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殖健康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潰瘍性結腸炎實質是屬于結腸以及直腸出現非特異性炎癥,是常見于青壯年的消化系統疾病,此類疾病一旦患病還具有病癥反復、病程漫長的特點,一般很難有效徹底根治,并且還可能影響周圍肝臟,甚至是出現皮膚以及視覺等全身性病癥[1-2]。目前此類疾病誘發機制仍未有效明確,通常是由于多種因素造成的,在臨床中多數使用硫唑嘌呤進行治療,但是仍有患者難以治愈,容易反復發作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本次研究為了探討甲氨蝶呤長期治療硫唑嘌呤干預無效型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特別選取近102例患者進行治療干預,得到了較為科學有效的成果,現報道如下[3-4]。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特別選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02例硫唑嘌呤干預無效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1例,對照組中27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20~50周歲,平均(35.61±2.18)周歲;觀察組中28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21~49周歲,平均(35.59±2.15)周歲,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比較有可比性(P>0.05)。
1.1.1 納入標準
(1)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并下發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在本次研究前均使用硫唑嘌呤進行治療但效果無效患者。
1.1.2 排除標準
(1)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患者;(2)精神異常難以有效溝通患者;(3)實質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4)肝腎功能異常患者。
對照組患者予以使用安慰劑進行治療,使用10 mg的安慰劑即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肌肉注射,1次/7 d。
觀察組患者予以長期甲氨蝶呤進行治療,藥物選用注射用甲氨蝶呤(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2462;生產企業:山西普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規格:5 mg),25 mg(5支)/次,1次/7 d,將本藥品用注射用水2 mL溶解進行靜脈注射即可,待患者全身表現消失之后將劑量減少至15 mg/次。
兩組患者均應當連續用藥治療1年。
治療對所有患者于清晨未進食前進行靜脈血液采集,使用儀器對患者HB(血紅蛋白)、ALB(白蛋白)、ESR(紅細胞沉降率)、CRP(C反應蛋白)以及PLT(血小板)等指標水平進行測量并記錄;并且護理人員應當詳細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其中有效為患者排便頻率降低,并且大便呈正常形態、顏色;好轉為排便頻率仍舊在4次/d左右,偶爾出現血便或者腹痛表現;無效為均無以上表現出現,甚至排便頻率加劇,總有效率=(有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并且在用藥期間應當對患者進行深入的回訪,了解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若出現應當及時進行干預[5-6]。
應用SPSS 16.0軟件進行計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后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在HB、ALB、ESR、CRP以及PLT等指標中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參數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水平(±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水平(±s)
組別 例數 HB(g/L) ALB(g/L) ESR(mm/h) CRP(mg/L) PLT(×109個/L)對照組 51 95.65±11.60 34.40±5.30 26.50±3.47 13.19±3.00 185.41±12.97觀察組 51 105.32±11.90 41.50±5.59 16.33±2.77 8.58±2.30 156.50±11.60 t 4.156 6.582 16.358 8.709 11.86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也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參數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效果[n(%)]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有不同表現的不良反應出現,但是不影響最終治療效果,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略微優于對照組患者,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患上潰瘍性結腸炎后最為明顯的是出現血型腹瀉,嚴重患者每日腹瀉頻率可高達5次以上,并且患者腹部會感受到明顯的不適,伴隨便血、體重驟減的表現,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發熱表現[7-8]。針對此類患者通常是使用氮磺胺吡啶水楊酸制劑,并且在此過程中需要保障患者心臟代償功能,部分嚴重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9-10]。
以往在臨床之中常應用硫唑嘌呤進行治療,此類藥物實質是免疫抑制藥物,是6-巰基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常用于急慢性白血病、后天性溶血性貧血以及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治療之中[11-12]。此類藥物能夠有效改善便血、腹瀉等臨床癥狀,避免以往對于糖皮質激素的依賴和不良反應,但據有關報道顯示,臨床之中仍有近2成的患者在使用硫唑嘌呤的過程中出現難以耐受的表現[13-14]。因此本次研究選用了甲氨蝶呤進行長時間治療,此類藥物是較為常見的抗腫瘤藥物,也是免疫抑制劑的一種也是葉酸拮抗劑。在臨床中使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能夠在30 min達到血藥濃度高峰,多數是經由腎臟以原形藥的方式排泄,部分藥物在肝臟的作用下能夠轉換為谷氨酸鹽[15]。此類藥物的用藥時長相對較長,在用藥后能夠有效抑止二氫葉酸還原酶的出現,以此抑止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能夠避免炎癥的出現。并且通過本次研究能夠觀察到患者在ESR、CRP以及PLT中均出現降低的表現,能夠表明患者凝血功能在進行恢復,能有效保障體內的營養狀況。但是在用藥后可能出現口腔潰瘍以及惡心嘔吐等表現,但是均在耐受范圍內,并且據有關報道顯示部分男性患者用藥后精子數量會出現減少的表現,但是可在停藥后會逐漸恢復。
綜上所述,應用甲氨蝶呤長期治療硫唑嘌呤干預無效型潰瘍性結腸炎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減少排便頻率,并且不良反應較少,極為安全有效,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