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科

2016年,我榮幸地成為湖南末陽市第十屆政協委員。因為熱愛歷史研究,成為政協委員后,我有了更多接觸、參與地方文史工作的機會,由此與人民政協結下了深深的“文史情緣”,在文史研究領域大顯身手。
我讀初中時就喜歡上歷史課,養成了愛看史書的習慣。走向社會以后,我一邊打工,一邊從事文學創作,有意識地收藏史書,不但成了“文學迷”,還成了一個“歷史迷”。2001年起,我先后在市交警大隊、市公安局從事文秘和宣傳工作,利用下作便利,從市政協文史委、市史志辦收集到一批耒陽本土的文史資料。有了這些素材,我開始嘗試創作文史類散文,向報刊投稿。
2008年以來,我把研究重點轉向湘南起義紅色歷史,自費采訪湘南起義將帥、英烈后代,足跡踏遍粵北、湘南、贛南地區20多個市縣。每到一處,我都會拜訪當地政協文史委或者黨史辦的專家,收集湘南起義相關史料、先輩回憶錄。在此基礎上,我認真梳理采訪素材,反復甄別各類史料,去偽存真,靜心創作,陸續發表了一些紅色歷史題材作品。從2006年至今,由中國文史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團結出版社等先后出版了我的散文集和紀實文學等作品。我能夠在文史領域有所收獲,離不開政協平臺的“助力”。
我成為市政協委員的第一年,恰好市政協組織編纂《耒陽人物》,計劃三卷,邀請我參與,并擔任紅色歷史方面的編輯。我如魚得水,按要求認真研讀文史資料,審閱了全部書稿,還寫了4篇文史類文章收入書中。政協文史委編纂的書籍具有史料性和可讀性,果然,這套書出版后,社會反響很大,我對文史愛好的興趣愈來愈濃厚。幾年來,我先后在《檔案時空》《文史天地》《文史博覽》《湘聲報》《老年人》《中國三峽》《衡陽日報》《衡陽文史資料》等報刊發表文史類文章60余篇。
湖南省政協主辦的《文史博覽》雜志,在全國影響很大,經常發表我的文史作品,很好地宣傳了千年古縣耒陽。
目前,我的作品《血色幽蘭》已經改編為影視劇,《七彩耒陽》由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唐浩明題寫書名,《末水悠悠,從湘南起義走過》由全國政協常委、陳毅元帥之子陳昊蘇作序,文史散文集《耒水流下瀟湘去》由曾任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周秋光作序。
我與人民政協的“文史情緣”,最重要的還是得益于這個平臺的獨特優勢。我不但是政協委員,而且還是社情民意信息員、民主監督員。這些身份,為我在史志、檔案、文化等部門搜集史料提供了便利。耒陽市政協的領導,特別是主席張東輝,副主席曾祥禮、羅志宏,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主任李志超等,都對我很關心愛護,鼓勵我業余從事文史領域尤其是紅色歷史的研究與創作,支持我的文史著作出版。每年“兩會”期間,我積極撰寫關于歷史文物保護、紅色資源開發的提案,得到了市政協的高度重視,多次被評為優秀提案,并得到了有力落實。
2019年3月市政協十屆四次大會上,我作了《讓紅色旅游成為經濟轉型的強大推力》的發言,提出湘南起義在耒陽的“三個英雄群體”,引起與會人員的強烈共鳴。我撰寫的《關于加快我市紅色旅游開發的提案》,建議市委、市政府開辟“從湘南起義到井岡山”的紅色旅游線路,把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得到衡陽市委常委、耒陽市委書記羅瓊的批示,被列為第4號提案,相關部門正在抓緊落實之中。
幾年來,我作為民主監督員,與另外幾位政協委員先后被派駐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2019年5月,市政協安排我為交通運輸局100余名黨員干部,上了一堂題為《從湘南起義感受信仰的力量》的黨課,深受派駐單位的好評。9月,我作為文史專家代表,應邀參加湖南省黨史研究院,衡陽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的紀念湘南學聯1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論湘南學聯對湘南起義的貢獻》榮獲“紀念湘南學聯成立100周年征文”一等獎。
今后,我會繼續致力于研究文史,珍惜與人民政協的“文史情緣”,講好家鄉的文史故事,一如既往履行好委員職責,不忘初心,奮力前行,運用文學的筆繼續努力書寫耒陽文史,傳播紅色文化,多出精品佳作,為宣傳耒陽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
(責任編輯:亞聞)
(郵箱:2003xyw@163.com)