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新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醫院,山東 淄博)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可發于各個年齡段,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1]。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中最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好發于50~70歲的中老年人群,其中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2]。高血壓腦出血具有起病急、發病迅速等特點,有較高的致死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據相關研究表明,在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出血的情況后,采用外科手術及時進行治療,能有效減少患者的出血量、快速清除出血灶,同時能有效境地腦神經及正常腦組織出現的損傷[3]。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手術方式分別為神經內鏡微創手術及開顱血腫清除術,本研究就這兩種手術方式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治療價值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神經外科進行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其中觀察組中,女21例,男28例,年齡46~74歲,平均(64.15±5.92)歲;對照組患者中,女22例,男27例,年齡47~74歲,平均(63.98±5.87)歲。納入標準為:①未患有精神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依從性;②經診斷符合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③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為:①在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患者;②肝、腎等重要臟器發生病變的患者;③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開顱血腫清除術,具體治療方式如下:①術前為患者進行常規的頭顱CT檢查及體征監測,在重要功能區及血管區外,選擇患者的血腫最大的部位為患者做馬蹄形切口,切口長度在4~5 cm;②對患者的顱骨進行鉆孔,形成約3 cm的骨窗后,切開患者的硬膜,采用腦穿針對血腫部位進行穿刺處理;③采用電凝刀,沿著患者的腦回方向,將皮脂層切至血腫處,于顯微鏡下對患者的血腫進行清除,沖洗后將血腫清除干凈;④在手術完成患者的血壓升高后,并未出現出血的現象,可采用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反復沖洗,最后放置好引流管,對患者的顱內壓進行密切的監測。
觀察組采用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治療方式如下:①對患者進行常規的頭顱CT檢查及體征檢測后,確定患者的血腫量最大的部位及出血點作為顱骨的鉆孔點;②在骨孔部位做4 cm左右的切口,采用顱骨鉆鉆取1.5 cm左右的骨孔,將患者的硬膜切開;③采用雙極電凝,避開皮層及血管,將患者的腦組織進行適當的分離,用一次性腦穿針為患者進行穿刺,將穿刺套管的內心拔出,為微創手術提供通道;④在0°和30°的內鏡下,為患者進行血腫的清理,采用止血紗布將血腫腔內壁覆蓋;⑤在血腫腔外留置引流管,術后進行常規的護理及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圍術期情況,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轉入普通病房時間。對比兩組患者的GOS優良率,分為五級,分別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及Ⅴ級,級別越高代表患者的情況越好,優良率=(Ⅳ級+Ⅴ級患者例數)/總例數×100%[4]。對比兩組患者的血腫清除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主要包括肺部感染、顱內感染。
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圍術期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圍術期情況(±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圍術期情況(±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h)出血量(mL) 轉入普通病房時間(d)觀察組 49 1.57±0.28 41.65±4.74 6.15±2.15對照組 49 4.18±1.43 342.72±42.18 11.48±4.16 t 12.538 49.652 7.968 P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的GOS優良率及血腫清除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GOS優良率及血腫清除率[n(%)]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n(%)]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是高血壓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5]。高血壓患者易發生腦底小動脈出現病理性變化,導致血管壁的強度被削弱,且血管可發生局限性擴張的現象,當患者出現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情況時,可導致發生病變的腦血管破裂,導致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生,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6]。有相關研究顯示,由于受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壓力增大等因素的影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7]。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若開顱面積過大、位置過深、手術時間過長,會對患者的預后造成嚴重的影響,致殘率較高[8]。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微創手術也逐漸成熟。神經內鏡微創手術就是微創手術中的一種,具有創傷小、利于患者恢復等優勢,目前被廣泛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圍術期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應用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能有效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且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利于患者的恢復;觀察組的GOS優良率及血腫清除率均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P<0.05)。由于神經內鏡微創手術的手術時間更短,患者的腦組織暴露時間也更短,且該種手術對患者血腫附近的正常組織造成的傷害更小,因此較傳統的開顱血腫清除術療效更理想。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應用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能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血腫的清除更加徹底,有效提升患者的術后療效,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