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景波
(通化礦業集團總醫院,吉林 白山)
心力衰竭是各類心臟病中的最后階段,其發病率高,治愈難度大,尤其是老年患者,在發生心力衰竭時,及時搶救的時間短;但是如果在心臟病或心力衰竭早期及時進行治療的話,可以逐步緩解患者的病情,減輕心力衰竭所產生的心律不齊,呼吸困難等癥狀,降低其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的風險。重組人腦利鈉肽是一種新研發的體外合成的抗心衰藥物,腦利鈉肽中有很多有效的激素,能夠便于患者利尿,加快腎臟排鈉的效率[1-2]。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定的重組人腦利鈉肽配合抗心衰藥物進行常規治療,能有效緩解患者的心衰發展力度,控制患者體內的炎性因子水平,避免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生以及急性肺水腫的情況出現。
選取我院收治的88例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做為研究樣本,納入時間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按照隨機數表的方式,分為觀察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其中對照組中男30例,女14例,平均年齡(67.21±5.36)歲,病程(8.61±2.30)年,吸煙14例,糖尿病11例;觀察組男31例,女 13例,平均年齡(66.12±5.18)歲,病程(8.24±2.24)年,吸煙13例,糖尿病10例。納入標準:有一定病程的心力衰竭患者,并愿意主動參與此次研究,自愿簽署參與研究的協議書,精神狀態正常者;排除標準:腎功能嚴重不全者,血容量不足者,心源性休克者,對重組人腦利鈉肽中的激素過敏者,收縮壓<90 mmHg者,治療依從性差者,精神狀態不正常者。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可知,兩者并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抗心衰藥物(利尿劑、硝酸甘油、嗎啡、轉換酶抑制劑、胰島素、硝普鈉)等進行治療。
觀察組在常規抗心衰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予以注射重組人腦利鈉肽進行治療,藥物規格為0.5 mg/瓶,第一次靜脈注射2.0 μg/kg的負荷劑量,之后再連續靜脈注射3 d的0.01 μg/(kg·min),觀察其治療效果[3-5]。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依據療效水平可分為治愈、好轉、無效。治愈:患者在注射重組人腦利鈉肽后,其心率恢復情況極好,無任何不良反應;好轉:心力衰竭癥狀恢復不錯,但時有不良反應發生;無效:患者注射藥物后,其呼吸困難、心律不齊等癥狀并無任何緩解,于先前的狀態無任何改善。治療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觀察比較兩組的收縮壓、24 h尿量、心率、呼吸困難程度評分以及炎性因子hs-CRP含量。
兩組患者的對比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相關指標也優于對照組,對比效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結果見表1。
表1 臨床相關指標(±s)

表1 臨床相關指標(±s)
呼吸困難程度評分(分)觀察組 44 129.06±11.68 1990.38±438.29 70.94±9.14 1.47±0.14對照組 44 108.57±12.08 1435.18±333.08 81.05±10.35 2.62±0.13 t 8.088 6.690 4.856 39.928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 收縮壓(mmHg)24h尿量(mL)心率(次/min)
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數據形成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炎性因子hs-CRP的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結果如下。
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治愈40例,好轉3例,無效 1例,治療總有效率 =(40+3)/44×100%=97.72%;對照組治愈23例,好轉12例,無效9例,治療總有效率=(23+12)/44×100%=79.55%,χ2=16.399,P=0.000。
觀察組炎性因子hs-CRP(OD值)為(0.894±0.100),對照組為(1.197±0.501),t=3.934,P=0.000。
終末期心力衰竭是心臟病的最后一段,其治愈的幾率非常小,最多能夠幫助患者延長壽命,保持正常的生活能力。其中重組人腦利鈉肽是新型研發的抗心衰藥物,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控制患者的心臟負荷功能,由心臟作用于全身細胞,增強心肌的供血供氧效率,最大程度地保護心臟的狀態,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延緩心衰的發展程度,避免不必要的感染[6-8]。正常生理情況下,重組人腦利鈉肽能廣泛作用于全身多種細胞,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應用此藥物進行治療能有效緩解患者的心衰癥狀,提高患者心臟的泵血功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超敏C反應蛋白的含量,抑制心室重構,以減緩患者心衰的速度。本次研究將重組人腦利鈉肽和常規抗心衰藥物治療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進行對比,依據對比結果可知,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與其產生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臨床相關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值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血漿炎性因子中超敏C反應蛋白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數據形成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實行重組人腦利鈉肽的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提高,血漿中的炎性因子水平也極速降低,其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反應也明顯減少,呼吸困難癥狀及心率平穩恢復,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恢復效率,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