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立婷
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時期,面臨復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任務繁重艱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對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十分緊要。”社會安全作為國家安全體系的構成要素之一,是關系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大事。
一、社會安全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條件
社會安全既是國家安全的一個基本構成要素,同時也是影響國家安全的因素,更是保障整個國家安全的重要條件。2014年4月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時,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談到社會安全。首先,他指出:“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边@是把社會安全作為整體國家安全的保障條件來論述的。其次,他還要求:“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边@是把社會安全作為國家安全體系的構成要素之一來看待。這兩段論述說明,社會安全既是國家安全體系中的國家安全構成要素之一,又是保障整個國家安全的重要條件之一。2018年7月頒布的《國家安全法》提出:“國家健全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機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積極預防、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妥善處置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突發事件,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安定?!边@說明,當前國內存在的以社會矛盾為顯著特征的各種社會安全問題,是影響社會安全及整個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更加明晰了社會安全問題在整個國家安全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在各個不同時期對黑惡勢力進行了嚴厲打擊,犯罪勢頭總體得到有效遏制,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但一些地方、行業、領域黑惡問題時有死灰復燃現象,有的黑惡分子通過“保護傘”躲在群眾當中進行漂白甚至滲透到基層政權之中。究其原因,一方面黑惡勢力具有很強的逐利性、關聯性和隱匿性,另一方面過去一些地方較多采取突擊式、運動式的方式,影響了效果的可持續性。黑惡勢力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毒瘤,是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頑疾,如不果斷掃除,將會成為危害社會穩定、動搖黨執政根基的重大隱患。
黑惡勢力的存在,除了顯性地嚴重破壞社會治安外,還有更為深刻的政治和社會危害。一方面,黑惡勢力通過不法途徑不斷獲得財富和權力,向社會傳播異端邪說和制造深度的社會混亂;另一方面,黑惡勢力所破壞的不僅是國家的現行制度規定,更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誠信、友善這些作為維系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基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在直接損害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相對于單獨的個人犯罪或一般共同犯罪而言,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往往集黃賭毒、黑拐騙以及搶劫、傷害和賄賂等于一身,其社會危害更為廣泛和嚴重。為了不斷攫取經濟利益,黑惡勢力采取有組織的或糾合方式實施各種違法犯罪,肆意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持續或反復地在一定區域、行業內欺行霸市、巧取豪奪、為非作惡,使人民群眾的人身權、財產權遭受粗暴踐踏,安全感遭受嚴重威脅。
新時代的掃黑除惡,必須立于新的歷史站位,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下稱《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锻ㄖ分忻鞔_了掃黑除惡總體要求,體現了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的新的歷史站位。同時也是站在政治站位與治理理念上對黑惡勢力的特殊社會危害性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從而為把掃黑除惡斗爭不斷推向深入,取得壓倒性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觀念基礎與思想保障。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承載著新時代黨和國家的政治使命,需要把標本兼治的方針貫徹其全過程。對此,要提高政治站位,從新時代、新目標、新使命的高度,充分認清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警惕境外NGO對社會安全的威脅隱患
當前,越來越多的境外NGO(非政府組織)涌入中國,他們從經濟、政治、社會中不斷凸顯產生的各種問題入手,全面切入我國各個領域,其中部分組織還大肆開展非法政治活動。這些境外NGO往往有很深的西方國家政府背景,他們滲透活動的背后都很強的政治意圖,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任其在國內發展組織、培訓骨干、搭建宣傳渠道,一旦時機成熟,便會制造事端,嚴重影響社會安全。
這些境外NGO組織遙控操縱境內代理人,指示他們在國內插手熱點敏感案件,蓄意激化矛盾糾紛,煽動群眾對抗政府,最終企圖是要改變中國制度,發動顏色革命。最近幾年類似事件在多地頻頻爆發,不能不引起警覺。這些NGO打著環保、教育、人權的幌子,利用文化交流、捐資助學、項目培訓等手段長期對華進行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搜集我國的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情報,從我國內部培養西方代理人和政治反對派。通過插手我國人民內部矛盾和糾紛,特別是以開發援助、扶持弱勢群體為名,抓住工人失業、農民失地、城市拆遷等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制造輿論,混淆視聽,煽動民眾同黨和政府產生對立情緒。在一些發生“顏色革命”的國家,西方NGO扮演著“和平演變”戰略的“突擊先鋒”。這些非政府組織表面上“中立”“客觀”,具有“公益性”,實際卻大肆制造謠言、欺騙民眾,最終通過實施具體行動達到顛覆政權的目的,并且已經形成一整套顛覆政權的“標準”手法。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社會中產生的各種矛盾、問題,都為境外NGO在國內發展提供了土壤和空間。相當數量的境外NGO已經深入到廣大農村,直接面對基層群眾,活動涉及到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層,對我國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態的影響也日趨明顯和深入。例如,某境外非政府組織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云南、貴州和廣西等省區的十多個縣開展長期社會綜合發展項目,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小額信貸、掃盲和技能培訓等。90年代中期又在更大范圍內推廣該項目,增加了參與農村發展、社會性別培訓、外來工權利、支持本土非政府組織及其能力發展,以及扶貧、社會、經濟、環境等業務。這些境外NGO在當地做大以后,便將矛頭指向當地政府,不遺余力地詆毀政府威望,損害群眾對黨員干部的信任。境外NGO進入中國以后,能很快與國內政府部門、社科機構、高等院校以及境內民間組織等建立密切合作關系,極力從體制內尋找突破口,培植“志同道合”者,它們的國內代理人理所當然的成為主要力量。有學者就曾撰文指出,“如曾經在東歐劇變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些境外非政府組織通過直接或間接渠道進入我國活動,這些活動都對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威脅和危害。”
四、切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首先,要在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落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是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人心向背和基層政權鞏固,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事關社會大局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因此要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堅決以更高站位推進工作、更嚴標準檢驗成果、更強力度壓實責任,從鞏固黨的執政根基、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深刻認識掃黑除惡的極端重要性、緊迫性,正確認識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現實嚴峻性、復雜性,全力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切的公共安全、權益保障、公平正義等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要在堅持打防并舉、實現標本兼治上下真功夫。堅持打早打小、除惡務盡,堅持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堅持掃黑除惡與反腐、“拍蠅”相結合,堅持邊掃邊治邊建,這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基本策略。將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和基層“拍蠅”緊密結合起來,認真排查、分類處置黑惡勢力后面的“關系網”、“保護傘”等違法違紀問題線索,充分發揮涉黑涉惡腐敗線索、黑惡勢力犯罪線索雙向移送和處置反饋機制作用,積極參與“打傘破網”行動。
第三,要堵塞漏洞,強化對境外NGO管控力度。對那些進入中國的部分來源復雜、背景各異,以傳播西方價值觀為主要目標,刻意詆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宣揚錯誤思想價值觀念,擾亂人們認識,影響社會穩定,已經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境外NGO,要采取相應措施,加強管控力對危害國家安全的非法活動必須從政治高度嚴打嚴控。同時要堅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對危害國家安全的境外NGO非法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長期的防范和抵御,筑牢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對那些被西方敵對勢力拉攏、收買、侵蝕的黨員干部要保持“零容忍”,對嚴重違紀的,要堅決清除出黨。各級黨委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正確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