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5月5日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本次疫情在全球范圍蔓延,人們本來用作消費的財產仍然存在,這對未來消費的回升提供了保障。此外,中國人對消費的需求仍然比較強烈,餐飲、娛樂、旅游等在疫情期間被抑制的消費預計在疫情后會迎來較大釋放。但具體程度上是否能達到可稱為“報復性”的升幅,還是要看整體的經濟發(fā)展趨勢,人們是否對未來有較好的預期。穩(wěn)收入是關鍵,要做到這一點,就業(yè)、民生、企業(yè)是三大重要因素。保就業(yè),就保障了人們正常生活秩序以及正常收入;保民生,通過穩(wěn)定物價,提高居民的購買力,加大公共服務設施服務投入,補好民生短板;保市場主體,特別要關注中小企業(yè)的經營發(fā)展,這部分企業(yè)吸納了社會八成的就業(yè),政策上應當有所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