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藝涵


一、研究背景
最近,我們班戴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了。一天早晨,我的好朋友彭昕瑞也戴著眼鏡來上學,我好擔心自己跟她一樣需要戴眼鏡。
回到家里,我把這件事情告訴爸爸。爸爸拿出一本《國際眼科雜志》,給我看文章《永州市大學生近視眼抽樣調查分析》,我驚呆了:永州市大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竟高達63%,難怪爸爸天天提醒我注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通過查閱資料,我還了解了我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為33%,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目前我國近視人數近4億,而近視的高發人群是青少年和兒童,近視的重點防控對象也是青少年和兒童。
那么,小學生近視的狀況如何?哪些因素會導致近視?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怎樣預防近視?帶著這些問題,我決定做一次永州市小學生近視眼流行病學科普調查,配合“永州市大學生近視眼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為我國乃至全球青少年和兒童近視眼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過程
1.前期準備
通過在圖書館查閱有關近視的知識、請教眼科專家,我初步了解了近視發病的原因以及近視的危害。
我與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眼科聯系,獲得他們的支持與幫助,讓所有的研究對象到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眼科進行眼部檢查。
2.設計調查問卷
我計劃在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學校每個年級隨機抽取100人進行問卷調查,問題涉及近視病因、癥狀、預防方法及眼病基本知識、學生的生活習慣及家庭背景等。
設計好調查問卷后,我將它發給老師和眼科專家,他們進行了一些修改。
3.發放調查問卷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將調查問卷發放到隨機選取的同學手中,要求每個同學帶回家完成,再以班級為單位收回,確保調查問卷不遺漏。
之后,我對調查問卷進行匯總統計:這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
4.眼病診斷與分析
研究對象按班級在不同時間段進行眼病診斷,其間,我定期收集醫生的診斷信息并匯總。之后,將調查問卷與眼科醫生的診斷信息整合、分析。
三、研究結果
1.近視發病率
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年齡增長,正常眼越來越少,近視發病率越來越高。
2.近視與其他眼病情況
這次永州市小學生視力篩查結果令我非常吃驚,具體情況見表1,每個年級選取100人進行統計調查。
四、結論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我得出以下結論:
1.永州市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為20﹪,年齡越大,近視發病率越高。這與小學生的眼球還在發育有關——正常發育:遠視→正常;過度發育:遠視→正常→近視。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任務加重,近距離學習時間長,這也可能導致近視。
2.經醫生診斷,視力完全正常的同學約占67﹪,約33﹪的同學有不同程度的眼病。有的同學弱視,有的同學斜視,還有一些同學患有其他致盲性眼病。
3.有些同學的視力是正常的,但醫生卻說他們有近視趨勢或遠視儲備不足,如果平時注意,可能使近視發展得慢些,或者不會近視;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近視,甚至高度近視。
4.爸爸、媽媽都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的同學,近視的發病率高;經常玩手機、喜歡吃甜食的同學近視的發病率高;晚上熬夜或經常開燈睡覺的同學近視的發病率高;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的同學近視發病率高。
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的同學近視發病率低,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可以減少近視的發生,延緩近視的發展。
五、建議
近視是一種嚴重影響青少年和兒童視功能的眼病,高度近視更是一種嚴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社會上有些人對近視不太重視,沒有認識到近視的危害,認為近視后戴近視眼鏡就行了,18歲以后還可以做手術,大可不必擔心。然而,我在調查中發現,有些人因為近視而視網膜脫落,雖然及時進行了手術,但是視力損傷嚴重,有些人甚至失明。
治療近視的產品到處都是,幾乎每所小學附近都有一家近視治療機構。眼科專家說,這樣的機構具有極大的誘惑性和欺騙性,吹噓療效,不僅治不好近視,還可能導致近視程度加深。
針對上述近視防治誤區,我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對防治近視的宣傳教育力度,建議在幼兒園至高中的教育課程中增加近視防治知識。嚴厲打擊虛假、偽冒的近視防治產品。
2.糾正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總待在黑暗的環境中,不看或少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看書、寫字姿勢做到 “三個一”(拇指與食指不相碰,手指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本一尺;身體離桌子一拳)。
飲食多樣化,不偏食,少吃甜食(水果除外)。
3.一些同學戴眼鏡是因為遺傳因素,他們的爸爸媽媽大多也是“眼鏡族”,所以建議爸爸媽媽都近視的同學平時要更加注意用眼,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指導老師 鄧湘玲 喬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