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紅
(北京市順義區南彩鎮俸伯衛生院,北京)
由于未知因素導致的血壓上升被稱為原發性高血壓。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學專業人員的研究,美國高血壓協會將該疾病定義為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心血管綜合癥,并對該疾病進行了新的定義[1-2]。這牽扯到血管和病人心臟的功能,這一概念的重新定義與目標器官的損傷、疾病的前兆和風險因素密切相關,從而更準確地表明,高血壓引起的疾病可能導致心血管系統和其他器官的異常損傷[3-4]。本次研究在到本院就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擇取2019年3月直到2020年3月的患者50例,探析原發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應用馬來酸依那普利(Enalapril Maleate)聯合吲達帕胺(Indapamide)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在到本院就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擇取2019年3月直到2020年3月的患者50例,將這5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時間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患者都是25例。在研究組25例患者中,男性15例,占研究組例數的60.00%,女性10例,占研究組例數的40.00%;最小年齡為56歲,最大為80歲,平均(63.6±2.6)歲,患者的SBP:160~164.51 mmHg,平均(162.35±1.26)mmHg;DBP:103~108.62 mmHg,平均(106.26±1.68)mmHg。在參照組25例患者中,男性16例,占參照組例數的64.00%,女性9例,占參照組例數的36.00%,最小年齡為55歲,最大為80歲,平均(62.3±3.8)歲,患者的 SBP:159~164.51 mmHg,平 均(161.35±1.26)mmHg;DBP:100~108.62 mmHg,平均(106.26±1.68)mmHg。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可以對比。
所有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接受治療的2周之前,將原來食用的降壓藥全部停藥,測量患者停藥期間的血壓,每周3次,作為治療前血壓來記錄。
參照組患者使用馬來酸依那普利治療,治療方法:馬來酸依那普利(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6568,規格:10 mg×16片,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口服使用,2次/d,10 mg/次。研究組患者使用馬來酸依那普利+吲達帕胺治療:馬來酸依那普利用法與參照組患者相同,使用吲達帕胺(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880019,規格:2.5 mg×30片,廠家: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口服使用,1次 /d,2.5 mg/次。
兩組患者的治療周期為8周,根據患者個人情況進行藥物加減。在研究組患者和參照組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嚴格監測患者的不良反應癥狀,每周進行3次血壓測量,持續治療8周以后,測量的血壓作為兩組患者的治療后血壓。
將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前和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UA進行詳細對比。
在兩組患者接受治療之后,將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詳細對比。評判標準:①顯效:經過治療之后,患者的DBP的下降幅度≥10 mmHg,血壓范圍恢復正常,或者DBP下降>15 mmHg,在正常范圍或者未達到正常范圍;②有效:經過治療之后,患者的DBP的下降幅度<10 mmHg,血壓范圍恢復正常,或者DBP下降10~15 mmHg,在正常范圍或者未達到正常范圍,或SBP比治療前降低值>30 mmHg;③無效:患者接受治療后DBP和SBP水平較治療前無變化,也未達到正常數值。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治療之前兩組患者SBP、DBP、UA情況差異不大(P>0.05);在接受治療之后,研究組患者的SBP、DBP、UA情況好于參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SBP、DBP、UA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SBP、DBP、UA情況對比(±s)
SBP(mmHg) DBP(mmHg) UA(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25)162.35±1.26 128.51±10.26 106.26±1.68 80.62±3.62 345.26±10.39 248.62±59.32對照組(n=25)163.35±1.26 137.52±8.95 107.26±1.68 89.62±3.61 344.52±10.29 289.47±69.67 t 2.806 3.809 2.105 6.846 0.253 2.232 P 0.072 0.002 0.061 0.000 0.801 0.030組別
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大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治療高血壓指導方針強調了在預防和治療高血壓中使用聯合藥物的顯著影響,即更有效地保護目標器官免受糖代謝、脂質代謝、電解質等代謝疾病的影響。同時減少心血管和腦血管并發癥和死亡率[5-6]。馬來酸依那普利是第二代血壓轉化酶的抑制劑,人體可以快速吸收,并且具有更長的半衰期,具有緩慢的代謝和更持久和穩定的降壓作用。一些患者由于肺部中的激肽、P物質、前列腺素等物質的濃度而形成持久咳嗽,并可等待停止使用藥物后癥狀可緩解[7-8]。同時還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異常的作用,并可改善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肌;它還具有抑制醛固酮生產、擴大周圍血管、減少氧氣消耗的功能,保護腎功能和心臟功能。相關研究表明,馬來酸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以更有效地提高NO、ET等指標的水平,并促進改善血管內皮功能[9]。
吲達帕胺類屬非噻嗪類吲哚啉衍生物,通過舒張小動脈的作用降低血管張力;抑制血管對升壓物質的反應;有效降低周圍血管的張力。吲達帕胺還涉及一種利尿劑和鈣拮抗劑,其效果優于噻吩利尿劑,其減壓效果精確而溫和,能夠保護心臟功能,同時降低壓力,不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如糖代謝和脂質代謝,具有更持久、快速和完整的降壓效果,并能在24 h內達到最高的降壓效果[10]。馬來酸依那普利和吲達帕胺是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物,可以在保護腎臟、心臟和其他器官等目標器官的同時發揮更持久、更穩定和更快的降壓作用。
本次研究在接受治療之前兩組患者SBP、DBP、UA情況差異不大(P>0.05);在接受治療之后,研究組患者的SBP、DBP、UA情況好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大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使用馬來酸依那普利結合吲達帕胺治療能夠改善藥物治療的臨床有效率,穩定患者的血壓,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