眾利益的角度出發,盡可能用口語化、通俗化的表達方式來進行報道,拉近語言文字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唯有如此,讀者才會意識到這所謂深度報道并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而是與個人的真實生活和實際訴求息息相關。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競爭日漸激烈的媒介市場中,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要想立足、要想取得發展,就不能擯棄自身的優勢,要懂得充分發揮深度報道的優勢,不斷挖掘其功能和價值,呈現出真正意義上有深刻性、獨特性和思考性的報道,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及核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