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敏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醫院,內蒙古 巴彥淖爾)
護理是臨床治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優質的臨床護理實習帶教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實習護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臨床醫學收治患者范圍廣,不同的患者病情有所差異,常規的藥物或手術治療時,其療效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療效不佳,而護理的應用能大幅度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因此護理學教學中選用高效的教學模式極其重要。本文通過對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意在為提高實習護士工作能力提出可行性方案。
選取我院臨床護理專業學生100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兩組各50名學生,其中研究組學生年齡 20~23歲,平均(21.6±1.2)歲,平均體重(58.5±3.2)kg,男女比例1:9。對比組學生年齡20~23歲,平均(21.5±1.3)歲,平均體重(58.3±3.5)kg,男女比例1:9。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學生均自愿參加此次實驗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對比組接受傳統模式帶教教學,學生入院后由專人帶領熟悉臨床環境,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對臨床注意事項和相關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實習期結束后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進行考核,并將成績匯總。
研究組行基于問題學習實習帶教,具體包括熟悉環境、討論教學、模擬教學以及治療后隨訪。熟悉環境:學生在專人的引導下對臨床環境進行接觸熟悉,在此過程中,由帶教老師提出臨床護理中專業性較強或應用率較高知識點的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逐漸完善學生專業知識的體系結構。討論教學:帶教老師針對臨床護理中重要的知識點或易錯點進行提問,引導學生課上或課下思考,提高學生之間的討論能力。模擬教學:隨機選擇臨床治療中常見的疾病臨床護理,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可采用分組對抗的方式,提高學生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實踐能力。隨訪:學生通過不斷的訓練和實踐,在每次護理結束后進行總結,帶教老師提出實習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問題,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并加以改善。
觀察兩組學生理論考核分數與實際操作考核分數,考核于實習結束后統一展開,并依據考核分數計算每組學生考核合格率,以70分以上為合格,69分以下為不合格。
用SPSS 19.0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實習帶教教學后統計得知,研究組學生理論考核分數與實際操作考核分數均高于對比組學生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 1。
表1 兩組學生考核分數對比(±s, 分)

表1 兩組學生考核分數對比(±s, 分)
研究組 50 87.6±4.2 83.4±5.7對比組 50 72.3±4.5 71.4±6.2 t 17.575 10.075 P 0.001 0.001
經過考核統計得知,研究組學生考核合格率高于對比組學生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2。

表2 兩組學生考核合格率對比[n(%)]
帶教是教師帶領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在實踐中的過程,優質的帶教能有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對學生初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而臨床護理作為臨床醫學重要組成部分,其對臨床療效有重要影響,因此將帶教應用在臨床護理實習中,在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還能確保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和科學性[1-2]。
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是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展開教學的教學模式,其通過對專業知識重點以及實踐過程中難點進行提問,以此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在完善學生專業知識體系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將其應用在臨床護理帶教中,能避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知識誤區,同時還減少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錯誤護理的發生率,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3-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行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實習帶教的研究組學生,其理論考核分數與實際操作考核分數以及考核合格率均優于對比組學生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能提高學生專業水平,促進學生實習能力提升,能有效幫助學生將專業知識進行實踐轉變,以此提高臨床護理的質量,進一步促進臨床治療有效率的提升,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