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曼·祖農,孫俐紅
(1.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 產房,新疆 喀什;2.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 護理部,新疆 喀什)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生殖健康概念的推出,人們對產科的醫療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對自然分娩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求分娩順利,也要求服務更加細致、母嬰健康[1]。臨床在產婦分娩時采用傳統的保護會陰接生法,由于其存在較多的缺點,難以滿足廣大孕產婦的要求。隨著新助產理念的改變,美國加州太平洋醫療中心范淵達院士首次提出了“無保護接生法”[2],從此該技術在全世界范圍內逐步推廣使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以北疆各大醫院產科為代表,已經逐漸開展該項技術,南疆地區未有醫療單位正式實施。因此為了彌補該缺陷,我院產科首次開展該接生技術,觀察其對母嬰結局的效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于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產科住院、擬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30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50例。研究組平均年齡為(25.7±7.0)歲,體重(72.0±7.0)kg,孕周(38.6±1.5)周,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為(26.3±5.4)歲,體重(71.4±6.5)kg,孕周(38.1±1.7)周,兩組產婦在年齡、體重、孕周等一般資料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20~40歲;孕周37~42周;按常規進行產前檢查的初產婦;單胎,枕前位頭先露;意識清楚且理解、表達、溝通等能力健全,無精神類疾病、認知障礙;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均小骨盆;體重低于胎齡兒(SGA)或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巨大兒;瘢痕子宮;胎盤位置異常;因產時胎兒宮內窘迫行陰道助產手術。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保護會陰接生法進行接產,操作方法:產婦取平臥位,助產人員站于產婦的右側,當胎頭撥露會陰后聯合緊張時,開始保護會陰,利用手掌大魚際肌頂住會陰部,協助胎頭俯屈及緩慢下降,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宮縮間歇期右手稍放松,宮縮時囑產婦持續用力,直至胎頭、雙肩娩出后右手可放松。
觀察組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進行接產,操作方法:在胎頭撥露3~4 cm處進行會陰消毒,常規鋪無菌手術單,助產人員需要指導產婦呼吸及配合宮縮用力,在胎頭撥露到會陰后聯合緊張時需要產婦控制胎頭分娩出速度,在產婦有宮縮時指導其放松身體,均勻呼吸,在宮縮間歇時指導產婦均勻用力,同時助產士用雙手控制住胎頭,對產力較強的產婦囑咐宮縮時采用張口哈氣的方法減慢胎頭的娩出速度,保證胎頭每次娩出少于0.5~1 cm。等到看到顏面及雙頂徑娩出后,可以適當加快速度。在分娩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助產士用雙手控制胎頭的娩出速度,但是不要接觸產婦會陰。
(1)第二產程時間:從宮口全開至胎兒娩出的所需時間。(2)會陰裂傷程度[3]:①Ⅰ度裂傷:產婦會陰皮膚粘膜輕度撕裂,但未達到肌肉層;②Ⅱ度裂傷:產婦會陰部位的裂傷已達到引導后壁、后壁兩側及肌肉層;③Ⅲ度裂傷:裂傷嚴重,涉及到肛門括約肌。(3)會陰側切率=該組會陰側切產婦/該組總產婦數×100%。(4)新生兒Apgar評分[4]:根據《婦產科》(第9版)書中新生兒Apgar評分表進行評價:1~3分為輕度窒息,4~7分為重度窒息。(5)滿意度調查:主要由產婦、接產師、管床醫生滿意度等3個部分組成,每個條目由滿意、較滿意、一般、較不滿意、不滿意等5個等級組成,前2項計入滿意,后3項計入不滿意,醫護人員按每個研究對象依次反復進行滿意度調查。(6)產后住院天數。(7)產后2 h出血量[4]:根據《婦產科》(第9版)書中的容積法進行估測。
(1)本研究通過選擇具備助產資質的,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產前能夠正確評估胎兒和產婦情況的助產士,而保證接生過程的安全性;(2)研究開始前對助產士進行專項培訓,保證助產士正確掌握無保護會陰接生法,使助產士產生無保護接生理念,具備熟練的助產技能,從而保證無保護接生過程的順利完成;(3)采用雙盲法收集資料,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降低信息偏倚。
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根據是否服從正態分布分別采用(±s)或 M(P25, P75)進行統計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計量資料如服從正態分布采用t檢驗,如不服從正態分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所有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會陰側切率低于對照組,會陰裂傷程度以Ⅰ度裂傷為主,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窒息情況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產婦會陰損傷情況及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n(%)]
研究結果顯示,產婦產后住院天數、第二產程時間和產后2 h出血量指標上兩組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產后2 h出血量及產后住院天數的比較(±s)

表2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產后2 h出血量及產后住院天數的比較(±s)
?
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助產士及主管醫生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和相關醫護人員滿意度的比較[n(%)]
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胎兒與產婦都主動參與配合。傳統的保護會陰接產法是利用手掌大魚際肌頂住會陰部,每當宮縮時向上和向內用力托壓會陰部,既往的臨床經驗和相關研究證明傳統的保護會陰接生法具有以下缺陷和局限性[5-6]:①由于助產士壓迫局部會陰組織可能引起組織缺血、水腫、彈性減少而導致會陰裂傷;②保護會陰時接觸面積寬而缺乏針對性,不能直接觀察會陰擴張情況;③向上向內的用力托壓可將胎頭向上向內推,而影響胎頭娩出,容易造成會陰水腫,加重會陰裂傷程度,甚至傷及血管引起產后出血。傳統的保護會陰接生法越來越顯示其缺陷,難以滿足廣大孕產婦的要求,因此出現了新興的無保護會陰接生法。
本研究結果顯示,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產婦會陰側切率、會陰裂傷程度和疼痛程度,效果優于傳統的保護會陰接生法,與徐玲娣等[7]、丁金玉等[8]研究結果一致。Azar D等[9]研究發現,會陰側切并不能夠減少會陰疼痛、會陰裂傷程度、性交痛等,反而會給分娩的產婦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會陰損傷還可影響母嬰情感交流。而無保護接生通過不刻意的保護會陰,使會陰受力均勻,減少了會陰裂傷,甚至保持會陰完整,有效降低了會陰側切率。本研究中兩組產婦均未發生Ⅲ度會陰裂傷,表明無保護接生技術的應用降低了會陰損傷程度和產婦疼痛感。
新生兒出生窒息率與胎兒因素、母親因素、分娩因素、胎盤和臍帶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10]。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都通過嚴格的納入、排除標準而選擇的,因此在母親、臍帶、胎兒等方面均無導致新生兒窒息的易感因素。實施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能夠減少產婦胎頭娩出時的阻力,從而減少了因過度保護會陰對胎兒造成顱內壓增高的危險。第二產程又稱為胎兒娩出期,第二產程的延長對產婦和新生兒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對產婦來說,第二產程的延長會引起產后出血、會陰裂傷,增加剖宮產或陰道助產的可能性,間接增加產婦痛苦,延長住院天數;對新生兒來說,會增加新生兒窒息的發生[11]。本次研究中,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指標上差異無顯著性,說明無保護會陰接生法不會延長產婦第二產程,能夠保證母嬰安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無保護會陰接生組產婦、助產士、管床醫生的滿意度均高于保護會陰接生組,提示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通過減少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減少產婦發生會陰側切及會陰裂傷的幾率,降低了疼痛感,有效地減少了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痛苦,自然提高了產婦滿意度。除此之外,此次研究中采用的無保護會陰接生法減少了助產士腰椎及肌肉慢性損傷的可能性,這些問題都是由于助產士在分娩時需要長時間側切縫合以及保護會陰造成的。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能夠減輕助產人員的勞動強度,減輕醫護人員工作量,減少產婦出血率,讓產婦能夠在整潔、輕松的環境下進行分娩,從而有效提高了助產士、管床醫生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能有效降低會陰側切率、疼痛程度和裂傷程度,減輕產婦痛苦,減少醫務人員工作量,從而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護產婦和胎兒的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