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張廣飛
(1.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2.齊齊哈爾市鐵鋒區龍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干眼癥是現代社會一種極為常見的眼科疾病,病因不太明確,治病因素多且涉及人群較廣,是影響我國人民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1-2]。其病因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遺傳、環境、年齡、生活習慣以及過度使用電子產品。西醫對于治療該病通常以人工淚液替代、自體血清、免疫抑制劑、激素治療為主,療效雖好但對其依賴性較強,不建議長期使用[3-4]。中醫對于治療此眼癥考慮得較為全面,結合患者局部及自身情況以口服中藥、針灸、推拿為主給予全身調理,經觀察治療后副作用、復發率都偏低[5]。在取得了較好療效后,中醫藥開始得到社會的較多關注。本次就使用潤目顆粒合劑濕敷結合耳穴壓豆對陰虛濕熱型干眼癥的臨床療效做以下分析。
選擇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眼科患者中選擇100例干眼癥病患作為受治對象,將其按照治療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48.85±9.85)歲;治療組50例,男19例,女31例,平均年齡(51.35±9.35)歲。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分析后顯示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為自愿。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納入標準:(1)未患有干燥綜合癥者;(2)年齡16~55周歲;(3)曾用其他藥物治療,但已停藥3周以上者。
排除標準:(1)同時患結膜、角膜和虹膜且有明顯病變者;(2)妊娠、哺乳期婦女者,明確診斷干燥綜合癥者;(3)疑似或確診有藥物濫用病史,或根據研究人員判斷,具有降低入組可能性或使入組復雜化的其他病變造成失訪的情況;(4)同時患嚴重心腦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5)自知對此藥含有成分過敏者,以及同期在參加其他藥物臨床試驗者。
對照組:采用復方右旋糖酐70滴眼液治療(商品名:一夫諾,江西禾氏美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639),1~2滴 /次,3次 /d。
治療組:采用潤目顆粒合劑(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進行濕敷結合耳穴壓豆治療。(1)潤目顆粒合劑濕敷:1 5 m in/次,3次 /d,1劑 /3 d。用 3 0 0 m L調勻開水將組合藥物沖開,待溫度降低至皮膚耐受溫度(4 0~42℃),用無菌紗布塊(規格:5 cm×7 cm)沾液,備用。(注:每次濕敷前應加熱藥液至40~42 ℃;每次溫度降低后的無菌紗布應及時更換。)潤目顆粒合劑組合成分:石斛、枸杞、玉竹、當歸、竹茹、黃連、秦皮、菊花、薄荷,單位:袋。(2)耳穴壓豆:先對耳廓周圍皮膚進行清潔,然后進行耳穴探查,取肝、脾、內分泌、眼,使患者耳廓周伴有酸、麻、脹、痛以及發熱感。囑咐患者自行按壓3次/d,1 min/次。雙耳交替使用,隔天更換1次耳貼,以上兩組20 d設定為1個療程,期間觀察淚液分泌變化的狀況。
臨床療效包含三個標準:(1)痊愈:癥狀消失,Schirmer多次測定多于10 mm/5 min。(2)好轉:癥狀減輕,Schirmer多次測定淚液分泌量有所增加。(3)未愈:癥狀無好轉,淚液分泌未增加。還需統計分析眼癥好轉時間和并發率的發生率再進行討論。
使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中陰虛濕熱型干眼癥患者在治療20 d后,在對兩組臨床療效結果分析后顯示,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對比[n(%)]
治療組的干眼癥好轉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干眼癥好轉時間對比(±s, d)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干眼癥好轉時間對比(±s, d)
組別 例數 干眼癥好轉時間治療組 50 30.58±5.87對照組 50 38.25±1.17 t 9.061 P 0.000
治療組和對照組均出現了干澀感、針刺感、癢感并發癥,但兩組并發癥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就社會現狀而言,干眼癥依舊是眼科臨床的一種常見多發疾病。研究對其發病原因依舊不明確,隨著社會信息高速發展,電子產品應用更加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加之環境污染、人口老齡化、遺傳病因素等一系列問題,干眼癥的病人在逐漸增多[6]。西醫都是以外滴眼藥水為主要的治療手段,療效肯定但是依賴性強,長期使用、用量過多都會影響正常淚腺分泌,也有可能會導致正常淚腺萎縮,而后導致癥狀反彈[7]。因此找到一個穩定、有效、方便的治療方法對現下有效治療干眼癥是非常重要的。中醫是以口服中藥內治、推拿、針灸、熱敷、中藥點眼治療,療效相對穩定且副作用非常小。中醫藥治療從治療費用看起來是要高于西醫的西醫的滴眼液,但由于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低,實際總體醫療費是偏低的。
中醫認為,感覺干澀多為陰虛,包括肝腎陰虛、氣陰兩虛和陰虛濕熱三方面。所以要從根本上對陰虛燥熱的病理狀態進行調整,增加人體津液的生成,以滋陰潤燥、清利濕熱、清熱明目為主治療。自擬中藥方劑以滋腎陰、清虛熱的石斛為君藥;滋補肝腎、明目的枸杞、滋陰生津的玉竹為臣藥,將黃連、秦皮、竹茹、當歸、菊花佐藥共同清熱,用以減輕眼之干澀、疼痛,使藥薄荷濕敷入眼能夠起到潤澤明目的效果,再聯合耳穴壓豆推拿,對改善陰虛濕熱型干眼癥患者臨床療效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相對中醫而言,西醫以外滴人工淚液、保存淚液、潤滑液、維生素、免疫抑制劑為主的治療方式,癥狀雖能暫時緩解,但藥物一旦停用癥狀往往容易復發,無法根治[8-10]。在當前的研究中顯示,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以及好轉時間相關指標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說明對陰虛濕熱型干眼癥用中醫藥方式治療可獲得理想的療效,相對西醫治療能更有效改善干眼癥狀。正因為如此中醫療法在當前臨床上開始得到了較多關注。
綜上所述,在對陰虛濕熱型干眼癥患者治療時,使用潤目顆粒合劑濕敷加之耳穴壓豆中醫治療效果較好,這是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在安全性方面有一定保障,有較高的使用價值,適合向社會大眾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