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創
(許昌電氣職業學院 河南許昌 461000)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學校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就業率提升,因此許多高等職業學校都開了創業教育的課程。創業教育的發展不僅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課程,也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創業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加符合需求的人才,也縮短了大學生走入社會工作中對新環境的適應時間。近年來我國的創業教育發展比較迅速,各大學校不僅開設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有關于創業教育的各種講座也如雨后春筍,網上也更加是出現了許多創業教育論壇。雖然創業教育發展形勢逐漸多樣化,但是我們也需要認識到我國高校中的創業教育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思想分歧、認識缺失和措施力度不足等等,這些問題導致了創業教育的結果并不能盡如人意,因此落實創業教育改革新政策,積極探索發展創業教育新途徑是目前的首要任務。本文第一部分對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出發,對其意義進行細致的論述,進而分析目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發展現狀,簡要總結其問題,最后一部分則會提出響應的對策。
自十八大以來,我黨一直都高度關注人才的培養,到了十九大,我黨依然把培養人才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后續動力,只有人才培養到位,國家發展才能暢通無阻。而創業教育改革也正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關于創業教育改革的意義,我們將在下文進行深入論述。
從2015年開始,我國教育部就對創業教育進行了相當程度的重視,2019年又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設工作的通知》,在這則文件中,教育部明了地指出了目前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要與思想教育和專業教育密切融合。這是因為我國的教育長久處于一個教育與實踐脫節的狀態里,而文件的目標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因此高校發展創業教育改革是對教育部文件精神的實踐。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都是評價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但實際上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和高校都注意到“失業率”的問題,這是因為許多畢業生在畢業之初可能會快速找到工作,但是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因為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節奏或者學習能力較弱便重歸失業的狀態,圖1是2019年在A省調查的4所高等技校的學生就業情況,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發現,即便是就業率最高的高校1,在3個月之后其失業率也將近50%。這種現象對高校造成的影響是致命的,而通過創業教育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其與社會的融合,這種“偽就業現象”就會得到改善,高校的聲譽也會提高,也就能促進高校的招生,進而提升其綜合實力。
創業教育改革是對創業教育新的拓展和強化,能夠保證創業教育的結果,也就能夠不斷提高畢業生的實力,這種提高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力,同時還能縮短社會單位對人才二次培養的時間,并且降低二次培養的成本,也就能促進企業利益的提高,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圖1 就業率與失業率對比
創業教育改革的概念早就深入人心,但是實際上在創業教育的發展上一直存在著問題,這些問題不但影響了創業教育的改革,對于人才的培養和高校的發展都極為不利。接下來我們將重點探討目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改革的現狀,并且對其問題進行分析。
我國高校均有不同程度的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也有很多的創業教育講座,但是許多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還是流于形式。例如,各大高校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雖然對學生有考核要求,但是所講述的內容都是理論性的,因此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存在著缺乏實踐性的的問題。這樣的問題直接導致了學生實際就業的時候沒有辦法迅速融入,進而影響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工作能力。
根據調查發現,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指導課程通常作為公共課,也就是校必修課出現。不論學生屬于哪個專業,其創業指導用書和創業指導課程的講解都是相同的。但實際上,各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實踐技巧都不盡相同,這種千篇一律的創業教育指導,不僅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而且對于學生的創業根本不能給予中肯的意見,無法切實幫助到學生,這是目前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指導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想深化創業教育改革,進行創業教育指導分類是非常必要的。
許多大學生在面對創業教育指導的時候呈現出敷衍的態度,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跟學校的創業教育指導方式有關,也跟大學生缺乏對創業教育指導的重視有關。創業教育指導其實是在校大學生由于社會溝通的一個橋梁,雖然我們的創業教育改革一直致力于把學校和社會積極的貼合在一起,縮短期間的距離,但是鴻溝始終存在,因此創業指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徑,如果想要進行創業教育的深化改革,強化大學生的意識非常關鍵。
高校創業教育改革能夠提高高校的辦學質量,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進而提高學校的聲譽,促進高校的優質發展和良性循環。而且,對于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也有著良好的助益,與此同時,社會企業因為人才的能力提升,而縮減了二次培養的成本,對公司來說也是受益匪淺,因此深化高校創業教育改革是勢在必行的,接下來我們就探討一下深化教育改革的相關措施。
鑒于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實踐性不夠,因此高校創業教育深化改革要優先進行創業教育實踐性的提高。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指導,應該突破理論教育的界限,組織一些實際性的創業教育活動,打破學生和創業教育之間的壁壘,例如建設創業教育基地,給學生提供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實際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前文說過不同專業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技巧都不一樣,因此高校在開設創業教育指導工作的時候要因材施教。例如對于經濟管理類的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指導的時候,要對目前中國的市場形勢以及就業方向進行指導,讓學生明確自己所要從事的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方向,如果與學生的就業愿望不符,可以進行調整。而對于師范類的學生來說,創業教育指導則需要強化學生的講授能力,例如給學生提供一些模擬面試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真正面試之前進行多次的模擬面試演練,同時,也要保證師范類學生的授課能力,這樣在工作之后依然能夠保證對崗位適應性的穩定。
創業教育指導進行分類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不同的專業對畢業生的要求不同,而且我國高校教育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許多畢業生所要從事的職業和實際所學的專業不符,創業教育指導就能很好的解決學生的這個問題,因為有些學生其實非常適合這項工作,但是在就業之前因為自己不喜歡而拒絕就業。同時有一些學生并不適合這個行業,但是在就業之初因為對這個行業并不了解而匆忙就業,也就很容易導致后期的諸多麻煩,例如無法適應工作環境,無法勝任工作,甚至導致失業,被迫進行二次就業。由此形成的惡性循環對于學生和用人單位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進行創業教育的深化改革,需要高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創業教育改革的意識。從高校的角度講,創業教育指導的諸多益處對學校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因此強化創業教育指導意識,就是促進高校自身的發展。對于學生來說,重視創業教育指導,是對學習內容的認可,也是對自身能力的提高,不僅能夠縮短自己對社會的適應時間,還能夠讓自己盡快地投身到社會發展事業中去,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提高創業教育意識,更加需要國家層面的配合,例如進行公共廣告教育的宣傳,通過下發文件,并且監督高校的創業教育指導工作實施的成效等等,只有國家、高校和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創業教育的改革意識才能深入人心,進而發揮其作用。
高等院校的創業教育改革是近年來被廣泛關注的議題,這是因為高校的改革不得不面臨學生就業的難題,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普及和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高校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這個過程中,高校如果要提升自身和學生的競爭力,就一定要對“就業”予以高度重視。而創業教育是走在學生就業之前的先頭部隊,他能夠幫助學生探知社會就業的基本情況,還能給大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從業思路,因此對于大學生來說有益無害,而不斷深化創業教育改革就是不斷優化創業教育的這種影響,值得大力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