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蘇格蘭的本麥克杜伊山中,生活著一種體型巨大且全身呈灰黑色的類人生物,這種生物被稱為本麥克杜伊山灰人。
盡管本麥克杜伊山灰人的首次目擊記錄是在1791年,但據說其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沒于蘇格蘭地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
目擊記錄顯示,本麥克杜伊山灰人平均身高為3米,它有著很長的手臂和腿,猿猴一樣的頭部和短而粗的灰黑色毛發,因此本麥克杜伊山灰人有時候也會被人們拿來和喜馬拉雅雪人以及美洲大腳怪相提并論。
盡管如此,本麥克杜伊山灰人卻并不被認為是一種有血有肉的生物,而是常被當地人認為是一種鬼魂,一種充滿危險的山精。總之只要在蘇格蘭地區,尤其是本麥克杜伊山區,只要一提到本麥克杜伊山灰人,人們都會心生恐懼和敬畏。
截至目前,有記載的最早一起遭遇本麥克杜伊山灰人的案例可以追溯到1791年,當事人是一名叫詹姆斯·霍格的詩人。據說霍格當時在本麥克杜伊山里牧羊時,突然遇到一個有著人類形態的奇怪生物,這個生物全身布滿灰黑色毛發且至少身高9米。
霍格在其詩歌中對這次經歷描述道:“它全身灰黑色,身高9米;盡管它和我一樣,但卻巨大無比;若是它對我發動攻擊,我根本無能為力;我很恐懼,我要逃跑……”就這樣,在遇到那個巨大類人生物后霍格便被嚇得丟下羊群迅速跑回家了。
然而當第二天霍格再次回到山里打算取回羊群時,那個生物再次出現了,它似乎一直躲在原地等待著霍格回來。不過這次霍格并沒有逃跑,而是脫下帽子跟那個生物打招呼以測試它是否有危險,出乎預料的是,那個生物也和他做了同樣的動作。
霍格認為那個生物很可能只是自己在霧中的影子,前一天的遭遇只是自己嚇自己,他在后來的詩中接著寫道:“原來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我的身影,一切都是虛驚一場而已。”
盡管詹姆斯·霍格的案例顯示所謂的本麥克杜伊山灰人很可能只是他自身的影子,但隨著這一案例越來越廣為人知,本麥克杜伊山存在神秘類人生物的說法也開始逐漸廣為流傳,并在134年后的1925年引起軒然大波。
1925年,英國倫敦大學有機化學學院教授約翰·諾曼·科里在凱恩戈姆斯俱樂部第27屆年會的演講中透露稱,他在1891年攀登本麥克杜伊山時遭遇了一件詭異事情,而他的這次經歷也被認為是本麥克杜伊山存在奇怪生物的最佳證據。
據約翰·諾曼·科里陳述,當時,他從本麥克杜伊山頂下來的時候,周圍開始彌漫著薄霧,此時他隱約聽到身后傳出其他腳步聲。科里每走幾步,這個腳步聲就會響起一次,聽起來就像是有人在身后跟著他,但這個人的一步卻等于科里的三四步,于是科里便在心里默念:“這都是幻覺。”
盡管如此,這個腳步聲卻始終沒有消停,然而盡管科里多次回頭看,卻并未發現什么人影,只見到朦朧的一片霧。
此時科里開始感到害怕緊張,接著便加快腳步下山,直到進入到山下的羅切莫奇斯森林里,這個腳步聲才徹底消停。科里十分肯定地認為,在本麥克杜伊山里的確存在有一些奇怪的東西,所以他當時下定決心再也不會去那里爬山。
自從科里教授發表這次演講后,本麥克杜伊山存在奇怪生物的事情便很快引起了巨大轟動,此后許多登山者都表示他們也在那里遭遇了類似的事情——被一個看不見的生物跟蹤。盡管這種跟蹤也可以解釋為是本麥克杜伊山中的野生動物所為,但仍有許多人相信這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本麥克杜伊山灰人。
誠然無論是詹姆斯·霍格的經歷還是約翰·諾曼·科里的經歷,這些經歷都僅是文字記錄而已,很難有說服力,即便這是德高望重的科里教授所述。且蘇格蘭博物學家詹姆斯·雷尼也在其著作《浪漫斯特拉斯佩》中指出:他曾在斯佩山谷的雪地中發現一些巨大腳印,但經過他仔細研究后發現,這些“腳印”不過是由降雨所形成的,并不是所謂神秘生物的腳印。
因此就目前來看,似乎沒有太多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本麥克杜伊山灰人是真實存在的,因為直到今天也鮮有人見過其廬山真面目,且絕大多數“目擊者”也只是聽到有詭異腳步聲跟著自己而已。這些腳步聲究竟是屬于本麥克杜伊山灰人還是山里的精靈?抑或是人們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